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上内容出现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里。该报告于9月23日至25日提请在南宁举行的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进行审议。
鼓励平台企业为满足工作时限的劳动者实行带薪休假或代班调休制度。
增强劳动者有效话语权。严厉打击低价倾销、算法剥削等行为,维护公平市场秩序。
推进智能化驿站建设,为劳动者提供休息、充电、急救等基础服务保障。
引导平台企业采取设置疲劳预警、交通事故高发时段减速奖励等方式,保障劳动者职业安全。
以上内容出现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里。该报告于9月23日至25日提请在南宁举行的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进行审议。
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是重要的就业“蓄水池”。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维护好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的合法权益,是近年来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今年重点监督的领域之一。
目前,广西灵活就业门类主要集中在快递、外卖配送、网约车驾驶、网络直播、家政服务、家教辅导、地摊经营等生活服务领域。随着AI技术的蓬勃兴起,新就业形态在专业技能服务、内容创作、知识付费等领域也加速拓展,其中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展现出强劲的就业吸纳能力。近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聚焦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统筹推进制度建设、服务优化和权益维护,取得了积极成效。
#广西人大#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了解广西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公平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卫生休息、职业技能、组织和参加工会等权益保障方面情况,综合研判问题,围绕权益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优化、平台企业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法规制度适配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针对性提出建议。
当前,全国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成熟的法律政策体系尚未完全成型。广西相关工作既面临全国共性问题,也存在自身局限性。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有关法规及规定,立足广西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维护广西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广西人大履职现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建议:落实相关政策,维护劳动者权益,研究弹性工时与收入保障的联动机制;强化政府职能,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对平台企业及与其合作的用工单位主动开展监察,推动企业依法规范用工行为;压实企业责任,维护公平市场秩序,合力促进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强化法治保障,护航劳动者维权,加大以案释法宣传力度,提供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援助。
在压实企业责任、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方面,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建议积极推行新就业形态系列指引指南,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和服务工作,合力促进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新业态企业合理界定用工类型,分类规范,分步推进。对适用现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劳动用工,督促依法履行用工主体责任。
对不适用于现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用工方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建议通过引导和规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合理确定平台企业、劳动者以及加盟、合作等关联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健全平台企业民主管理机制。督促指导平台企业、平台用工合作企业以及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在制定平台订单分配、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相关算法时,应当听取工会或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的意见建议,增强劳动者有效话语权。严厉打击低价倾销、算法剥削等行为,维护公平市场秩序。(配图为资料图片)
来源:930老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