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重拳整顿!10天之内三位顶流网红接连翻车,没一个值得同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16:58 1

摘要:“若全身心投入商业化,年收入九位数是小看我!”网红蓝战非在直播间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成了压垮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9月25日,这位坐拥近2500万粉丝的顶流主播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账号突然被禁止关注。

昔日流量王者们瘫坐在直播间昂贵的电竞椅上,看着屏幕上“禁止关注”的提示,这才惊觉互联网真的不是法外之地。

“若全身心投入商业化,年收入九位数是小看我!”网红蓝战非在直播间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成了压垮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9月25日,这位坐拥近2500万粉丝的顶流主播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账号突然被禁止关注。

而这只是近期网红圈“地震”的一个缩影。短短10天内,三位顶级网红相继跌落神坛:除了蓝战非,还有制造对立的户晨风和教育焦虑贩子张雪峰。

曾经风光无限的他们,如今账号被封禁、内容被清空、商业版图崩塌。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监管部门专项整治行动的必然结果。

张雪峰的“教育指南”变成“焦虑生意”。2016年,一条《7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的视频让张雪峰从普通教培从业者变身“升学救星”。不少考生和家长曾将他的分析奉为圭臬,助力他积累近3000万粉丝。

然而,爆火后的他很快把教育初心换成了商业算盘。他推出的“梦想卡”标价12999元,“圆梦卡”更高达18999元,精准瞄准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

真正让他翻车的是他对教育行业的轻慢言论。“文科行业说到底就是服务业”,“银行、新闻工作没含金量”,这些言论不仅拉踩了无数专业与职业,更传递了“功利化择校”的错误导向。

9月24日,张雪峰在五个平台的账号同时被“禁止关注”,粉丝总数超过6500万的帝国一夜之间崩塌。团队工作人员不得不承认:“张雪峰账号被禁止关注是因为其在直播过程中出现不当言论违反平台规则。”

户晨风的“社会观察”沦为“对立制造”。这位全网约200万粉丝的博主,最初靠“国外购买力挑战”出圈,拍摄各国消费水平、对比中外物价,利用信息差吸引观众。

然而流量增多后,户晨风的画风彻底跑偏。他把“观察社会”变成了“制造对立”,在视频里宣称“安卓人=低收入群体”,把手机品牌变成“阶层符号”。

他公开说“月入五千不配跟我说话”,从学历、职业到消费习惯,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鄙视链。

9月20日,户晨年在抖音、微博等多个平台的账号被封禁,内容全部清空。有业内人士透露,他的直播只要引发两次争吵,打赏就能过万,这种“对立打法”本质是为了收割打赏。

蓝战非的“草根逆袭”演变为“炫富误导”。从每天只花10块钱的游戏代练到职业电竞选手,再到拥有近2500万粉丝的顶流网红,蓝战非的“逆袭故事”曾让不少人共鸣。

但财富与流量的膨胀,让他渐渐忘了本分。他在直播中公然炫富,“若全身心投入商业化,年收入九位数是小看我”,还说“环球旅行500天花200万,这只是一年利息”。

这些言论不仅引发税务质疑,更给青少年传递了“读书无用、网红赚钱快”的错误信号。9月25日,蓝战非的多平台账号被禁止关注,登上微博热搜第五。

这三位顶流网红的接连翻车,看似个案,实则是国家整治网红行业违规乱象的集中体现。

2025年8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点名“东北雨姐”等网红,并明确提出建立“主播黑名单全国联网机制”,杜绝违规主播跨平台转移继续牟利。

中央网信办也同步启动“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打击煽动对立、制造焦虑、传播消极情绪及实施网络暴力等行为。而这三位网红的操作模式,恰恰撞在了监管的枪口上。

网红的商业版图背后也暗藏玄机。以蓝战非为例,他名下有7家关联企业,其中5家已注销,存续的“长沙蓝北文化传媒”因未公示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这种异常的公司变动模式,引发了外界对其经营合规性的质疑。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网红的言行与社会价值观严重相悖。张雪峰贩卖教育焦虑,户晨风制造社会对立,蓝战非宣扬炫富文化,他们都忽略了流量背后的社会责任。

网红的收入规模令人咋舌。根据第三方数据,蓝战非1-60秒以上的视频广告报价高达150万元一条。今年以来,他共开播110场,场均销售额25万-50万元,总销售额达1000万-2500万元。

同样,张雪峰的高价志愿填报服务也获利丰厚。他推出的定价11999元与17999元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套餐,直播一经上线即告售罄。

打赏收入成为挑动对立的直接动力。户晨风的收入九成来自直播打赏,核心打赏群体是25-30岁的一线城市年轻中产,几乎都用苹果手机。为了讨好这些“金主”,他不惜制造群体对立,引发争吵从而刺激打赏。

这些网红还通过设立多家关联公司进行商业运作。蓝战非关联7家企业,张雪峰创办苏州峰学蔚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构建了自己的商业版图。然而,随着账号被封,这些商业帝国也摇摇欲坠。

平台的响应迅速而果断。在监管政策明确后,各大平台对三位网红的账号处理清晰明确,不留模糊地带:抖音显示“该用户已被禁止关注”,快手标注“违反社区规定”,微博指出“违反法律法规或社区公约”。

这种“政策引导+平台执行”的协同治理模式,为整个网红行业划定了清晰边界:妄图通过非常规手段谋利,已无生存空间。

网信部门也积极行动。如9月25日,苍梧县委网信办对网友“宋雨霏”发布的虚假视频进行举报,因视频中涉及当地的内容有多处与事实不符,涉嫌炒作。这表明监管已深入到内容真实性问题。

同时,重庆证监局也对非法荐股行为出手。对网红“lida不是力气大”(避雷姐)非法推荐股票的行为出具了警示函,该博主账号被无限期封禁,1200多个作品被清空。

未来的网红行业将不再是“博眼球就能赢”,而是“守底线才能走得远”。

内容创作者需要意识到,流量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传递正向价值,用歪了只会反噬自己。唯有将社会责任融入内容创作,才能实现商业价值与公共价值的双赢。

平台责任也将进一步强化。随着“主播黑名单全国联网机制”的建立,违规主播将无法再通过跨平台转移来“换马甲”继续牟利。这意味着一次违规,可能面临全网封杀的结局。

价值导向正确的内容将成为主流。当直播间的滤镜碎了一地,观众也开始拿着放大镜看成分表。未来的网红行业,拼的不是谁更会演,而是谁更实在。

如今的网络生态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相关部门已建立起“主播黑名单全国联网机制”,彻底堵死了违规网红“换个马甲”重操旧路的可能性。

监管利剑之下,网红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任何靠消耗社会价值换取流量的行为,终究会被监管盯上,被观众抛弃。

可以预见的是,这场国务院主导的行业大扫除只是一个开始——让真正的好产品遇见聪明的消费者,才是电商直播该有的模样。

你认为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八卦小喇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