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至27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2025年江苏省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研讨活动,在南京审计大学举办。
9月26日至27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2025年江苏省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研讨活动,在南京审计大学举办。
本次大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志愿服务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打造志愿服务“行走的思政课”品牌,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公益创业等重点领域,牵动全省115所高校384个志愿服务项目参赛,最终遴选出150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参与路演答辩,涵盖乡村振兴、为老服务、关爱少年儿童、阳光助残、环境保护、文明实践、卫生健康、应急救援、乡村振兴“小组团”专项等9个领域类别。
01
路演答辩
大赛采取公开答辩形式,高校项目团队代表依次登台,生动阐述项目成效、运行机制、创新亮点。相关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提问点评,指导提升志愿服务项目的专业性、规范性。观摩人员认真聆听,取长补短,碰撞火花,共促提升。
东南大学“敬捐伴行”志愿服务项目聚焦遗体捐献志愿者——捐友这一特殊群体,为医学生搭建起与捐友沟通交流、表达感恩的专属平台。该项目已累计开展捐友回访、文艺汇演、清明公祭等活动百余次,向全社会传递捐友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
南京农业大学“百事合‘芯’”志愿服务项目聚焦百合产业种源“卡脖子”与技术落后困境,引种学校培育的兼具食用与观赏的国产“飞翔”系列百合新品种到乡村,为89户种植户提供“技术惠农+渠道拓农+文化育农”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推广面积超1000亩,助农亩均增收超2万元。
南京审计大学“Bridge Audit 青言审语”志愿服务项目,采用“1+N”传播模式,汇聚“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志愿者,组建专业化志愿团队,以审计为独特窗口,通过短视频、图文、线下沙龙等形式,积极向世界讲述中国审计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扬州大学“顶瓜瓜”乡村振兴“小组团”志愿服务项目聚焦农业产业振兴,致力以科技破解农户种植难题,培育推广黄瓜新品种,建成江苏淮阴黄瓜科技小院与国内首个黄瓜科普馆,用中国种子撑起乡村产业“致富天”。
02
志愿服务嘉年华
路演答辩期间,同步举办江苏省高校志愿服务嘉年华、高校志愿服务研讨活动,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的思政育人功能,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搭建项目展示、学习交流、资源对接、文化引领的平台。
9月26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校园热闹非凡、人头攒动。全省85所高校师生代表共同参与江苏省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嘉年华,带来科普推广、环境保护、手作创意等精彩展示,开展广泛交流,共同感受志愿服务的独特魅力,汲取长足发展和成长的养料。
南京邮电大学“百龙进百校,百龙进百村”项目,通过现场表演舞狮节目,邀请观众体验佩戴狮头,摇转彩带龙等活动,吸引大批观众驻足观看。南京审计大学“文济逐梦·法律诊所”项目成员为观众提供现场法律咨询,通过展板、视频等诠释“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理念。江苏师范大学“幸福食光·银龄益站”项目,带来“加餐大转盘”创意互动,志愿者们将多维助老服务生动呈现,让参与者体验到“餐+X”助老模式的温暖内涵。苏州大学“善衣新旅——经纬邻动计划”项目现场展示扎染技术,将旧衣回收与非遗扎染相结合,让旧衣焕发新生,让环保融入日常。
03
志愿服务研讨活动
江苏省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研讨活动也在火热进行。主办方邀请全国志愿服务领域专家,同步举行3场专题辅导,为高校师生送来知识盛宴。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上海海洋大学张祖平教授在“打造志愿服务‘行走的思政课’品牌”专题辅导中,以做好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为重点,提出“选对人、选对题、选对路”等宣讲策略,让理论知识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刘帆副教授以“公益创业的高质量发展:从理论到实践”为题,提出创新型公益模式框架,为高校青年志愿者深入参与公益创业实践提供方向指引,实现公益价值与自身成长的双向赋能。
此次大赛聚焦 “以赛代训”,突出交流研讨,强化示范带动,推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从“热情参与”迈向“专业支持”,从“校内实践”转向“社会服务”。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将进一步动员引领全省青年志愿者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挺膺担当。
微信表情包上新啦!
来源:江苏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