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你可愿,再信我一次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13:57 1

摘要:十年,足以让一座城市脱胎换骨,也足以让一个少年心境的中年人鬓角染霜。我,顾义峰,站在“鎏金岁月”会所流光溢彩的大门前,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吸进这十年离散的光阴。毕业十周年同学会,这个名头本身就带着一种钝重的力量,砸在心上,不疼,却闷得慌。

十年,足以让一座城市脱胎换骨,也足以让一个少年心境的中年人鬓角染霜。我,顾义峰,站在“鎏金岁月”会所流光溢彩的大门前,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吸进这十年离散的光阴。毕业十周年同学会,这个名头本身就带着一种钝重的力量,砸在心上,不疼,却闷得慌。

我至今未娶。并非刻意坚守什么,只是毕业后忙于在商海沉浮,从一个青涩的毕业生挣扎成一家小有规模的设计公司合伙人,感情的事,便一拖再拖。也遇到过几个不错的女子,但总在临门一脚时,心底某个角落会响起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然后一切便索然无味。我知道那声叹息来自哪里——来自一个叫李若安的名字。

走进会场,喧嚣的热浪扑面而来。熟悉的、陌生的面孔交织,寒暄、拥抱、夸张的笑声,构成一幅名为“青春缅怀”的浮世绘。我尽量让自己笑得自然,与一个个或发福或谢顶的老同学碰杯,说着言不由衷的“好久不见”。目光却像不受控制的雷达,在人群中悄然扫描。

然后,我看到了她。

就在角落那架三角钢琴旁,她端着一杯香槟,安静地听着几位女同学喧哗。十年光阴似乎格外厚待她,未施粉黛的脸庞褪去了少女的婴儿肥,更显清丽轮廓,一袭简单的墨绿色长裙,衬得肌肤胜雪。只是,那双我曾痴迷的、总含着水光与笑意的眼眸,如今沉淀下一些看不分明的的东西,像是深潭,静默,却引人探究。

她似乎感应到我的注视,抬眼望来。视线在空中交汇,时间仿佛瞬间凝固。会场所有的嘈杂都退潮般远去,只剩下我和她,隔着十年的距离,无声对望。我看到了她眼底一闪而过的惊讶,随即化为一种复杂的、我看不懂的平静。她微微颔首,嘴角牵起一个极淡、几乎算不上是笑的弧度。

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了一下,又骤然松开,带来一阵失重的眩晕。

班长凑过来,顺着我的目光望去,拍拍我的肩,压低声音:“看到若安了?唉,听说她前年离了,好像闹得不太愉快。可惜了,当年你们……”

当年。是啊,当年。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大学校园里的梧桐树,图书馆靠窗的位置,她低头写字时滑落鬓边的发丝,还有……那场彻底将我们推向两个方向的误会。那场我以为早已释怀,却在见到她的这一刻,发现依然如骨鲠在喉的误会。

那是在大四下学期,毕业的气息已经弥漫在空气里,甜蜜而焦灼。我和若安早已是校园里令人艳羡的一对,我们都拿到了不错的offer,甚至开始偷偷规划未来,在那个房价还未癫狂的年代,憧憬着一个不大但温暖的家。变故发生在一个看似寻常的傍晚。我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照片有些模糊,但能清晰认出是若安,她正和一个身材高大的男生走进一家格调暧昧的酒店大堂。紧接着,又一条文字信息进来:“顾义峰,李若安和你在一起不过是因为你追得紧,她真正喜欢的是王磊(照片里的男生),他们家是世交,毕业她就要跟他出国了。不信,你自己去问她。”

王磊,我知道这个人,比我们高一级,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家境优渥,对若安确实有过追求。那一刻,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嫉妒、愤怒、被背叛的羞辱感淹没了我。年轻气盛的我,根本没有去分辨照片的真伪,也没有去想这匿名信息的蹊跷,直接冲到了若安的宿舍楼下。

我记得那天下着毛毛雨,她撑着伞跑下来,脸上还带着见到我的欣喜。我却像一头暴怒的狮子,将手机屏幕几乎戳到她眼前,质问她是不是真的。她看着照片,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翕动着想解释:“义峰,不是你想的那样,那是……”

“是什么?”我打断她,语气冰冷刺骨,“是去见世交家的哥哥?还是去讨论出国事宜?李若安,我一直以为你很单纯,没想到你演技这么好!”

