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佣金换0销售,“坑位费”的“坑”该填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21:21 3

摘要:9月26日,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报道,山东青岛的刘女士与一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带货合同。在其支付30万“坑位费”后,却发现直播带货实际销售量为0。随后刘女士赴杭州报案,才发现状告该公司的商家不止一家。事件发酵后,却有不少网友认为刘女士所售面膜价格高昂,质

□龙柯利(重庆大学)

9月26日,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报道,山东青岛的刘女士与一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带货合同。在其支付30万“坑位费”后,却发现直播带货实际销售量为0。随后刘女士赴杭州报案,才发现状告该公司的商家不止一家。事件发酵后,却有不少网友认为刘女士所售面膜价格高昂,质疑其意在借网红“割韭菜”,反被“黑吃黑”。

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直播带货已然成为商家抢占市场的“快车道”。本应是商家买曝光、网红得流量的双赢模式,却逐渐变了味:部分网红用虚假数据画饼、部分商家抱投机心理踩坑,消费者逐渐不再信任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被扰乱……因此,无论纠纷是“黑吃黑”还是商家成“冤大头”,种种事实都在提醒我们:直播行业要健康发展,“坑位费”的“坑”必须填。

“坑位费”从来不该是商家的孤注一掷。其本质就是一场花钱买爆单机会的“赌博”,而非稳赚不亏的保证书。“321上链接”的直播话术固然让人心动,然而,纵观那些真正走得远、爬得高的品牌,没有一个是靠“网红带货”一蹴而就的。直播带货不是“搭便车”,商家理应让“流量”能“留量”,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地方。当产品没竞争力、当定价脱离性价比,再高的曝光也留不住客户、再火的网红也撑不起口碑,最终,“坑位费”打了水漂,不过是必然的代价。

而如今,“坑位费”之所以有“坑”,极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直播带货行业杂草丛生。部分网红靠“买粉刷赞”伪造“千万粉丝”的人设揽客,直播时夸大产品功效;部分机构则利用“刷单再退单”伪造热销假象,用模糊合同逃避责任;而一些平台为了谋取流量,对这些套路视而不见,甚至间接纵容双方“合谋”。如此乱象下,商家被骗走真金白银,消费者被虚假宣传误导,长此以往,还会有谁相信直播带货?填平“坑位费”里的“坑”,本质就得整治直播带货的行业乱象、斩断虚假营销的灰色产业链,绝不能任由虚假宣传赚黑心钱。

对任何平台、任何商家、任何网红而言,消费者的信任始终都是最核心的资产。要填平这个“坑”,平台就不能只做“收租者”,而是要建立透明的流量核查体系,让商家清楚值不值得花“坑位费”,清楚每一分“坑位费”花在了哪里。商家应脚踏实地,把资源从“买坑位”转向“做产品”,相信好产品自然会“说话”。而网红更要守住诚信底线、拒绝造假。毕竟,市场从不缺“网红产品”,缺的是“用心做产品的网红”;消费者也从不反感直播带货,反感的是用套路收割的骗局。

“坑位费”里的“坑”,坑的不只是商家的钱,更是整个直播行业的未来。当“坑位费”不再与虚假套路绑定,当合作回归诚信与透明,直播带货的行业才能行稳致远,市场才能真正焕发活力。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