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都会关注血糖问题,甚至担心自己是不是会得糖尿病。但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可能与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胰腺,有着直接的关系。胰腺功能一旦受损,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很多人都会关注血糖问题,甚至担心自己是不是会得糖尿病。但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可能与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胰腺,有着直接的关系。胰腺功能一旦受损,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有朋友会想,应该怎么预防糖尿病呢?是不是不吃糖就没事了?
并不是这样的。糖尿病的成因其实很复杂,不仅仅是吃糖多或少的问题。很多时候,其根源在于胰腺功能是否受到损伤。
1
胰腺有什么作用
胰腺有两个重要责任:其一是分泌消化酶,帮助消化;其二就是分泌一些重要的激素,比如大家熟悉的胰岛素。
为了了解胰腺与血糖的关系,我们可以把胰岛素想象成一把“钥匙”,它可以帮助血液里的葡萄糖打开“通道”,使之顺利进入身体里的各个细胞并被加工利用,从而减少血液里的葡萄糖,血糖也就降低了。
但是,如果胰腺出于各种原因,导致胰腺炎、肿瘤或者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是因手术受到损伤,就有可能使产生胰岛素的细胞(胰岛β细胞)出现问题,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因此减少。当胰岛素这个“钥匙”不够用,全身各个细胞的门打不开,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被加以利用,就会大量滞留在血液中,血糖因此升高。长期处于这种高血糖状态,其实就是糖尿病了。
2
守护好胰腺,你可以这样做
保护好胰腺,使之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这里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建议:
第一,控制饮食
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避免胰岛素长期被过度刺激,让它能够劳逸结合。
第二,保持健康的体重
特别是要避免腹性肥胖,也就是常说的“啤酒肚”、“游泳圈”那种状态;减轻体重可以减少胰岛素的抵抗。
第三,坚决远离烟酒
研究发现,长期大量吸烟、酗酒都会增加一些慢性胰腺炎以及胰腺癌的风险。
第四,作息规律,注意压力管理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并学会压力管理,有助于减少身体的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是胰腺功能逐步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健康体检
定期体检,关注自己的胰岛功能,以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关键指标,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坚持这样做,就能更好地保护你的胰腺功能,帮助维持血糖稳定,让你更有力地掌控自己的健康,远离糖尿病的困扰。
参考资料:
[1] Dludla PV, Mabhida SE, Ziqubu K, Nkambule BB, Mazibuko-Mbeje SE, Hanser S, Basson AK, Pheiffer C, Kengne AP. Pancreatic β-cell dys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es: Implications of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World J Diabetes. 2023 Mar 15;14(3):130-146. doi: 10.4239/wjd.v14.i3.130.
[2] Wilcox NS, Rui J, Hebrok M, Herold KC. Life and death of β cells in Type 1 diabet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J Autoimmun. 2016 Jul;71:51-8. doi: 10.1016/j.jaut.2016.02.001. Epub 2016 Mar 24.
[3] Cnop M, Welsh N, Jonas JC, Jörns A, Lenzen S, Eizirik DL. Mechanisms of pancreatic beta-cell death in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many differences, few similarities. Diabetes. 2005 Dec;54 Suppl 2:S97-107. doi: 10.2337/diabetes.54.suppl_2.s97.
[4] Chegini M, Tabar MS, Behrouz V, Bahrizadeh M, Sadeghi A, Hekmatdoost A, Yari Z. Diet-induced inflamm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fatty pancreas in patients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Sci Rep. 2025 May 5;15(1):15620. doi: 10.1038/s41598-025-00092-5.
[5] Cerf ME. Beta cell dysfunc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13 Mar 27;4:37. doi: 10.3389/fendo.2013.00037.
来源:营养和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