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郎平回国,到上海看瘫痪16年男排名宿,前妻改嫁11年成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3:35 1

摘要:红包摆在茶几中央,三层牛皮纸包着,没有客套话,也没写金额。旁边压着一本新买的康复训练手册,夹页里全是手写批注,像比赛录像的战术标记。

郎平下飞机不到一周,又拎着礼物出现在上海,她没提前通知,连司机都是临时叫的,只说“去看看老朋友”。

刚推开门,汤淼的轮椅就在窗边,他剃了光头,笑得像孩子。屋子不大,墙上贴满女儿的涂鸦,彩色蜡笔线条弯弯扭扭,却把客厅撑得很亮。

从2013年起,只要行程路过上海,郎平就要来这一趟,疫情封城那两年是唯一的例外。

红包摆在茶几中央,三层牛皮纸包着,没有客套话,也没写金额。旁边压着一本新买的康复训练手册,夹页里全是手写批注,像比赛录像的战术标记。

汤淼翻开书,郎平顺手比划动作,提醒他要收肩、锁肘,再慢慢发力。动作细得惊人,仿佛仍在排球场边纠正年轻主攻的扣球幅度。屋内安静,只有轮椅轻轻滑动的响声。

汤淼颈椎爆裂那一刻距离现在整整十八年。那次在喀山训练馆,他头朝下坠落,医护赶到时已四肢无感。急救车一路警报,却只换来胸部以下永久瘫痪的诊断书。

43岁的他如今能自主动的,只有肩膀和上臂,掌指配合仍在练,可年复一年力量几乎以毫米计。

照料他的人是父亲。老人每天固定推他沿小区环形道走三圈,捎上一杯淡咖啡,再给女儿买晚餐配菜。父子俩计划精确到分,像当年排球队的训练表。

说到女儿,汤淼总是先亮手机相册。孩子2017年通过试管技术出生,小名臻臻,如今二年级,爱画龙猫,也爱数学竞赛。她写作业时把书桌搬到轮椅旁,一有难题就问爸爸,“到底几分之几?”

郎平第一次见到臻臻是在父亲节。那天下午,她和朱婷比赛完直接赶到医院病房,带了婴儿车、爬行毯和一件印有“NO。1 DAD”的小T恤。汤淼哭到说不出话,只能反复点头。

周苏红没在场。她与汤淼当年是中国排坛的金童玉女,2007年刚领证就遭遇意外。五年里,她跑训练、跑医院、跑康复中心,最终在汤淼“放你自由”的坚持下办理离婚。

离婚后,两人像姐弟,生日必互发祝福,周苏红还认臻臻做干女儿。

2023年,浙江人事公示,周苏红的名字出现在正厅级拟任名单。她办公室照片挂着两张旧合影:一张是她夺奥运金牌的高举瞬间,另一张则是汤淼躺在病床上比“OK”的画面。两张之间隔了十九年。

郎平这次探访没有媒体跟拍,她不愿造势。离开前,她把红包往桌角一推:“别客气,用在训练器材上,剩下的就给臻臻报夏令营。”

汤淼笑说自己像个项目经理:预算得清楚,小目标得量化。上肢力量今年要再提升12%,握力计读数要超10公斤。说完,他举起手臂,幅度比去年大了一点点,却足够让郎平眯眼点头。

客厅墙面最醒目的地方,挂着一副简单对联——“强身健志,静水流深”。那是郎平多年前请人题字后亲手装框的。她说,竞技场能输,但心气不能塌。

在外界关注女排换帅、奥运积分的他们的友谊悄悄跨过了名次高低。

汤淼的康复费用主要来自运动员伤残补助、社会筹款,还有少数商业代言收益;这些年物价翻番,但定点康复中心的床位费一分没拖欠,因为郎平陆续送来康复机器人配件、FES功能性电刺激仪。

有人说她是“女排精神”的延伸体,郎平只耸肩:“朋友就是互相关照。”她对曝光并不抗拒,却拒绝把友情包装成励志产品。媒体想做专题,她最多允许播放一分钟的探访片段,再长就剪掉。

下午三点,阳光斜照,臻臻放学闯进屋,一头扎进爸爸怀里,嗅到郎指导也在场,立刻掏出数学试卷展示。汤淼让她去问郎平,郎平皱眉看完,说:“不错,概念清楚,比某些成年队员强。”屋子里全笑翻。

临走,郎平弯腰抱了抱汤淼,又摸了摸孩子的头。她没说再见,只说:“下次喝你泡的咖啡。”门关上,走廊灯还亮着,脚步声一点点远去,像赛场散场后的回声。

十八年,时间磨掉冠军光环,却留下比金牌更重的东西:体坛相扶、人生互照。

来源:智者钢笔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