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入股千里科技,奔驰为何同时押注三家智驾公司?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11:27 1

摘要:梅赛德斯-奔驰(上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前几天以9.87元/股的价格,从力帆控股手里接过千里科技1.36亿股股份,花了大约13.42亿元,正式成为第五大股东。

梅赛德斯-奔驰(上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前几天以9.87元/股的价格,从力帆控股手里接过千里科技1.36亿股股份,花了大约13.42亿元,正式成为第五大股东。

表面看是财务投资,实际上目标明确:高阶智驾。连奔驰这样的老牌豪华车企都开始下场抢位,说明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真的来了。硬件利润越来越薄,智能化成了谁也不敢错过的入场券。

奔驰在中国的智驾布局,明显不是只押一家。除了投资千里科技,它还和Momenta联手,准备把后者基于飞轮大模型开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装到即将上市的国产纯电CLA上。

另一边,和英伟达的合作项目也没停,华为、卓驭这些方案商也在争取后续订单。这种“多投”策略,说白了,就是主机厂自己也没完全想清楚哪条技术路线能跑通,干脆多试几条。

现在国内高阶智驾市场基本是“自华魔”三足鼎立:小鹏、蔚来这些车企坚持全栈自研;华为乾崑方案已经下放到15万到20万元级别的车型,像深蓝L07、尚界H5都用上了ADS 4.0;Momenta走的是开放平台路线,靠端到端飞轮大模型,在中国城市NOA市场占了六成左右的份额。

现在主机厂挑智驾方案,算法精度只是基础,更看重能不能按时交付、有没有数据闭环、能不能和现有生态打通,技术再强,上不了车就是白搭。

在最近开幕的2025慕尼黑IAA车展上,地平线、Momenta、卓驭集体亮相,把中国方案摆到全球台面上。

地平线还宣布在欧洲设总部,加快本地化和合规落地。日产则另选了一条路,把下一代ProPilot系统的算法交给了英国初创公司Wayve。Wayve的AI Driver软件模仿人类认知方式,计划2026到2027年先在日本落地。

Wayve背后站着英伟达、软银、微软这些巨头,最近还和英伟达签了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意向书。全球科技和汽车公司都在围绕“下一代智驾范式”卡位。

中国方案的优势在于海量真实道路数据和快速工程落地能力;欧美更倾向通用AI架构和认知建模。两条路谁先跑通商业化闭环,谁就掌握话语权。

行业已经从“秀技术”进入“拼生存”的阶段。

城市NOA功能从百万级豪车迅速下探到15万元区间,“智驾平权”听着好听,背后是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有业内人士说,现在连靠PPT融资都难了,投资人只盯三件事:量产车型数量、有效数据里程、毛利率。人才争夺也到了白热化,头部公司资深算法工程师年薪早就破百万,没核心技术又没大厂撑腰的中小玩家,基本被挤到边缘。

这已经不是比谁算法更准、芯片更强,而是比组织效率、供应链整合和全球化耐力。就像跑马拉松,起跑快没用,关键是谁能稳住节奏不掉队。目前来看,只有背靠吉利、华为、奔驰这种产业巨头的玩家,才有资源撑到终点。

奔驰一边投千里科技,一边用Momenta,还留着英伟达的后手,这种“脚踩多条船”的做法,到底是分散风险的聪明策略,还是对技术路线没底的无奈之举?未来三年,智驾方案会走向统一,还是继续百花齐放?

来源:牛顿顿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