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辞源》出版110周年座谈会在江苏常州举行 专家学者共话辞书文化传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10:22 1

摘要:9月21日,纪念《辞源》出版110周年暨《辞源》第三版出版10周年、《辞源》首任主编陆尔奎逝世90周年座谈会在江苏省常州市隆重举行。座谈会主题为“《辞源》与常州市近现代辞书博物馆”,由商务印书馆、常州市近现代辞书博物馆联合主办。

纪念《辞源》出版110周年座谈会

在江苏常州举行

专家学者共话辞书文化传承

文 / 曹亮

9月21日,纪念《辞源》出版110周年暨《辞源》第三版出版10周年、《辞源》首任主编陆尔奎逝世90周年座谈会在江苏省常州市隆重举行。座谈会主题为“《辞源》与常州市近现代辞书博物馆”,由商务印书馆、常州市近现代辞书博物馆联合主办。

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谢春林,《辞源》第三版三位主编北京大学教授何九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董琨,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副总经理、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于殿利,《光明日报》高级记者、《中华读书报》原总编辑庄建,商务印书馆原总编辑周洪波,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余桂林,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副主任、中国辞书学会副秘书长徐从权,中国辞书学会秘书处王晓芳,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市党史工委主任柯善学,常州市近现代辞书博物馆董事长、原中国剪报社社长王荣泰,常州新闻传媒中心融媒编委会专职编委、《剪报》《特别文摘》主编沈向阳,原中国剪报社总编辑陈金伟,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院长葛金华,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谢燕红,江苏理工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马雅琦,以及陆尔奎故里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雅浦村书记陆育峰等二十余人与会。

与会人员合影

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谢春林在致辞中指出,常州与辞书文化有着深厚渊源,史上代有才人,贡献卓著。比如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了《昭明文选》,于敏中担任《四库全书》正总裁,“两脚书橱”陈济担任《永乐大典》都总裁,姜椿芳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任总编辑,等等。此外,常州与商务印书馆也有着深厚渊源,早期商务印书馆的骨干多有常州人,比如《辞源》的首任主编陆尔奎,他提出“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也”。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加强辞书文化宣传,赓续辞书文化传承。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余桂林回顾了《辞源》第一版和第三版的编纂历史以及对文化启蒙的贡献。他指出,1915年推出的《辞源》首版,宣告中国第一部现代辞书的诞生,是二十世纪初社会文化思潮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成果。2007年,商务印书馆再次启动《辞源》的修订,并组建了包括三位主编、22位分主编在内的127位专家团队,经过八年奋战,2015年10月《辞源》第三版正式出版。余桂林表示,常州市成立辞书博物馆,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辞书博物馆开放后,会让更多的参观者,看到这里展陈的不仅仅是一本本辞书、一张张照片、一份份手稿、一件件实物,而是体会蕴含其中的辞书文化、语言文化和辞书人精神。从这个层面上说,辞书博物馆是辞书语言文化传承和精神传播的重要贡献方,是构建和谐辞书生活的重要参与方。

常州市近现代辞书博物馆董事长、原中国剪报社社长王荣泰介绍了常州市近现代辞书博物馆的筹建历程,并讲述了常州与商务印书馆以及常州人与辞书的缘分。他表示,近代常州人主编、参编的辞书粗略统计达47种,截至目前,31家辞书出版社和机构以及35位个人已为辞书博物馆捐赠各类辞书2776件。正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常州市近现代辞书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才能如此快速、高效地推进。

商务印书馆原总编辑周洪波介绍了常州市近现代辞书博物馆的展陈思路和布局规划,辞书博物馆分为四个主展厅,从人类文明的视角以时间轴呈现中外辞书发展,讲述辞书、辞书人以及辞书读者的故事。博物馆设有数字化体验区和“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书房复原呈现。此外,博物馆还另设常州厅,专门展陈常州人主编、参编的辞书。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副总经理,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于殿利强调,辞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具有独特价值,它不仅记录语言,更是文明和思想的传承。于殿利肯定了常州市近现代辞书博物馆的价值,展陈辞书实物与编纂故事,展示语言和文化的发展脉络,可提升公众对辞书的尊重,推动辞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辞源》第三版三位主编北京大学教授何九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董琨聚焦《辞源》价值与文化传承分别作了精彩发言。

何九盈主编指出了《辞源》的两大独特价值:一是中国现代语文辞书“开山之作”,首创“字头为纲、语词为目”结构体系;二是“沟通古今文脉的桥梁”,加强了文言词汇的收录,助力文言文解读。他表示,《辞源》中包含丰富的常州元素,比如地名,常州条目还包括延陵、毗陵、晋陵等,有关的常州历史一目了然;比如人物,现在各地都在做苏轼的文章,其实苏轼非常眷恋常州,而“苏轼卒于常州”就白纸黑字写在《辞源》上面;此外,还有一些学派,如常州学派、常州词派等。

王宁主编强调了《辞源》的“源头”意义:以文言为词汇基石,80%文言单音词可在现代词汇中找到;以汉字为结构基石,词头为字,体现“字词一体”。第三版修订成果包括,做了一个音的系统,统一了上古音、中古音、现代音;推动14250个字形成为“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700多个字纳入国际编码。

董琨主编讲述了自己与《辞源》的不解之缘:从小以《辞源》为“老师”;到基层凭借一部《辞源》和《说文解字》,奠定了从事文字学研究的基础;后来又有幸参与修订《辞源》。他还提出要向辞书博物馆捐赠自己珍藏的辞书和资料,包括一些早期版本的辞书等,并强调了文化坚守和饱含热情的重要性。

《辞源》第三版三位主编,从右到左为何九盈、王宁和董琨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辞书文化的历史使命和传承发展自由发言。与会专家学者指出,《辞源》不仅开创了我国现代辞书编纂的先河,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沟通古今的重要桥梁。此次回到首任主编陆尔奎的故乡常州举办纪念活动,既是对先贤的深切缅怀,也是对“坚守文化根脉,传承辞书精神”的生动实践。常州市近现代辞书博物馆不仅是辞书实物的展陈空间,更是严谨、奉献、创新、传承等辞书精神的传播平台,将有力推动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更加深刻地认识辞书与人类文明演进的内在联系。

座谈会上,还举行了辞书捐赠仪式。《辞源》第三版主编董琨向常州市近现代辞书博物馆捐赠20世纪30年代《辞源》正续编合订本、20世纪50年代早期《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含香港版)、《现代汉语词典》第二任主编丁声树先生书法作品等,常州市近现代辞书博物馆为董琨主编颁发捐赠证书。常州市近现代辞书博物馆向陆尔奎故里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雅浦村捐赠第一版《辞源》两套。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余桂林向雅浦村捐赠《辞源》第二版、第三版。

座谈会由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副主任、中国辞书学会副秘书长徐从权主持。

捐赠仪式

陆尔奎(1862—1935),字浦生,江苏阳湖(今常州武进)人,中国近代辞书编纂与文化传承的核心人物。他出身书香门第,却在时代巨变中突破传统士大夫路径,发出“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也”的慨叹,认为“欲求文化之普及,亟应创编辞书”。他以商务印书馆为阵地,带领团队“罗书十万余卷”,从《永乐大典》到西方译著,广收博采,历时八年,于1915年打造出400万字的中国首部现代大型综合性辞书《辞源》,被誉为“中国现代辞书之父”。其一生横跨晚清与民国,用文字为动荡时代的文化存续筑起了坚固的堤坝。

特别鸣谢

敦和基金会

来源:章黄国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