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央视放出的番外片段里,闻知秋顶着“林秋”的名在根据地收药,褚韶华千里运奎宁,俩人隔着药箱对视,一秒都没有台词。
褚韶华到死都没等来一句解释,弹幕先疯了。
昨晚央视放出的番外片段里,闻知秋顶着“林秋”的名在根据地收药,褚韶华千里运奎宁,俩人隔着药箱对视,一秒都没有台词。
微博直接爆搜:#闻知秋你嘴是租来的吗#。
我把视频拉回那帧定格,心里骂了句——行,还是熟悉的闷葫芦,比当年把夏初的细菌罪证塞进她包里还不吭声更气人。
气归气,今天官方关系图一甩,我瞬间懂了。
田大少名字旁边明晃晃标着“日方商业间谍”,敢情前面二十集闻知秋陪笑陪酒陪打牌,是在给鬼子做戏。
观众以为他投敌,实际是护着药品路线。
编剧说取材真人真事,90%的老地下工作者承认:误会算啥,命和文件比老婆的眼泪重要。
听完这句,我后背发凉——换我,早冲上去扇巴掌,谁还顾得上救国。
更凉的还在后头。
夏初那段一直被剪成“无辜女学生挡枪”,现在补全:她怀里揣的是731的实验报告,闻知秋替她引开伏击,子弹打穿肺叶,他硬是把文件塞进褚韶华的货箱,自己跳江。
镜头没给英雄光,只给江水冒泡。
剧粉群里有人丢了一句:“原来不是他不解释,是国难当头,解释就是泄密。
”瞬间没人刷屏,全群静默三分钟。
最戳我的是康二妞跳楼戏。
导演放了三版,选的是着地后眼角还抽的那版,直播里演员说:“要让年轻人知道,当汉奸不是潇洒转身,是骨头一寸寸断。
”我想到自己白天在公司里为五千块奖金写假数据,头皮发麻,手机差点掉地上。
大结局留了个开放式尾巴:褚韶华和闻知秋在延安山坡对视,笑完就黑屏。
有人说是幻觉,有人说是重逢。
我倾向后者——毕竟中南大药房真给新四军送过药,1941年被封,掌柜没投降,全家搬去后方。
历史比剧更硬气,我们没资格要求一个完美HE,只能庆幸真的有人把秘密带进棺材,也把光留给了我们。
所以别再刷“嘴硬渣男”了。
真到要你选的时候,你可能连误会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不说话,是为了让我们能好好说话。
来源:花生树下我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