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铸魂立心·抗战精神进校园”——广西博物馆与广西大学革命文物协同教育实践项目启动仪式在广西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该项目依托“铸魂立心御外侮——广西文化抗战特展”,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背景下,推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
9月25日,“铸魂立心·抗战精神进校园”——广西博物馆与广西大学革命文物协同教育实践项目启动仪式在广西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该项目依托“铸魂立心御外侮——广西文化抗战特展”,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背景下,推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仪式上,广西大学党委委员、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秦法指出,将特展引入校园是推动“大思政课”实践创新的重要举措。希望同学们通过观展学习,从广西文化抗战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并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奋进动力。期待广西博物馆与学校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打造馆校协同育人的典范。
广西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陶少艺表示,本次合作是推动革命文物“活”起来、走进青年群体的有益探索。广西博物馆将充分发挥资源与专业优势,与高校共同构建“文物+思政”育人平台,让抗战精神在校园中焕发新的时代价值。
仪式上,学生代表宣读了《传承抗战精神倡议书》,号召广大同学主动学习历史、传播红色文化、勇担时代使命。现场还举行了“南疆薪火我来传——广西大学革命文物青年讲解队”授旗仪式,标志着这支由馆校共同培养的青年队伍正式成立。随后,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参观了“铸魂立心御外侮——广西文化抗战特展”。展览通过珍贵图片与文字,生动展现了广西文化抗战的历程与精神内涵。
馆校协同是推动革命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路径。本项目以“七个一”活动为核心内容,包括专家讲座、流动展览、红色故事宣讲、大学生讲解队培养、知识竞赛、场馆专题学习及文创设计工坊等多元形式,旨在构建“可观、可感、可参与”的一体化教育实践品牌,推动抗战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此次合作充分发挥广西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为青年学子搭建起触摸历史、感悟精神的实践平台,也为新时期拓宽思政教育渠道、提升育人实效提供了有益的地方经验。(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 图/张泽洲)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