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刚到致歉,西贝3天翻车:企业不懂舆情有多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19:56 1

摘要:2025年9月10号那天,罗永浩发了条微博,直接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得贵”,这条微博一出来就炸了锅,好多人都跟着讨论。

2025年9月10号那天,罗永浩发了条微博,直接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得贵”,这条微博一出来就炸了锅,好多人都跟着讨论。

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反应特别快,不光说要起诉罗永浩,还一口咬定西贝没有预制菜,放话要“斗争到底”,态度硬得很。

本来以为这么强硬能压下争议,结果西贝还主动开了后厨直播想自证清白,没想到越播负面话题越多,大家的吐槽根本停不下来。

也就两天时间吧,西贝的态度突然来了个大转弯,不光道歉了,还说“决心改正”,罗永浩这边也宣布停战。

但这事的影响已经收不住了,西贝好多地方的门店客流都往下掉,据报道单日营业额就少了几百万。

本来预制菜这事不算完全不能说,可西贝这一波操作,把小问题硬生生搞成了大危机,真挺让人看不懂的。

其实这事儿能闹这么大,核心是两拨人的认知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罗永浩这边,算是懂互联网的“科技平权派”,知道网上大家关心啥,也能抓住大众的情绪,所以他一吐槽,好多人都觉得“说到心坎里了”。

可贾国龙和他的团队不一样,他们是从红利时代做起来的,企业规模大、品牌也成熟,但对现在的网络文化、新媒体传播规律是真不熟。

这种认知差,说白了就是“信息茧房”闹的。

贾国龙他们长期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对外面互联网环境的变化、公众情绪的波动,感知特别弱。

就像大家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已经积累好久了,可西贝好像完全没察觉到,还一个劲地硬刚,这不就是往枪口上撞嘛。

之前2024年还有个类似的事,老乡鸡的创始人也是因为不懂短视频传播,随便发了条有争议的言论,结果也引发了舆情。

本来都是能好好沟通解决的事,就因为被困在自己的信息圈子里,没搞懂大众的想法,最后都把事情搞复杂了。

现在做企业,要是还守着老一套的认知,不主动去了解网上的声音,早晚得栽跟头。

西贝这波操作不光是认知差的问题,更暴露了很多传统企业应对舆情时的老毛病,这些毛病不改,下次遇到事还是会翻车。

第一个坑就是忽视大众的心态和情绪。

当时大家吐槽西贝,表面是说预制菜,其实是对食品安全、店大欺客这些问题的不满积累久了,想找个出口。

可贾国龙作为企业一把手,没去安抚这种情绪,反而直接跟舆论对着干,把原本局部的争议,搞成了全网都关注的负面事件。

之前2023年百度也出过类似的错,当时有AI医疗广告的争议,百度一开始硬说自己“合规”,完全不管用户担心医疗安全的心情,结果舆情越闹越大。

很显然,企业要是只想着辩自己没错,不琢磨用户怕啥、愁啥,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大家更反感。

第二个坑是对舆情“无感”,既没建完善的应对机制,也没对社会情绪存敬畏心。

西贝当时还用着传统媒体时代的思维,觉得“摆事实、讲道理”就能搞定一切,可现在的网络舆论根本不是这样,大家更需要的是情绪被理解,不是听企业讲大道理。

娃哈哈2022年也踩过这个坑,当时有AD钙奶成分的争议,因为没建舆情监控机制,过了3天才回应,最佳的解决时机早就错过了。

搞不清现在网络传播的规矩,还拿以前的老办法应对,就像用旧地图找新路,肯定找不到方向啊。

其实从这些例子能看出来,应对舆情不是靠硬刚,也不是靠拖延,得有正确的方法。

像2024年海底捞遇到“食材过期”的事,1小时内就回应,说会重视安全、承诺整改,一下子就稳住了大家的情绪。

农夫山泉2023年有水源地争议时,也是先道歉安抚情绪,再慢慢公示检测报告,大家也愿意接受。

还有美团2025年处理骑手权益争议的时候,靠专业的舆情团队,24小时就拿出了应对方案,没让危机扩大。

农夫山泉的钟睒睒更聪明,遇到舆情时自己出面回应,把企业摘出来,降低了品牌损失。

反观西贝,不光创始人自己不懂舆情,找的团队也没帮上忙,反而因为“熟人圈子”的建议,越搞越糟。

雷军的例子也值得说,他自己运营个人IP,慢慢摸清了新媒体的逻辑,后来小米遇到“手机续航争议”,他直播回应就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所以说,传统企业的老板真得主动跳出自己的信息茧房,哪怕试着做做自媒体,了解下网上的传播规律,也能在遇到舆情时少犯点错。

毫无疑问,品牌这东西建起来难,毁起来却特别快。

西贝做了这么多年,积累下的品牌口碑,就因为一次舆情应对不当,不光亏了钱,口碑也受了影响,后续想恢复估计得花不少功夫。

这事儿也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危机公关不是“可选技能”,是必须有的“必备素质”。

企业得学会“感知情绪、疏导优先、专业应对”,还得分清老板个人和企业品牌的边界。

那些传统企业的老板,要是还不补上“互联网舆论”这堂课,怕是以后还得吃类似的亏。

毕竟现在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企业要是不懂怎么跟大众沟通,再老的品牌也经不住折腾。

来源:萌萌思密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