她眼里的光一点点黯淡下去,泪水混着雨水滑落,但她倔强地没有哭出声,只是死死咬着嘴唇,看着我,那眼神里有震惊,有失望,有受伤,最后归于一片死寂的绝望。她轻声说:“顾义峰,你既然已经认定了,我解释还有用吗?”

那是我见她的最后一面。之后,她拒绝了一切联系,很快,毕业离校,人海茫茫。我曾在醉后无数次后悔当时的冲动,但骄傲和年轻带来的固执,让我始终没有迈出挽回的那一步。时间久了,那场误会便成了心里一道结痂的疤,不敢触碰,却也无法消失。

如今,她就站在离我十几米远的地方,离了婚,眼神里藏着故事。而我,十年蹉跎,孑然一身。世意弄人,莫过于此。同学会的气氛愈加热烈,有人开始起哄让当年的情侣喝交杯酒。我和若安的名字被提及,引来一阵暧昧的哄笑。我看向她,她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看不清情绪。我端起酒杯,想说点什么缓和气氛,却见她忽然抬起头,目光清冷地扫过起哄的人群,淡淡地说:“别开这种玩笑了,都过去多少年的事了。”

说完,她转身走向了阳台,留下一个疏离的背影。我举着酒杯的手,僵在了半空。心底那刚刚泛起的一丝涟漪,被这盆冷水浇得透心凉。原来,放不下的,似乎只有我。

同学会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接近尾声。不少人提议转场去KTV续摊,我本能地想拒绝,却看到李若安被几个女生簇拥着,半推半就地也答应了。鬼使神差地,我点了点头。

KTV包房里,光影迷离,歌声喧嚣,啤酒瓶散落一地。我选了个最角落的位置坐下,像个局外人一样看着眼前的狂欢。若安被安排在离我较远的沙发另一端,她很少唱歌,只是安静地坐着,偶尔和旁边的女同学低语几句。她的侧脸在变幻的灯光下,显得有些不真实。

中间我去洗手间,回来时,在走廊尽头看到了她。她正靠在窗边,望着楼下城市的霓虹,手里夹着一支细长的女士香烟。我愣了一下,记忆中,她是最讨厌烟味的。听到脚步声,她回过头,看到是我,眼神里掠过一丝慌乱,下意识想把烟藏起来,但随即又放弃了,只是自嘲地笑了笑:“偶尔抽一支,解压。”

我走过去,在她身边停下,学着她的样子看向窗外的车水马龙。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比KTV里的噪音更让人窒息。

“你……这些年,过得还好吗?”最终,还是我率先打破了沉默,问出了一个俗套至极的问题。

她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烟圈,没有看我:“还行吧。结婚,离婚,上班,下班,普通人的生活而已。”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别人的故事。

“当年……”我鼓起勇气,想要触碰那个禁忌的话题,“对不起,我那时候太冲动。”

她终于转过头来看我,眼神里没有任何波澜,仿佛我在说一件与她无关的事:“都过去了,顾义峰。年轻时谁没犯过傻。”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也不全是你的错。”

这话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我心湖,激起层层疑问。不全是我的错?那意味着什么?

就在这时,我们班当年最爱八卦、外号“小灵通”的刘倩从包房出来找若安,看到我们站在一起,脸上立刻露出暧昧的笑容:“哟,你俩在这儿忆苦思甜呢?快进来,轮到你的歌了,若安!”

若安如蒙大赦,立刻掐灭烟头,对刘倩说:“来了。”然后看也没看我一眼,转身走了。

刘倩却凑到我身边,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神秘和唏嘘说:“义峰,有些话,憋在我心里好多年了。当年那事儿,若安真是冤死了。”

我的心猛地一跳:“什么意思?”

