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托夫的未发表文章:关于肃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08:03 1

摘要:1929年托洛茨基被赶出苏联,还通过国外刊物给国内同党传信,说反党能搞恐怖活动、勾结希特勒

他们嘴上喊着共产主义,背地里却在给苏联的根基挖窟窿

1929年托洛茨基被赶出苏联,还通过国外刊物给国内同党传信,说反党能搞恐怖活动、勾结希特勒

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集团跟着他,1936年公开审判时承认参与暗杀基洛夫

布哈林的右派更早和托派结盟,想跟富农妥协,后来成了反党敌人

肃反是迫不得已,但也犯了错

侦查权落到叛徒手里,他们故意冤枉好人

叶若夫当内务委员时,歪曲政策滥捕,后来被枪毙

党中央发函给各级组织,通报错误,要纠正滥用权力的问题

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在列宁格勒斯莫尔尼宫办公室被刺杀,凶手是30岁的苏共党员尼古拉耶夫

斯大林亲自审了他,四个星期后尼古拉耶夫被处决,基洛夫的卫队长押解时“车祸”死了,接着104个相关的人也没了

这成了肃反的导火索

1936年第一次公开审判,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16人被押上法庭

没有物证,就凭他们的口供说参与暗杀基洛夫、想杀斯大林,最后全被枪决

1937年第二次审判更离谱,皮达可夫被指1935年去柏林出差时,偷偷坐飞机去奥斯陆见托洛茨基,可挪威机场说那年12月根本没外国飞机着陆,结果还是13人被枪毙,拉狄克还咬出了布哈林

1937年2月,斯大林的老伙计奥尔忠尼启泽自杀了

他是斯大林模式的支持者,可反对内务部滥捕滥杀,拒绝批捕工厂领导,还查内务部的逮捕令

跟斯大林吵了一架后,第二天就死了,官方说他心脏破裂,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军队也没逃过

1937年6月,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等7个高级将领被说成“反革命军事法西斯组织”,直接枪决

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加马尔尼克不肯参与审判,自己了结了

后来统计,4万多营级以上军官被害,第一批5个元帅死了3个,二战初期苏联打得惨,跟这个有很大关系

1938年第三次审判,布哈林、李可夫他们被骂成“右派和托派联盟”,说他们当外国间谍、想复辟资本主义,19人被判死刑

那几年肃反搞下来,120万党员被捕,占了当时党员的一半;500万人牵连,其中40万人被处决

十七大的1966个代表,1108人在肃反中被捕,139个中央委员死了98个

肃反本来是要维护党和国家,可慢慢变了味

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太严重,正常法制被破坏,想抓谁就抓谁,想杀谁就杀谁

那些反革命集团确实该打,但很多好人也被冤了,比如奥尔忠尼启泽这样的老革命,就因为说句公道话没了命

肃反的影响远不止当时

军队里的高级将领死了一大半,二战时苏联初期缺乏指挥人才,打得特别惨

党里的骨干没了一半,基层组织乱了,人心也散了

后来有人说斯大林时代是苏联解体的前奏,不是没道理的,因为肃反把党和国家的根基伤得太深

有人说“所谓的路线之争,其实就是权力之争”,我觉得这话虽然扎心,但也反映出当时党内矛盾的复杂——不止是要不要走社会主义的路线,还有谁来掌权力的问题,,最后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可惜了那么多无辜的人

托派、季诺维也夫这些人确实在搞反革命,想推翻苏维埃,肃反是必须的,但后来叶若夫之流滥用权力,把很多好人冤了,甚至连奥尔忠尼启泽这样的老伙计都没保住

肃反打了敌人,可也给自己捅了刀子,留下的创伤几十年都没好

那,问题来了——如果当时能更讲法制,会不会少一些悲剧

要我说,肃反的初衷是好的,可执行的时候走偏了

就像家里进了贼,你得打贼,但不能连家人都打啊

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太严重,底下的人就敢胡来,叶若夫就是借着肃反公报私仇

现在回头看,不管什么时候,都得守住法制的底线,不能因为急着解决问题就乱来,不然伤的是自己人的心

这事你怎么看

来源:漂亮发丝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