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州作为“唐青花”的故乡,不仅拥有巩义古窑遗址这一珍贵文化遗存,更珍藏着见证丝路文明交流的唐代青花瑰宝。近年来,郑州市文物局持续聚焦唐青花文化传播,以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等优质展览为重要载体,不断深入挖掘唐青花背后的历史价值与美学
郑州作为“唐青花”的故乡,不仅拥有巩义古窑遗址这一珍贵文化遗存,更珍藏着见证丝路文明交流的唐代青花瑰宝。近年来,郑州市文物局持续聚焦唐青花文化传播,以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等优质展览为重要载体,不断深入挖掘唐青花背后的历史价值与美学内涵,为推动传统文化活化传承、延续丝路文化脉络持续积蓄力量。
9月26日下午,首届“唐韵青花 数创未来”数字文创设计大赛颁奖活动在郑启幕。开场的数字动捕舞蹈瞬间点燃全场,实时捕捉的动作转化为灵动的数字光影,仿佛将唐青花瓷面上的纹样“唤醒”,完美诠释了“传统与科技共生”的赛事理念。
活动现场,来自高校代表及参赛师生等600余人共同见证大赛成果的揭晓。据悉,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532组参赛作品。
赛事自启动以来,历时两个多月。郑州市文物局高效搭建协同平台,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全程提供专业支持。征稿期间,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工程学院、郑州工商学院、河南职业学院、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等十余所高校近百名师生积极参与,赴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参观“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并深入巩义古窑遗址实地考察,从窑址遗存与瓷片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为赛事注入实践内涵。
郑州市文物局副局长何学广说:“本次大赛是郑州‘大唐・青花瓷’系列文化工程的关键篇章,通过‘政府搭台、学界赋能、高校创想’的联动模式,让唐代青花的千年气韵在多方合力中,真正活在了当代青年的笔尖与创想里。”他希望以大赛为起点,让公众通过“唐青花”认识郑州作为“青花瓷故乡”的文明底蕴,看见中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创新活力。
郑州工商学院常务副校长王提说:“本次大赛以唐代青花瓷为文化载体,以数字创意为表现形式,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更是对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近年来,该校大力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建设高水平实验实训基地,与文创企业共建“文创产业学院”,积极探索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本届大赛奖项涵盖文创设计、服装设计、指导教师及组织单位等多个类别,涌现出一批兼具文化内涵与创新价值的优秀作品。在文创设计赛道中,张俊飞《青花潮创——青花花IP文创设计》、蒋司晨《唐代青花瓷IP形象设计》、朱一豪《唐元宝》、王荣晴《丝路青花姬》、尚子浩《青花玩偶Kawawa盲盒系列》作品斩获金奖。服装设计赛道方面,吴嘉珊《古瓷新迹》、邵梦欣《青韵流畅》、张舒雅《叠影青花》、赵晓彬《蓝韵》、严文韬《青冥缮》等摘得金奖。张丽娟、李强、魏晓红、王豪爽、刘雯雯、刘刚等教师获评最佳指导老师。
唐韵青花遇数创,千年雅致焕新章。本次大赛的优秀作品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展示推广,为推动河南文博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壹点郑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