“那条彩信,还有那些话,是张莉发的。”张莉是我们同班另一个女生,曾经明显暗里表示过对我的好感,但被我明确拒绝后,也就没什么交集了。

“什么?”我如遭雷击。

“张莉那会儿嫉妒若安嫉妒得发疯,又知道你快毕业了心里不安,就想了这么个损招。那照片是王磊家开的酒店没错,但那天是若安她妈妈从老家来看她,临时住那里,若安是去接她妈妈,碰巧遇到王磊,王磊只是尽地主之谊送她们上楼而已。”刘倩快人快语,“后来张莉自己良心不安,毕业前跟我哭诉过,让我千万别告诉若安,说怕若安恨她。我也觉得事情都过去了,再说无益,就一直憋着。可今天看到你们……唉,若安后来知道你是因为这个误会她,伤心了好久。她本来是想等你冷静下来再解释的,可你那脾气……再加上后来王磊家确实提出要帮若安安排出国,她家里压力很大,但她从来没答应过。她离婚,听说也跟那段婚前感情没处理好有关,她前夫好像一直挺介意王磊这个人的存在的。”

刘倩的话像一把钝刀,在我心里来回切割。原来真相如此可笑,如此不堪一击!我竟然被如此拙劣的伎俩蒙蔽,亲手摧毁了唾手可得的幸福。我像个傻子一样,被嫉妒冲昏了头脑,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给她。我想起她当时苍白的脸,绝望的眼神,她说的那句“你既然已经认定了,我解释还有用吗?”那该是何等的委屈和心寒!

我失魂落魄地回到喧闹的包房,目光死死锁住那个坐在角落的身影。她正拿着一支麦克风,轻轻唱着一首老歌,是陈奕迅的《十年》。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淡淡的忧伤,每一个字都像锤子砸在我心上。她唱得并不投入,甚至有些走调,但那份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苍凉,却让我瞬间湿了眼眶。她是否也在这十年里,无数次回想起那个雨夜,回想起我带给她的伤害?

歌唱到一半,她似乎唱不下去了,放下麦克风,拿起包,对众人说了句“有点累,先走了”,便匆匆离开了包房。我想追出去,双脚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我还有什么资格去追?那句迟到了十年的“对不起”,在巨大的事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那一晚,我彻夜未眠。刘倩的话和若安唱歌时忧伤的侧脸,在我脑海里反复交替。造化弄人,一个小小的阴谋,一次冲动的抉择,竟让两个原本相爱的人错过了整整十年。

同学会后,我的生活仿佛被投入一颗巨石的湖面,看似恢复了平静,但深处的暗涌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无法抑制地去想李若安,想她如今的境况,想那场可笑的误会,更想弥补些什么。通过其他同学,我辗转要到了她的微信,犹豫再三,还是发送了好友申请。

等待验证的那几个小时,漫长得像一个世纪。直到深夜,手机屏幕才亮起,显示“你已添加了若安,现在可以开始聊天了”。她的头像是一片宁静的海。

我打了又删,删了又打,最终只发过去一句干巴巴的问候:“若安,是我,顾义峰。最近还好吗?”

过了很久,她才回复:“还好。谢谢。”

疏离而客套。我不气馁,开始尝试着找一些安全的话题,比如聊聊共同认识的老师近况,或者分享一些行业内的资讯。她回应得很慢,字数也少,但总归是回应了。我知道,十年时光和那道深刻的伤痕,不是几句简单的问候就能化解的。

机会在一个周末降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城市,我因为加班被困在公司。刷朋友圈时,看到若安发了一条动态,配图是窗外瓢泼的大雨,文字是:“老房子阳台漏水,物业电话打不通,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后面跟着一个无奈的表情。

她的定位显示,就在离我公司不远的一个老小区。我的心猛地一跳,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抓起车钥匙就冲进了雨幕。我知道这很唐突,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

