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受到了质疑,原因是前两天和大家说玉米晚收能增产,有朋友不大相信,说到时间就要收,晚收并不利于产量提升,既然有人提出质疑,玉米晚收能不能增产?可以晚收到什么时候以及什么时候收割高产?关于玉米收割时间方面今天和大家一次性说清,建议认真看完。
昨天受到了质疑,原因是前两天和大家说玉米晚收能增产,有朋友不大相信,说到时间就要收,晚收并不利于产量提升,既然有人提出质疑,玉米晚收能不能增产?可以晚收到什么时候以及什么时候收割高产?关于玉米收割时间方面今天和大家一次性说清,建议认真看完。
玉米晚收能增产是为了延长其灌浆期,增加干物质积累,从而起到提升产量的目的。往往在判断玉米是否成熟时,有人一看苞叶变黄就认为到了收割期,实则不然,这个时候只要没有病害影响,正常生长的玉米仍处于灌浆期,而适当晚收可以使植株光合产物向籽粒转移,这样千粒重自然就会增加,实现增产。
另外,晚收的玉米灌浆充分,籽粒饱满且水分低,收割后不仅减少晾晒繁琐工序,而且也利于储存,关键是收购价都要高出几分。
当然,玉米晚收并不是越晚越好,适当晚收利于产量提升,过晚不仅不利于增产,反而会造成减产,一般晚收建议推迟7~10天,不要太过于推迟。
当然,晚收也要结合当地天气情况,如果当地天气预报显示未来都会有阴雨天气,那就不要晚收,适期收割更好,否则阴雨天气加大田间湿度,很容易滋生病害或发生倒伏等风险,原本想晚收能增加些产量的,到头来却带来减产,所以农业上有些方面不是一成不变,要灵活运用。
总之,适当晚收不等于越晚越好,而且晚收要结合当地天气情况,晚收的目的是为了增产,别弄成了减产。如果一味地推迟,影响下茬作物播种不说,遇到恶劣天气那就得不偿失了。
要说玉米什么时候收最合适最高产,我建议大家做好“三看”,即看苞叶、看乳线、看黑层。
首先苞叶由绿转黄并逐渐松散,而且变得干燥发脆,接着再掰开玉米果穗看乳线是否消失,如果乳线完全消失,且籽粒已经发硬掐不动,这时基本确定已经成熟,最后再看籽粒底部是否有黑层出现。如果苞叶发黄变得松散、乳线完全消失、籽粒黑层出现,这个时候不仅是收获最佳时期,也是产量最高时期。
如果说只是单纯的苞叶发黄,那还不能确定是最佳收获期,可能是出现假熟现象或正处于完熟前期,所以要结合乳线是否消失以及黑层是否出现,这样会更准确,掌握好最佳收割期,每亩可增产百斤,这可是有实践证明的。
综上所述,只要玉米没有病害或其它原因不得已提前收割的情况下,实践证明,适当晚收对产量提升确实有一定帮助,每亩能增产100~150斤左右,一般建议推迟7~10天,也不能太晚。当然,晚收也要结合当地天气情况,如果天公不作美,那就不要晚收,建议适期收割更好些。
朋友们,你们家的玉米收了吗?
来源:肥仔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