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基建狂魔这个称号悄然贴在了中国身上。而中国的工程建设水平越来越高,一些国家遇到难度大、环境恶劣的基建项目时,常常会找上门来求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基建狂魔这个称号悄然贴在了中国身上。而中国的工程建设水平越来越高,一些国家遇到难度大、环境恶劣的基建项目时,常常会找上门来求助。
而2014年12月22日,一则消息更是让世界瞩目,中国企业拿下了尼加拉瓜跨洋运河的超级工程,不仅投资规模高达3000亿元人民币,还获得了长达100年的运营权。
这一项世纪工程,却也引来了不少质疑和阻挠,尤其是来自美国媒体唱衰声音。那么,这条运河到底有何特别?
说到连通大洋的运河,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巴拿马运河。事实上,就在中国拿下尼加拉瓜运河项目前后,巴拿马运河也正进行一场耗时八年、耗资53亿美元的扩建工程。
根据2015年初的外媒报道,该工程预计在2016年初完成,通航能力将提升至原来的两倍以上。中国作为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约四分之一的货物经由这里通行,自然对航道的升级充满期待。
但中国的目光并没有只停留在巴拿马。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商人王靖旗下的香港尼加拉瓜运河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了尼加拉瓜跨洋运河的建设项目。
这条运河全长约280公里,是巴拿马运河的三倍,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预计五年内建成。
一旦通航,它将能通行载重吨位更大的新型船舶,包括2.5万标箱的集装箱船和30万吨级的超级货轮,极大提升全球海运的效率。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为何最终落在中国企业手中?西方企业虽然在技术上不弱,但对这类投资周期长、政治风险高的项目往往望而却步。
中国在大型工程的组织、融资、施工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套成熟体系,尤其是在应对复杂地质条件和恶劣环境时,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
此外,中国企业愿意与当地政府合作,提供从建设到运营的一揽子方案,这也是尼加拉瓜政府青睐中方的重要原因。
当然,也有人质疑。事实上,这不是简单的援助或投资,而是一种共赢的合作模式。中方获得百年运营权,意味着可以在未来长期回收成本并盈利。
而尼加拉瓜则借此实现国家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预计项目将直接创造5万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20万以上就业,甚至有望让该国GDP实现翻倍。
正因为此,尽管西方媒体频频质疑,尼加拉瓜政府却始终对项目保持高度支持。不过,项目刚刚启动,就遭遇了不小的风波。
2014年12月22日,尼加拉瓜运河正式动工。然而,几乎在同一时间,西方媒体开始集体泼冷水。美国《华盛顿邮报》更是以《为何中国主导的尼加拉瓜运河将是一场灾难》为题,连发数文质疑项目的可行性。
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几点,认为投资方可能无法持续支撑如此庞大的项目;担心运河会破坏尼加拉瓜湖等关键水源地;担心大量居民搬迁引发抗议。
此外,还有媒体直接抛出灵魂拷问,世界上已经有巴拿马运河,还需要第二条吗?这些声音看似有理有据,但仔细推敲却不难发现其中的偏见。
比如在资金方面,项目投资方香港尼加拉瓜运河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明确表示,资金将通过国际融资和多边合作解决,并非单一企业承担。
在环境评估方面,项目聘请了全球顶尖的环评公司ERM进行全程评估,并经过尼加拉瓜政府长达半年的审核,最终才获批动工。至于是否需要第二条运河,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随着全球贸易量增长和船舶大型化趋势,巴拿马运河即便经过扩建,仍难以满足未来需求。
尼加拉瓜运河的通航能力更强,航线更短,不仅能分流巴拿马运河的压力,还能为东亚至美洲东岸的航线提供新选择,降低整体海运成本。
而在当地抗议方面,确实有一部分民众因土地征用和环境担忧而反对项目。但HKND集团也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缓解,包括按市场价补偿征地、提供安置住房、尊重当地习俗等。
根据集团公布的数据,项目在当地的民意支持率长期保持在70%以上,说明多数民众对运河带来的发展机遇持乐观态度。
有趣的是,在西方媒体文章下方,不少外国网友并不买账。这种民间支持与媒体唱衰的对比,尽管争议不断,项目仍在稳步推进。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在质疑中前行的?
尽管外界质疑声不断,尼加拉瓜运河项目并没有停滞。根据HKND集团2017年的通报,项目仍在按计划推进,包括船闸设计、港口规划、环境管理等子项目都在有序进行。
西船闸的设计正在进行多轮水文与生态研究,以确保在安全通航的同时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太平洋沿岸的港口设计也接近完成,未来将能停靠当今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和油轮。
此外,项目方还在同步推进工程物流、移民安置、环境保护等配套工作,力求符合国际标准。当然,项目也面临一些实际挑战。
2015年曾传出施工延期的消息,引发外界猜测是否出现资金问题。但HKND集团回应称,这是基于工程优化和技术调整的需要,并非资金短缺。此外,美国对拉美地区的政治影响力也不可忽视,其间接施压确实给项目带来一定外部压力。
而在2016年王靖旗下的企业也出现了暴雷情况,欠下了巨额债务,一些海外的项目有的也不了了之。
不过这个项目本质上也是中国企业的投资,在舆论愈演愈烈的时候,外交部对此也做出了回应,表示这是企业自主行为。但从长远来看,尼加拉瓜运河的市场前景依然被看好。
全球海运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亚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新运河将大大缩短航程、降低成本。运河建成后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美洲的自然延伸,有助于构建更加多元的全球物流网络。
当时的HKND集团常务副总裁彭国伟曾乐观地表示,运河不仅能通行2.5万标箱的巨型集装箱船,还能为尼加拉瓜湖补充水源,缓解当地干旱问题。
这种既通航又治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项目中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虽然目前项目尚未全面竣工,但它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世界目光。
尼加拉瓜运河项目,不仅仅是一条水道,更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中国基建的实力与担当,也象征着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的新路径。面对外界的质疑与阻挠,中国企业用科学的态度、透明的操作、可持续的理念,一步步将蓝图变为现实。
西方媒体的唱衰,或许永远不会停止。但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就从不因质疑而失色。
从巴拿马运河到尼加拉瓜运河,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世界正在见证一个更加开放、互联、多元的未来。而我们,正是这个未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中资3000亿元挖尼加拉瓜运河,开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澎湃新闻2014-12-23 13:58
中企在拉美修运河上瘾了:先是尼加拉瓜,现在又要再造巴拿马——澎湃新闻2015-03-28
HKND负责人:尼加拉瓜运河项目正稳步推进——2017-07-19 新华网
外交部:中企投资尼加拉瓜运河与中国政府无关——2014年12月24日02:39 新京报
尼加拉瓜运河项目航拍正式启动——2015-09-24 13:00·中国网
外媒唱衰中企投建尼加拉瓜运河 美网友:你行你上——2014-12-24 13:10·环球网
来源:小菲有点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