按照记忆中的楼号和门牌,我敲响了她的门。门开了一条缝,若安惊讶的脸出现在后面,她穿着家居服,头发随意挽着,显得有些憔悴。“顾义峰?你怎么……”

“我看到你朋友圈,正好在附近,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我尽量让语气显得自然。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让我进了门。房子不大,陈设简单,但收拾得很干净,透着一种单身女性特有的清冷。阳台果然在漏水,水已经漫进了客厅一角。我二话不说,卷起袖子,检查了一下漏水点,是阳台地漏堵塞造成的。我找来工具,冒着雨疏通了地漏,又帮她清理了积水。

整个过程,她都默默地站在一旁,给我递毛巾,递工具。当我浑身湿透、略显狼狈地搞定一切时,一回头,看见她正看着我,眼神复杂,不再是之前的全然冷漠。

“喝杯热水吧,别感冒了。”她递给我一杯热气腾腾的姜茶。

我接过杯子,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她的,两人都迅速缩回。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

“谢谢。”她低声说。

“举手之劳。”我喝了一口姜茶,辛辣的暖流涌入胃里,驱散了寒意,“这房子……是你租的?”

“嗯,离婚后暂时住这里,离单位近。”她顿了顿,“你呢?还住在原来那边?”

“早搬了,公司附近买了套公寓,一个人住,方便。”我答道。

简单的对话后,又是一阵沉默。雨声敲打着窗户,成了房间里唯一的声音。我们并排站在窗前,看着外面被雨水模糊的世界。十年前,我们也曾这样一起看过雨,只不过那时是在校园的梧桐树下,她靠在我怀里,笑声清脆。而今,我们中间隔着十年的光阴和一道深深的鸿沟,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涯。

“那天……刘倩跟我说了当年的事。”我鼓起勇气,再次提起那个话题。

她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没有接话。

“若安,对不起。”我转过身,面对着她,语气无比郑重,“是我混蛋,是我愚蠢,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给你。这十年,我……”我想说“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你”,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怕给她压力,也怕显得虚伪。

她依然看着窗外,良久,才轻轻地说:“都过去了。现在说这些,没什么意义了。”

“有意义!”我有些激动,“至少对我来说有意义!这十年,我过得并不好,我……”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是公司打来的紧急电话。我不得不接听,是项目上的一个突发状况,需要我立刻回去处理。

挂掉电话,我无奈地看着她:“公司有点急事,我得马上回去。”

她点了点头,表情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你快去吧,今天真的谢谢你。”

我走到门口,犹豫了一下,回头说:“若安,我们……还能做朋友吗?普通的,偶尔可以一起吃顿饭、聊聊天的那种朋友。”

她看着我,眼神深邃,仿佛在审视我的诚意。最终,她微微点了点头:“好。”

虽然只是一个“好”字,却让我心中燃起了巨大的希望。至少,她不再拒我于千里之外。离开她家,雨还在下,我的心却像是被这场雨洗涤过一般,变得清晰而坚定。我知道,重新走进她的生活,将是一场漫长的征途,但我愿意用余下的时光,去弥补那个雨夜犯下的错。

从那场雨夜之后,我和若安的关系进入了一种微妙而缓慢的“解冻”期。我们开始了偶尔的、像朋友一样的联系。我会在她加班时,以“顺路”为借口,送她回家;她会在我朋友圈发一些设计作品时,点个赞,或者简单评论一句“不错”;我们甚至会约着一起吃个便饭,聊的大多是工作、时事或者共同同学的近况,小心翼翼地避开过去和情感的话题。

我知道,她在观察,在衡量,在试探。十年的隔阂和伤害,不是几句道歉和几次帮忙就能轻易抹平的。我需要耐心。

一次吃饭时,她无意中提起,她所在的出版社正在策划一套大型地方文化丛书,需要在内容编排和装帧设计上找外援,她负责这个项目,压力很大。我立刻毛遂自荐,表示我的公司可以尝试参与竞标,并且可以给她提供一些专业建议。

