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赋能破解融资难题 郑州微短剧产业加速升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12:13 1

摘要:秋染中原,硕果盈枝。9月26日,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微短剧基地高朋满座。来自近十家金融机构的代表与郑州微短剧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参加“郑州微短剧企业牵手资本市场研讨会”。这是继9月23日2025•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后,郑州微短剧领域的又一专业盛会。短短三日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冯佳志

秋染中原,硕果盈枝。9月26日,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微短剧基地高朋满座。来自近十家金融机构的代表与郑州微短剧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参加“郑州微短剧企业牵手资本市场研讨会”。这是继9月23日2025•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后,郑州微短剧领域的又一专业盛会。短短三日内,两场会议接连举行,彰显出郑州抢占微短剧产业高地的决心与速度。

风口立标:产业升级呼唤资本活水

郑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王付力说,微短剧作为数字文创产业的新风口,已成为讲好郑州故事、传播河南声音的重要载体。金融资本是推动微短剧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他强调,期待资本通过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多元化渠道,为行业注入强劲动力,引导创作更多正能量、接地气的精品内容,构建“资金+资源”双轮驱动的健康生态,为郑州文化产业繁荣加码。

郑州文化市场协会会长娄保民介绍, 2025年前8个月,郑州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38.5亿元,同比增长35.7%;全市800余家微短剧企业日均接待剧组80余个,产业综合排名稳居全国前三。亮眼数据背后,内容同质化、盈利模式不清晰等行业痛点凸显,产业升级与资金瓶颈的矛盾愈发迫切。此次引资本市场的介入将有效解决行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助推优质内容创作与产业升级。

资本市场专家周彦冰在《短剧行业资本市场展望:在机遇与重构中寻找价值锚点》主题分享中进一步预判,随着行业从“流量狂奔”转向“价值深耕”,聚焦优质IP、创新商业模式的项目将成为资本布局的核心锚点。这一判断与郑州设立1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建设5个市级微短剧产业园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清晰展现出产业与资本同频共振的发展逻辑。

枢纽搭桥:平台赋能打通融合脉络

产业与资本的高效对接,离不开专业平台的穿针引线。此次研讨会中,行业协会、产业基地与金融机构协同发力,搭建起精准对接的“桥梁”。

“协会要让资本‘敢于投、善于投’,让企业‘能够融、融得好’。”郑州微电影协会张行林会长明确平台定位,提出双向赋能路径:一方面建立行业标准、筛选优质项目,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另一方面提供专业融资辅导,助力企业夯实内功。这一思路在现场签约环节落地——郑州市短视频直播电商协会、郑州微电影协会与联储证券达成战略合作,为后续资源精准对接筑牢基础。

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基地建设同样为资本落地提供支撑。泰山村乔宗旺书记介绍,该村在发展总部经济打造小微企业服务中心的同时,其微短剧基地正加速完善产业全链条服务,全力打造产业集聚区。这与郑州构建“产业园—拍摄基地—取景地”三级空间体系的规划一脉相承,形成“平台+载体”的联动支撑格局。

金融机构的主动创新更让对接效能升级。中原证券、招商银行代表围绕“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发展”展开深度分享,中信银行则针对性推出投融资产品,打破“重资产抵押”的传统思维,将目光聚焦于IP价值与项目未来现金流,为轻资产文创企业开辟融资新路径。

落地生根:精准对接激活发展动能

“金融机构不再只盯着固定资产,而是真正关注我们的创意与IP价值了!”河南大地飞雨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黎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微短剧企业的共同心声。作为轻资产文创企业,其面临的现金流难题极具代表性——微短剧制作周期短、资金需求急,前期投入与后期回款的时间差,成为产能扩张与精品孵化的“拦路虎”。

在研讨会“一对一”对接环节,这一痛点得到精准回应。金融机构针对企业需求,现场提出知识产权质押、项目未来现金流融资等创新方案,让张黎倍感振奋:“这直接切中了轻资产企业的痛点,是金融支持文创产业的重要开端。”

务实对接催生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本次合作意向资金达300万元,同时,已有两家微短剧企业明确表达登陆资本市场的意向。这一成果背后,是郑州微短剧产业全链条优势的支撑——800余家企业构成的产业集群、15家提档升级的拍摄基地、“郑聚英才计划”培育的专业人才队伍,让郑州具备了承接资本赋能的深厚底蕴。

从政策引导搭建框架,到平台搭桥促进对接,再到资本落地激活动能,此次研讨会勾勒出郑州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随着资本与产业双向发力、深度融合,郑州“微短剧创作之都”将以更强劲的活力,让中原故事通过精品内容传得更远、更响,为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