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举办“烽火报国路 逐梦新征程——南京民族工业档案史料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8:51 1

摘要:盛世华诞谱新篇,同心共筑中国梦。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由南京市档案馆、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秦淮区委组织部(党史办)、秦淮区档案馆(地志办)承办的“烽火报国路逐梦新征程——南京民族工业档案

盛世华诞谱新篇,同心共筑中国梦。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由南京市档案馆、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秦淮区委组织部(党史办)、秦淮区档案馆(地志办)承办的“烽火报国路逐梦新征程——南京民族工业档案史料展”于9月28日在秦淮区档案馆开展。

南京在中华民族工业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既是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也是抗战时期工业西迁的重要参与者,更是现代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前沿阵地。南京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崛起与变迁,其形成的档案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本次展览以“赓续工业根脉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汇聚南京市档案馆及各地档案馆、企业珍藏的300余件档案,以丰富的档案、实物、图片、视频等形式再现南京民族工业的辉煌记忆,展现新时代南京工业的创新活力,凝聚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览共设四个篇章:开埠兴业、救亡图存;烽火砺剑、浴血坚守;革故鼎新、百业奋进;薪火相传、砥砺奋进。

“开埠兴业,救亡图存”

展示了南京民族工业以及民族实业家初始的创业艰辛以及实业报国的赤诚底色。南京民族工业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实业家们秉持“实业救国”理念,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的重要企业,在民族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也带动了南京地区工业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其中,金陵机器制造局开创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和兵器工业发展的先河,不仅生产枪炮军械,还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江南造币厂是中国近代货币史的重要见证,首次尝试纪念金币和统一币制改革,深刻影响了近代金融体系。

“烽火砺剑浴血坚守”

展示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变”后,南京民族企业顽强拼搏的毅力以及凛然不屈的气节。以范旭东、侯德榜、陈范有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实业家,为了民族工业的长远发展,相继在南京筹建新厂,包括当时亚洲规模最大被誉为“远东第一大厂”的永利铔厂,以及中国早期重要的水泥生产企业之一的江南水泥厂。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以金陵兵工厂、永利铔厂为代表的南京民族工业西迁,保存了中国工业的重要火种。这些企业在西南地区重建,促进了当地工业发展。金陵兵工厂仅用三个半月时间恢复生产,创造了“全国搬迁最快、复工最早”的纪录。江南水泥厂厂方以设备货款未结清、产权未完全移交为由,拒绝日军开工要求,直到1944年,日军强行拆卸设备。这次档案展中展现了清晰呈现了江南水泥厂被劫掠后的情景,既记录了日军的暴行,也反映了民族实业家们不屈的抗争。

“革故鼎新百业奋进”

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工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南京解放后,南京市对各类企业进行了接管,出台政策积极扶持,不仅恢复了城市经济秩序,还为新中国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合理利用原有企业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城市工作的科学决策和高效执行。随后,国家相继在南京布局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取得了第一台国产电子管、第一台全国产收音机、第一辆轻型载货汽车等众多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南京工业迎来历史性转折,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新兴产业蓬勃兴起。这一阶段,南京逐步构建起以电子、汽车、化工为支柱的特色工业体系,培育出众多享誉全国的民族品牌,彰显了改革开放进程中南京工业的创新活力与时代担当。

“薪火相传 砥砺奋进”

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在工业领域,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所形成的强大发展合力。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不断壮大,工业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特点日益显现,一批批高精尖技术成果层出不穷,勾勒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图景。

此次展出的档案以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民族工业档案史料为主,同时也有上海、重庆、天津、四川、武汉、成都、宜昌等地档案馆、相关企业及南京城市摄影队提供的档案和图片。“85%的档案是首次对外公开,比如金陵兵工厂、江南造币厂、永利铔厂、中央无线电器材厂、水工仪器厂、江南汽车公司、中央电瓷厂、江南水泥厂、宏业砖瓦厂、南京毛纺厂等企业的档案大部分是首次展出”,据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抗战烽火席卷中华大地,企业内迁成为保家卫国与存续实业的重要选择,在这场艰难的西迁运动中,档案记录了民族工业辗转跋涉、存续发展支持抗战的宏伟篇章。”

本次展览还首次展出了周恩来、王若飞以及彭德怀、朱德为范旭东题写挽联的存根档案。1945年10月6日,重庆《新华日报》报道了爱国实业家范旭东逝世的消息,周恩来代表毛泽东亲往吊唁并写下挽联。

展览中还展示了南京地产特色品牌产品,包括熊猫牌缝纫机(南京缝纫机总厂)、熊猫牌电视机(南京无线电厂)、长江牌电影放映机(南京电影机械厂)、蝙蝠牌电扇(南京长江机器制造厂)等,唤起了观众们对南京品牌的记忆。

76年的风雨兼程,76年的砥砺前行。南京承担着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产业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重要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南京工业必将矢志传承,锐意创新,以更坚定的步伐、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智慧,以实干担当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篇章。

展览预计持续至年底,近期还将在南京地铁相关站点、企业、高校、社区等进行巡展。

王伟 崔益艳 朱丽娜

来源:江苏经济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