她有些犹豫,大概是怕公私混淆带来麻烦。我诚恳地说:“若安,工作是工作。我只是提供一个选择,最终决定权在你们社里。我相信我们团队的专业能力,也请你相信我的职业操守。”

或许是我的态度打动了她,或许是她确实需要帮助,她最终同意将我们公司列入备选名单。接下来的日子,我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个项目的方案设计中。我查阅了大量地方文化资料,亲自带领团队头脑风暴,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这不仅是为了一个商业项目,更像是我的一场自我证明,向她证明我的认真、我的诚意,以及我这十年来的成长。

竞标陈述那天,我看到了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她,坐在评委席上,专业、冷静、一丝不苟。我摒除一切杂念,全身心投入讲解。当我展示我们精心设计的方案,阐述其中蕴含的文化理念和情感共鸣时,我看到了她眼中一闪而过的赞赏。

最终,我们公司成功拿下了这个项目。签约仪式后,她主动走过来,向我伸出手,脸上带着久违的、发自内心的浅笑:“顾总,合作愉快。方案真的很棒。”

我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指尖传来的微温,心中百感交集。“合作愉快,李主任。我们会全力以赴。”

因为工作关系,我们的接触变得频繁起来。我们一起开会,讨论方案细节,走访文化遗址。在工作中,我看到了一个与记忆中不同的李若安——干练、果决、富有洞察力,对文化和美有着深刻的理解。她不再是那个需要我庇护的小女孩,而是一个可以与我并肩探讨专业、甚至在某些方面能给我启发的独立女性。这种认知,让我对她的感情,在旧日情怀之外,又增添了一份崭新的欣赏与尊重。

项目进行得很顺利,我们的合作也越来越默契。一次加班到深夜,送她回家的路上,车里放着舒缓的音乐,气氛难得的放松。她靠在副驾驶的椅背上,显得有些疲惫,望着窗外的流光溢彩,忽然轻声说:“顾义峰,你变了很多。”

我心中一动,问道:“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她沉默片刻,说:“变得更沉稳,更……让人安心了。”

这句话,像一缕春风,吹散了我心中积郁已久的阴霾。我知道,她心中的坚冰,正在一点点融化。

然而,就在我以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意外的插曲发生了。王磊,那个当年误会的男主角,竟然从国外回来了,并且通过同学联系上了若安,希望能见她一面。若安在微信上简单地跟我提了一句,说王磊约她吃饭,大概是叙旧。

尽管我知道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尽管我已经知道了当年的真相,但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心里还是像打翻了五味瓶,一种说不清的嫉妒和不安攫住了我。十年过去了,这个曾经横亘在我们之间的名字,依然拥有扰动我心神的力量。我害怕,害怕历史的阴影会以另一种方式重现,害怕这刚刚重建的、脆弱的联系,再次被打断。

我没有立场阻止,只能故作大度地回复:“哦,好啊,老同学聚聚应该的。”

那几天,我心神不宁,工作效率极低。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学会信任,但心底深处那个二十岁出头、冲动易妒的顾义峰,似乎又冒了出来。我开始意识到,治愈那道伤痕,不仅需要她的原谅,更需要我自己的跨越。我必须真正战胜内心因往事而产生的不安全感,才能真正配得上现在的她,以及可能拥有的未来。

王磊约见若安的事情,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我心里,不深,却时时提醒着我它的存在。我极力掩饰着自己的不安,照常和若安沟通项目进展,语气尽量保持平和自然。但她似乎还是察觉到了什么,在一次电话会议结束后,她忽然说:“王磊那边,我推掉了。最近项目忙,没什么时间叙旧。”

她语气平淡,像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但我却清晰地听到心里那根刺被拔出的声音,紧接着涌上的是一阵难以言喻的轻松,以及一丝为自己的小肚鸡肠感到的羞愧。她是在照顾我的感受吗?还是真的只是忙于工作?我不敢深究,但这份体贴,让我备受煎熬的心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项目接近尾声,我们决定去郊外一座刚修复完成的古书院进行最后的实地勘测,为书籍的影像部分采集素材。那天下着小雨,山间的古书院笼罩在烟雨朦胧之中,青石板路湿滑,苔藓青青,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游人稀少,更添几分幽静。

