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厚代表:让百姓日子像葵花一样红火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4:11 1

摘要:聊起被乡亲们称为“老王代表”,王五厚质朴的脸上透着认真:“早从1982年复员回乡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要以实际行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乡亲们的日子像河套平原的葵花一样,向着太阳,红红火火!”

9月29日《检察日报》第8版

利落的寸头,皮肤因常年在田间劳作晒得黝黑,日前,记者见到了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团结村致富带头人王五厚。

聊起被乡亲们称为“老王代表”,王五厚质朴的脸上透着认真:“早从1982年复员回乡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要以实际行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乡亲们的日子像河套平原的葵花一样,向着太阳,红红火火!”

“农村要想致富就必须闯新路”

军队的经历,淬炼出王五厚钢铁般的意志和敢于攻坚克难的勇气。

“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是宿命,农村要想致富就必须闯新路。”复员回乡后,王五厚敏锐地意识到,单一的农业种植发展前景有限,必须走“以农促牧、农牧结合”的路子。

他一边侍弄庄稼,一边摸索畜牧养殖。从最初的25头牛起步,到1988年尝试育肥羊,王五厚摸着石头过河,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爬起来。2010上半年,仅卖羊就收入10万元,这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这“第一桶金”,不仅鼓了他的腰包,更点燃了乡亲们致富的希望。

王五厚没有小富即安。他敏锐地捕捉政策风向,大胆调整种植结构:压缩种粮面积,扩大青贮玉米等饲草种植面积。他还建设800平方米的标准化棚圈,购置电动机、柴油机等配套设施。之后,他更是将自己全部土地用于青贮玉米种植,又从周边农户手中流转了400多亩别人眼中的“不毛之地”——盐碱地,全部种植青贮玉米,为肉牛养殖备足“口粮”。在此基础上,他构建起“青贮玉米养牛—牛粪还田肥地”的绿色循环发展链条,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改良了土壤,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光帮几户还不够,让大家都富起来才行”

“老王代表心里装着的,永远是大家。”这是团结村村民的共识。

陈贵珍因为老伴生病,还要供3个孩子上学,负债累累。王五厚主动找到他,请他到牛场工作,并承诺每年资助3个孩子5000元学费。如今,陈贵珍一家早已还清了贷款,孩子们也都毕业找到了工作。陈贵珍见到王五厚总说:“五厚呀,你就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光帮几户还不够,让大家都富起来才行。”在重点帮扶的同时,王五厚组织养殖大户和周边村组的76个个体养殖户结为“养畜致富链”,王五厚既是组织员,又是宣传员。他主动传授技术、提供良种,帮助建设棚圈,带领大家种草养畜,效益节节攀升。

王五厚在内蒙古自治区人代会上为社会发展建言。

为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2008年,王五厚联合周边农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新型农机具的使用,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模式,结链农户147户,还扶持16个困难户发展现代农牧业,合作社里的农户年人均增收2400元。

2015年,春耕备耕时节,团结村六组、七组交界处一条共用农业用水渠道,因互相推诿、扯皮,清淤工作难以开展。王五厚知道后自掏腰包,联系清淤机械,对渠道进行了洗挖。

如今,合作社又为本村4名建档立卡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年收入都在7万元以上。看着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王五厚打心眼儿里高兴。

“只有把事办明白,才能让老百姓信任我”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期间,王五厚走上代表通道,用质朴的话语讲述了环境保护与带领农民致富的故事,他说:“要建设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结合双向并举的‘新河套’。”

作为连任多届的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王五厚将“代表”二字看得重如千钧:“能为老百姓代言,能为老百姓服务,我特别高兴,也特别珍惜。”他的建议始终围绕着土地和依靠土地生活的人们。

王五厚潜心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及节水灌溉系统的改进。在今年自治区两会上,他提出加大农业技术人才下乡、改进节水灌溉技术等切实建议,希望科技真正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多年的基层经历,更让王五厚成为化解矛盾的能手。群众信任他,家里家外的烦恼事儿——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等,总爱找他拿拿主意评评理。他抬头看,竖耳听,用心用情化解纠纷百余起。

“只有把事办明白,才能让老百姓信任我!”多年来,王五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优势,积极配合派出法庭、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等解决民间纠纷100余件。

临河区综治中心成立后,今年初邀请他在此成立“王五厚调解室”。9月,一桩僵持10年的宅基地纠纷案摆在了王五厚的案头。调解过程中,王五厚发挥群众威望高和熟悉乡情民情的优势,搭建沟通桥梁,引导当事人回归理性与现实。经过电话、微信“背对背”调解20余次,又面对面现场调解5次,最终双方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签下了和解协议。

“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就像庄稼离不开土壤。”如今,王五厚依然奔波在巴彦淖尔的乡村田野。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代表,用最坚实的脚步丈量民情,用炽热真心传递民意,生动诠释着:最基层的土壤能孕育最蓬勃的生命,最贴近大地的履职,最能撼动人心。

传播检察声音

凝聚正义力量

第7995期

来源:内蒙古检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