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准格尔旗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创新实践,让林果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昔日“七山二沙一分田”的生态脆弱区,如今被197万亩林果基地覆盖,筑起了黄河沿岸的绿色生态屏障。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金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千沟万壑间,苹果树挂满累累硕果,漫山杏林叠金缀玉,沙棘丛中红果压枝。
近年来,准格尔旗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创新实践,让林果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昔日“七山二沙一分田”的生态脆弱区,如今被197万亩林果基地覆盖,筑起了黄河沿岸的绿色生态屏障。
9月22日拍摄于准格尔旗暖水乡德胜有梁村的集体果园。
准格尔旗暖水乡立地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砒砂岩区占全乡面积的一半以上,发展传统农业希望渺茫。从10多年前开始,德胜有梁村带头在这一片沟壑纵横中培育出了“暖水山地苹果”,并且在2020年成功入选了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名录,品质远近闻名。通过智慧化的种植模式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暖水乡已引进宁丰、寒富、烟富、蒙富、红心二号等多个优质苹果品种。
据了解,准格尔旗目前已建立旗、乡、村三级技术网络,推动林果产业形成“种植-生产-灌装-销售”一体化链条。2025年,全旗对杏树抚育、防雹网建设、新栽果树、嫁接等进行补贴,依托林果特色资源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全链条升级。截至2024年底,准格尔旗林果有效面积达192万亩,初步形成了以苹果、沙棘、山杏为主,以绿色有机生产为目标的特色林果产业格局。
准格尔旗并未满足于单纯的林果种植,而是着力推动产业链向深加工领域延伸,带动更多农牧民增收致富。
在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山杏经过精深加工,变身为杏仁露、杏咖啡、杏皮茶等20余款产品。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规划打造2000亩育苗基地、1万亩杏林博览园和100万亩原料基地的立体格局。而内蒙古果计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果汁加工厂,让沙棘汁饮料成功打入北美市场。
同时,在准格尔旗沙圪堵农产品直播展销超市内,苹果、杏仁露、沙棘汁、黄金小米、高原荞麦等特色农产品正通过屏幕销往全国。这一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提升了附加值,使准格尔旗的林果产业完成了从“提篮小卖”到“云端畅销”的关键一跃,为绿色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9月22日拍摄的准格尔旗沙圪堵农产品直播展销超市。
“展销超市目前已吸引36家企业与合作社的160多款特色产品入驻。”沙圪堵镇副镇长郝蔚珍说,“我们借助网上商城等平台影响力,并结合自营店、商超进驻等模式,正不断完善集‘生产加工-品牌营销-实体体验-电商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经营模式,有效打通了‘产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让效益真正留在田间地头。”
据悉,由沙圪堵镇党委牵头成立的农牧业公司通过林果抚育、运营特色美食店、农产品直播展销超市等产业,提供了2000余个就业岗位和劳务服务。
“生态好了,收入多了,我们的家乡真的变了模样。”村民的感慨道出了准格尔旗人的共同心声。林果产业的持续发展,正在这片土地上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