我和若安打着伞,漫步在回廊庭院之间,核对资料,拍摄照片。工作间隙,我们站在一座石桥上,看着雨水从桥下潺潺流过,四周是如画的风景,安静得只剩下雨声和水声。

“这里真美。”若安轻声感叹,眼神有些迷离,“时间在这里,好像都慢下来了。”

“是啊。”我附和道,看着她被雨水打湿少许的鬓角,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抑制的情感。这几个月来的点点滴滴,她的冷静,她的才华,她的悄然体贴,还有眼前这份历经沧桑后的沉静之美,都让我确信,我从未停止过爱她。那份爱,在年轻的误会和十年的分离中,非但没有消散,反而沉淀得更加厚重和清晰。

“若安,”我深吸一口气,转过身,郑重地面对她,“有句话,我在心里憋了十年,也后悔了十年。今天,在这个好像能让人忘记时间的地方,我想再说一次。”

她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握着伞柄的手指微微收紧,目光从溪流转向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对不起。”我看着她眼睛,无比真诚地说,“为十年前那个雨夜,我的愚蠢、冲动和不信任,郑重地向你道歉。我知道,一句对不起太轻,无法抵消你当年受的委屈和这十年你可能经历的苦。我不敢奢求你的原谅,我只想告诉你,我错了,错得离谱。”

她静静地听着,眼眶微微泛红,但没有打断我。

我继续说着,语气激动起来:“这十年,我拼命工作,试图用事业的成功来填补内心的空洞,但我发现那都是徒劳。我遇到过很多人,但没有人能像你一样,让我心动,也让我心安。我之所以一直一个人,不是因为忘不了过去的伤害,而是因为……我一直记得的,是过去那个美好的你,以及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纯粹的感情。直到重新遇见你,我才发现,我怀念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本身。现在的你,比记忆中更让我……着迷。”

雨水顺着伞沿滴落,在地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我的心跳如擂鼓,等待她的审判。

她低下头,良久没有说话。再抬头时,眼里已有泪光闪烁,但嘴角却带着一丝释然的笑:“顾义峰,你知不知道,我等你这句像样的道歉,等了多久?”

她的声音带着哽咽:“十年,我也不是没有怨过,恨过。尤其是刚离婚那段时间,觉得自己的人生简直是个笑话,好像总是在关键的选择上出错。我甚至想过,如果当年你没有那么不信任我,如果我们没有分开,我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番光景?”

我的心揪紧了。

“但是,”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柔和,“这几个月,我看到你的改变,你的努力,你的诚意。我也在问自己,是不是还要被过去的阴影困住?毕竟,我们都不再是二十岁的莽撞少年了。时间改变了我们,也教会了我们很多。”

她向前走了一步,离我更近,我们的伞沿几乎碰在一起。“说实话,我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信任的重建,需要时间。但是,”她看着我,眼神清澈而坚定,“顾义峰,我愿意试试。试试看,我们能不能把当年那首仓促中断的曲子,重新谱写成一首……属于成年人的、更沉稳悠长的歌。”

雨渐渐停了,云层缝隙里透出金色的阳光,洒在湿漉漉的庭院里,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我看着她泪中带笑的脸,仿佛看到了雨后初晴的彩虹。巨大的喜悦和如释重负的感觉淹没了我,我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握住了她微凉的手。这一次,她没有躲开。

我们没有拥抱,没有亲吻,只是静静地站在雨后初霁的古桥上,手握着手,像两个历经跋涉终于重逢的旅人,在温暖的阳光下,确认着彼此的存在。过去的误会与伤痕,并未完全消失,但它们不再是阻隔的高墙,而是变成了我们脚下需要共同跨越的溪流。我们知道,未来或许仍有挑战,但至少,我们选择了给彼此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从古书院回来,我和若安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不再是小心翼翼、隔岸观火的朋友,而是真正尝试着重新靠近的恋人。当然,这种“靠近”带着中年人特有的审慎和节奏感。我们不会像年轻时那样时时刻刻黏在一起,而是更注重精神上的交流和陪伴的质量。

