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焦虑崩溃”到温柔接纳:一位妈妈与ADHD儿子的共生之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11:11 1

摘要:图片来源网络截图多动症,全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往小了说,会让孩子没法集中注意力、管不住自己,往大了说,影响孩子学习、社交、情绪等多个方面。但可惜的是,小时候,多动症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孩子性格活泼、比较皮,很多都是等到上了小学,学习和社交都出现了问题,

我家孩子会是“多动症”吗?
类似这样的问题,天使君收到了很多,可以感受到妈妈们的担心和焦虑。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多动症,全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往小了说,会让孩子没法集中注意力、管不住自己,往大了说,影响孩子学习、社交、情绪等多个方面。
但可惜的是,小时候,多动症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孩子性格活泼、比较皮,很多都是等到上了小学,学习和社交都出现了问题,甚至被老师多次提醒以后,才去医院看的。
能自己意识到孩子有问题、主动去医院的,还不到 10%,很多都错过了早期的干预时机。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本期内容,我们就来分享一个妈妈与孩子共抗多动症的故事。同时也邀请张新岗主任,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希望能给类似情况的家庭带来帮助。
以下内容为阳阳(化名)妈妈第一人称叙述。
阳阳妈妈:
阳阳两三岁时就有不少反常表现,玩起来特别亢奋、难冷静,坐不住也没法长时间做一件事,喊他吃饭洗澡得叫好多遍才搭理。
他还总自己絮絮叨叨说不停,别人跟他讲话像没听见,也爱打断别人,察觉不到对方情绪,做事还特别认死理。
有次家长让他到幼儿园脱外套,老师因为一会要去室外不让脱,他就闹得很厉害。
幼儿园老师多次跟我们说阳阳爱独自玩、不爱说话,我们当时只觉得男孩调皮、刚入园不熟很正常,没放在心上。


图片来源即梦AI
等阳阳上小学一年级,问题突然 “爆发” 了。
一方面是新环境压力大,另一方面那会我刚生二胎坐月子没精力陪他,他情绪变得特别差,在学校大喊大叫,甚至躺地上影响上课,老师频繁私信跟我们反映。
我心里发了慌,赶紧线上找心理科医生咨询,想问问怎么开导孩子,可医生却说阳阳可能有多动症,建议带他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之后我带阳阳来了天使儿童医院,做了相关检查。结果出来,医生明确说阳阳不仅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还合并了轻度自闭症。听到这话,我心里最后一点侥幸和希望,瞬间就破灭了。
刚确诊那会儿,我根本不敢信,总觉得是不是弄错了。等冷静下来,心里悬着的石头反倒落了地 —— 原来以前我怪他不听话、写字不认真,都不是他的错,是他能力跟不上。


图片来源包图网
可接着我又开始自责,总琢磨是不是对他太凶,教育方式有问题,或是家里环境影响了他。
我一直觉得男孩要独立勇敢,对他格外严,但长辈总宠着,他一闹脾气就满足要求,还拦着我管教,我偶尔也会把矛盾情绪撒在孩子身上。
后来想通了,木已成舟,只能勇敢面对。
但吃药这件事又让我犯了难,孩子吃了药后胃口特别差,我看着很心疼。
可我又不敢停,心里总揪着,要是不吃药,他的行为问题肯定会更严重,到时候在学校说不定还会被同学孤立。
纠结来纠结去,最后还是决定听医生的。不管是吃药、做物理治疗,还是康复训练,我都陪着孩子一天不落地坚持下来了。


图片来源即梦AI
好在半年后,他胃口恢复了,注意力和情绪都变好了,老师也夸他。同时我也在改,控制好 情绪,睡前跟他说三件做得好的事,还和长辈沟通好教育方式。
现在他上课纪律、考试成绩都有进步,个别学科还能排班级前几名。未来虽然不确定,但我会一直陪着他,做他最坚实的后盾。
科普时间


Q
为什么孩子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研究认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与多巴胺功能相关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影响大脑的注意力和冲动控制能力。
此外,父母情绪不稳、家庭关系紧张,教育方式过于挑剔、严格,或是过度保护,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对孩子的神经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患病的风险。


图片来源即梦AI
Q
为什么阳阳还有自闭症?
大多数患有ADHD的孩子并不是单纯的ADHD,有65%左右的概率会合并其他发育或精神心理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症)就是其中之一。
阳阳无法察觉到他人的情绪、喜欢自顾自玩、认死理,这些都是自闭症在社交方面有困难的表现,但是他没有语言和认知的障碍,所以妈妈才没有发现。
Q
多动症可以治愈吗?
多动症有60%~80%的概率会持续到青少年期,大约50.9%的概率延续到成年。但是,早期识别和科学管理可以显著改善孩子的症状,帮助家庭更好地应对挑战,也能让孩子有更好的未来。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啦~
希望阳阳的故事和医生的解答,能帮有同款困惑的家长少些迷茫。只要早发现、科学干预,每个多动症孩子都能慢慢变好,咱们一起陪娃闯关。

来源:太原天使儿童医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