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只是想离婚,怎么就这么难?”当王暖暖在镜头前哭到呕吐,发出这句绝望的诘问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幸存者的悲鸣,更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现实:对于某些恶人而言,法律程序竟可以成为他们实施精神控制和二次伤害的“第二把刀”。
“我只是想离婚,怎么就这么难?”当王暖暖在镜头前哭到呕吐,发出这句绝望的诘问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幸存者的悲鸣,更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现实:对于某些恶人而言,法律程序竟可以成为他们实施精神控制和二次伤害的“第二把刀”。
六年前,她被丈夫从34米高的悬崖推下,奇迹生还;六年后,她仍无法摆脱“谋杀犯合法妻子”的身份,陷入一场由程序壁垒和人性恶意共同构筑的漫长“离婚劫”。这起案件,早已超越了个人恩怨,成为一堂关于法律、人性与女性生存困境的沉重公开课。
一、
从“甜蜜陷阱”到“悬崖绝命”:一场精心策划的杀妻骗局
王暖暖的遭遇,是教科书级别的“杀猪盘”与PUA结合的悲剧。俞某冬的作案手法,精准地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1. 完美伪装,精准猎杀:他以“事业有成、不图钱财”的形象出现,精准击中了事业有成、渴望情感慰藉的王暖暖的软肋。闪婚的背后,是猎手对猎物的快速锁定。
2. 精神囚禁,制造孤岛:婚后,他以“爱”和“家庭”为名,系统性地切断王暖暖与家人、朋友的所有联系,使其彻底社会性死亡,成为一座信息闭塞、孤立无援的“孤岛”。这是所有后续控制与伤害的基石。
3. 经济榨取,债务转嫁:在完成精神控制后,露出赌徒真面目,将王暖暖的个人财产当作自己的无限提款机。当王暖暖试图切断经济来源时,便触发了他的杀机。
4. 假意回归,致命一击:怀孕本是王暖暖的希望,却成了俞某冬实施谋杀的最佳掩护。他用“回心转意”的假象麻痹受害者,最终在风景优美的悬崖边,用一句冰冷的“你去死吧”,将这场蓄谋已久的阴谋推向了极致。
更令人发指的是,案发后,俞某冬的母亲竟趁王暖暖在ICU抢救时,带人搬空其家中财物。这家人展现出的,是毫无底线的贪婪与冷血,将人性的恶诠释得淋漓尽致。二、离婚为何比登天还难?程序正义下的“法律囚笼”**
凶手伏法,33年的刑期是对其罪行的惩罚。但对于王暖暖而言,噩梦远未结束。离婚诉讼的艰难,揭示了现行法律体系在处理极端、跨国案件时的结构性困境:
1. 司法管辖与文书送达的“跨国迷宫”
俞某冬的特殊性——“身在国外的服刑人员”,让这起离婚案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法律难题。
国内监狱,可直审;国外被告,可送达。但两者叠加,则形成了“两不管”的真空地带。中国法官无法赴泰,泰国监狱更不可能放人。
由于泰国非《海牙公约》成员国,所有法律文件必须通过“最高法 → 外交部 → 泰国最高法 → 泰国各级法院 → 监狱”的路径层层传递,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等待与不确定性。王暖暖为此白白耗费了三年时间。
如果说程序壁垒是客观困难,那么俞某冬的“拒不配合”则是主观恶意。他深知法律程序的复杂性,并将其作为拖延战术,对王暖暖进行持续的精神折磨。
他拒绝签收文件,拒绝简化流程,让王暖暖在每一个环节都不得不耗费巨大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他利用法律赋予他的权利,对受害者进行长达数年的精神凌迟。这种伤害,虽不见血,却比肉体上的伤痛更磨人,更让人绝望。律师那句“可能要到70岁才能脱身”的预测,正是这种恶意拖延最直观的体现。
**3. 现实困境:孩子户口与未来的枷锁**
法律程序的僵局,直接转化为王暖暖现实生活中的枷锁。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再次成为母亲,本是她生命中的亮光,却因未离婚的身份,让孩子的户口问题陷入尴尬——父亲一栏,必须填写那个试图谋杀她的杀人犯的名字。这是任何一个母亲都无法接受的屈辱与风险。
面对这几乎无解的困局,王暖暖没有选择沉沦。她的抗争,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1. 司法创新:视频连线开庭的破冰之举**
9月26日的开庭,通过最高法院与泰方的协调,最终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让俞某冬出庭。这在国内司法实践中堪称首创,不仅为王暖暖的案件找到了出路,更为未来处理类似跨国、涉服刑人员的离婚案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这是司法系统在面对新问题时展现出的智慧与温度。
**2. 生命韧性的极致绽放**
王暖暖的“赢”,远不止于法庭。她的胜利,是生命本身的胜利。
* **从身体的重生**:全身17处骨折,缝了200多针,从瘫痪到重新站立,这需要何等的意志力?
* **从事业的重生**:公司解散,一无所有,她靠直播带货,一个月播14场,为自己、为孩子、为官司拼出一条生路。
* **从精神的重生**:她敢于直面镜头,一遍遍揭开伤疤,用自己的痛苦警示他人。她选择再次成为母亲,用爱治愈仇恨。正如她所说,真正的胜利,不是在法庭上,而是在她重新站起来的那一刻。
王暖暖的悲剧,拷问着我们每一个人。它提醒我们:
* **警惕情感中的“完美人设”**,对过快、过热的感情保持一份清醒。
* **社会支持系统对女性至关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成为一座“孤岛”。
* **法律需要与时俱进**,面对新型犯罪和极端个案,应探索更高效、更具人文关怀的司法程序,避免让程序正义成为施暴者的庇护所,让受害者陷入“赢了道理,输了人生”的困境。
我们期待王暖暖能早日拿到那份迟来的离婚判决,彻底斩断与过去的联系,让她和孩子能真正地、安稳地拥抱未来。同时,我们更希望,她的故事能推动法律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让未来的“王暖暖们”,在遭遇不幸时,能有一条更便捷、更有力的脱身之路。
因为,让一个从悬崖下爬回来的人,再爬一座法律的高山,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该存在的残忍
来源:武进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