我们开始像真正的情侣一样约会。不再仅仅是吃饭谈工作,而是一起去看画展,听音乐会,或者 simply, 在周末的下午,窝在我家或她家的沙发上,各自看一本书,偶尔抬头交流几句感想,享受那种静谧而安然的陪伴。我们聊过去,不再局限于那场误会,更多的是回忆大学时光里那些被遗忘的美好细节;我们聊现在,工作中的烦恼,生活中的趣事;我们也开始小心翼翼地探讨未来,一些模糊却令人期待的构想。

我带她去见我最好的朋友,她也逐渐让我融入她的小圈子。我们都默契地给予对方空间和时间,让这份失而复得的感情缓慢而稳固地生长。我知道,她心里的那道伤疤需要时间平复,而我也需要学习,如何用成熟的方式去爱一个同样成熟、内心有过创伤的女性。

一个阳光很好的周末午后,我们在我公寓的阳台上喝茶。她忽然想起什么,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木盒子。“整理旧东西时发现的,”她递给我,眼神里带着一丝狡黠和怀念,“算是……物归原主?”

我疑惑地打开盒子,里面躺着一沓用丝带捆好的信,还有几张已经泛黄的电影票根,一个我送她的廉价钥匙扣。最下面,是一本硬壳笔记本。我认出来,那是她大学时的日记本。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她允许我看她的日记?这代表着一种毫无保留的信任。

“你可以看看,”她抿了一口茶,望向远处的天空,语气平静,“特别是……最后那几页。”

我深吸一口气,翻开了日记本,直接翻到临近毕业的那几页。娟秀的字迹记录着那个时期的迷茫、焦虑,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不安。然后,我看到了那个雨夜之后的记录。

“……他走了,甚至没有听我一句解释。雨下得好大,我的心也像被雨水泡胀了,又冷又沉。我不知道张莉为什么要那样做,但我更痛心的是,顾义峰,我那么信任、那么爱的人,竟然如此轻易地就否定了我,否定了我们之间的一切……”

“……妈妈希望我接受王磊家的帮助出国,说这是为了我好。可我一点也不想走,我还抱着一丝可笑的希望,希望他会回来找我,会跟我说他错了……可他再也没有出现。”

“……毕业了,真的要各奔东西了。今天看到他和别人在一起笑,心里像针扎一样。也许,我们真的结束了。再见了,我的初恋。再见了,顾义峰。”

日记在这里戛然而止。后面是空白的纸张。

我的眼眶湿润了。这些文字,比任何人的转述都更直接、更深刻地让我触摸到了她当年的痛苦、失望和挣扎。我合上日记本,抬起头,看到她正静静地看着我,目光里有宽容,也有如释重负。

“现在,你终于都知道了。”她轻声说。

我放下日记本,走过去,将她轻轻拥入怀中。这一次,她没有丝毫抗拒,温顺地靠在我胸前。我感受到她身体的柔软和温暖,也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对不起,若安。”我吻着她的头发,声音沙哑,“让你等了这么久,受了这么多委屈。以后,不会再有了。”

她在我怀里轻轻点了点头。

阳光暖暖地洒在我们身上,阳台上的绿植生机勃勃。我们相拥着,没有说话,却仿佛说尽了千言万语。十年的误会、分离、各自经历的悲欢,在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归宿。造化弄人,让我们错过了最好的十年;但命运,终究又给了我们一次机会,在人生的中途,重新牵起彼此的手。

这一次,我们不再年轻气盛,我们带着岁月的伤痕和馈赠,更加懂得珍惜,懂得包容,懂得如何去爱。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风雨,但我知道,只要我们彼此信任,携手同行,便再无畏惧。

世意弄人,但人间,终究值得。

来源:冰冰回味温暖记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