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虞芝瑛指出,细胞治疗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以 CAR-T 疗法为代表的细胞治疗技术已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方向。2024 年全球 CAR-T 疗法销售额突破 4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其中多款产品表现亮眼,部分产品增速超 90%,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潜
以下为虞芝瑛演讲要点:
一、细胞治疗行业发展现状与驱动因素
虞芝瑛指出,细胞治疗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以 CAR-T 疗法为代表的细胞治疗技术已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方向。2024 年全球 CAR-T 疗法销售额突破 4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其中多款产品表现亮眼,部分产品增速超 90%,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潜力。从交易端看,行业热度回暖,跨国药企(MNC)积极布局细胞治疗领域,2024-2025 年大宗交易频发,如某 MNC 与 Poseida Therapeutics 达成 10 亿美元合作、与 Capstan Therapeutics 交易规模达 21 亿美元,同时亘喜生物、Simcha Therapeutics 等本土及新兴生物科技公司也通过合作获得大额资金支持,推动技术转化与管线拓展。
政策层面,中国 “双轨制” 研发体系为细胞治疗发展提供独特优势。2024 年《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 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2025 年国家医保目录首次增设 “商保创新药目录”,5 款 CAR-T 产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实现支付端政策破局。细胞治疗之父 Carl June 公开肯定中国双轨制,认为其加速了临床研究与医学发现,为全球细胞治疗研发提供参考范式。从研发管线分布看,中国医疗机构在血液瘤、实体瘤、自免领域的 IIT 管线数量位居全球前列,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浙江大学等机构的管线规模显著领先于部分国际知名癌症中心,研发效率与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二、细胞治疗行业核心发展趋势与技术突破
虞芝瑛表示,细胞治疗行业正沿着 “研发拓展、技术升级、制造革新” 三大方向协同演进。在研发端,适应症从血液瘤向实体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延伸,靶点布局不断丰富,双靶、三靶 CAR-T 产品成为创新热点,如 BCMA/CD19 双靶 CAR-T 可广泛清除 B 细胞及前体细胞,在 IIT 中展现出优异疗效。技术平台方面,通用型 CAR-T、体内 CAR-T(in-vivo CAR-T)技术逐步成熟,TCR-T、NK 细胞疗法等多细胞平台并行发展,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细胞治疗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更多难治性疾病提供治愈可能。
生产制造领域,全封闭、自动化系统成为主流趋势。行业正从传统开放式生产转向 “端到端自动化”,通过 AGV 小车实现物料传递无人化、自动化配液系统提升制备效率,同时将生产环境洁净度要求从 B 级降至 C 级,降低生产成本。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生产环节,AI 驱动工艺优化、在线分析检测与一键放行系统实现质量控制精准化,如复星凯瑞推进的全封闭自动化一体机项目,可实现细胞制备全流程密闭化,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与污染风险,推动行业从 “个体化制备” 向 “规模化生产” 转型。
商业化层面,支付模式创新与可及性提升成为关键。中国企业探索出 “按疗效支付(PFP)” 模式,复星凯瑞奕凯达® 推出的淋巴瘤按疗效价值支付计划,入组患者完全缓解率超 58%,既降低患者用药风险,又保障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同时,商业保险合作持续深化,奕凯达® 已纳入 80 余家商业保险及 110 余款省市惠民保险,2025 年商保创新药目录的突破进一步拓宽支付渠道,推动细胞治疗从 “高价小众” 向 “可及普惠” 转变。
三、复星凯瑞实践与行业未来展望
虞芝瑛介绍,复星凯瑞作为中国细胞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与本土化创新,开创多项行业 “第一”。公司最早引入 Kite Pharma 的 Yescarta® 全套技术,2019 年建成国内首个商业 CAR-T 生产基地(10,000㎡独栋厂房),2021 年推动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获批上市,成为中国首个商业化 CAR-T 产品;2023 年实现 “免临床上市获批” 与二线 LBCL 适应症突破,2024 年市场份额达 70%,累计治疗超 1,000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中心覆盖全国 28 个省市、超 180 家医疗机构。在管线布局上,公司构建 “血液瘤 + 实体瘤 + 自免” 的多元化矩阵,FKC516(CD20 靶向 CAR-T)、FKC889(套细胞淋巴瘤适应症)等产品进展顺利,Tecartus® 桥接试验正在推进,预计 2026 年在中国获批,全面覆盖不同疾病领域患者需求。
展望未来,虞芝瑛认为细胞治疗行业将迎来 “全球化、集约化、高可及” 的新发展阶段。中国凭借双轨制研发优势与庞大患者基数,有望成为全球细胞治疗核心市场,头部企业通过集约化商业能力与专业化营销平台,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研发投入型企业逐步进入收获期,新产品增速将超越传统药物。复星凯瑞计划在 2025-2026 年推动商保创新药目录落地、启动海外临床开发,2027-2028 年实现新产品上市与乙类医保突破,2029 年后推动产品出海,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细胞治疗企业。
虞芝瑛强调,细胞治疗行业的长期发展需以 “患者为中心”,在技术创新中兼顾安全性与可及性,通过政策支持、支付创新与技术突破的协同,推动行业从 “治疗突破” 向 “普惠治愈” 迈进。未来,中国企业将以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力与商业化能力,引领细胞治疗产业升级,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高质量的治疗选择
联系电话:021-5407-5836
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融合全球64年的咨询经验,27年来竭诚服务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以全球化的视野,帮助超10,000家客户加速企业成长步伐,助力客户在行业内取得增长、科创、领先的标杆地位,实现融资及上市等资本运作目标。
沙利文大中华区的投融资业务实现了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全行业覆盖,包括对新经济、新基建等所有经济热点的高度关注,涵盖数字基础设施、消费电子、双碳新能源、医疗与生命科学、餐饮与新零售、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家居、汽车与出行、康养服务、食品与饮料、信息通信技术、金融科技、地产与物业、矿业冶炼、美容时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物流与供应链、建筑科技与装饰装潢、特种新材料、文化娱乐、企业级服务、跨境电商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节能科技、教育与培训等。
沙利文团队为企业领袖及其管理团队开展投融资顾问咨询服务以来,已帮助近三千家公司成功在香港及境外上市,是国内投融资战略咨询领域的领军企业。近10年来,沙利文连年蝉联中国企业赴香港及境外上市专业行业顾问市场份额的领导地位;且近年来,沙利文报告也被广泛引用于业内领先的A股、科创板等上市公司的招股文件、一级和二级市场研究报告及其他资本市场公示文件中。
64年以来,沙利文通过其遍布全球的近50个办公室,利用强大的数据库和专家库、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咨询工具,帮助大量客户(包括全球1,000强公司、国内外顶级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各类领先企业等)完成了包括但不限于尽职调查、估值分析和第三方评估工作等工作,达成了战略目标;创立一系列市场地位研究工具及方法论,创新性提出“FSBV沙利文品牌价值模型”,已向超1,000家企业提供市场地位研究及品牌价值评估服务,持续助力大量中国品牌实现国内与出海增长战略。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