摘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贯穿式尾灯从“豪车专属”变成了“统一标配。”夜晚的路上,你的前方几乎是清一色的一条红色雷同的“灯带”,压根分辨不出是哪个车型了。
现在的汽车发布会,从几万的小轿车到上百万的豪华车,都会吹嘘一下自己的高科技:“贯穿式尾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贯穿式尾灯从“豪车专属”变成了“统一标配。”夜晚的路上,你的前方几乎是清一色的一条红色雷同的“灯带”,压根分辨不出是哪个车型了。
其实贯穿式尾灯最早出现在车上已经有60年的历史了,但那个年代LED灯并不是很成熟,体积几乎是现在的三倍以上,寿命也短,就一度没再使用过了。
直到2012以后,作为“灯厂”的奥迪,又重新推出贯穿式尾灯(奥迪A7),此时网络传播已经开始发达,加上奥迪的品牌效应。
贯穿尾灯一下子成为了颜值,科技的天花板代表。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高科技的代表词,谁的车“黑科技”越多,谁的车就更豪华。
大家都想靠 “科技感” 吸引客户,而贯穿式尾灯成本不高、效果明显,成了最省事的选择;另一方面,设计创新太难了,要做出既独特又符合法规的尾灯,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特别针对“新势力车企”,车辆研发周期从传统的3-5年,变成了1-2年。
不如直接 “跟风”,不在设计上花更多的心思,直接贴上一条平直简单的灯带。
看看你能分清下面的车型吗?
说道尾灯个性,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是凯迪拉克车,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再茫茫车海中,你一眼能认出的肯定是海迪拉克。
奔驰的CLS可谓是个性尾灯的代表之作了,曾经的“恶魔之眼”尾灯迷倒了多少车主。
另外,马自达3 昂克赛拉的“黑豹眼”尾灯,以及神车GTR的大小双圆灯尾灯也都是个性尾灯的巅峰杰作。
其实也并不是所有车企都选择“复制粘贴”,也有很多企业很用心的设计,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特色。
如比亚迪的汉、唐L、秦L等车型所设计的“中国结”尾灯,就把中国元素融入了灯带中,与其他品牌差异化,支撑辨识度。
更奇妙的是赛力斯问界,还能玩 “智能花样”,可以通过车机内的软件自定义尾灯效果,比如可以使尾灯显示出“喜”“爱心”“国旗”等图案,能够在特殊场合时给你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
贯穿式尾灯其实不是千篇一律,只是被 “跟风” 给玩坏了。
只要车企愿意用心创新,未来还是可以有更大的发展,毕竟视觉效果更宽广。
只是,消费者想要的不是每个车都一样,一条普通灯带贴在上面,而且都有自己的专属特色。
来源:一个汽车老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