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井贡酒首发“亳州浓香型白酒”新品,飘香四溢赢得国际友人点赞;鲨鱼菲特咖啡连续三天日均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壹农源的智慧供应链溯源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生态农产品……
古井贡酒首发“亳州浓香型白酒”新品,飘香四溢赢得国际友人点赞;鲨鱼菲特咖啡连续三天日均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壹农源的智慧供应链溯源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生态农产品……
9月20日至23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同期市场化展——2025安徽食品工业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7号馆成功举办。
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共有152家企业、3600件展品参展,参观人次突破12万,累计成交额达1.28亿元。在阜阳市、淮南市、淮北市展馆专区,人流如织、交易火爆,游客在品尝美食后赞不绝口,更有专业观众前来消费、采购、洽谈合作。
一场超越“味觉”的产业盛宴
在安徽制造业的版图上,食品工业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十四五’以来,安徽食品工业规模持续壮大、效益稳步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智改数转扎实推进、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2025安徽食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盐业与食品处处长赵德发布了“十四五”期间安徽食品工业发展成果。他介绍,2024年,全省规上食品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313.6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居全国第10位、长三角第2位。
作为展示安徽食品工业发展的窗口,2025安徽食品工业博览会以“皖美制造·食全食美”为主题,由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安徽经济报业、安徽省食品行业协会、安徽省酒业协会联合主办。
开幕式上,一系列重要发布相继揭晓。安徽省食品行业协会发布《安徽食品工业史》,系统梳理安徽食品工业从商周萌芽到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安徽省酒业协会发布《安徽白酒史》,展现皖酒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产业实力;“第二届安徽省酿酒大师”名单公布,16位传承匠心技艺的酿酒大师获得证书。
本届博览会汇聚了全省百余家重点企业和品牌,展品范围涵盖休闲零食、方便食品、酒水饮品、乳制品、绿色农产品、食品包装加工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展现安徽食品产业的雄厚实力和独特魅力。展会期间,还举办了新品推介、行业论坛、产学研对接等系列活动,为推动安徽食品产业链协同发展、提升“徽派食品”品牌影响力注入新的动力。
在展馆内,130余家省内外知名食品企业集中亮相,“线上直播带货+线下展区消费”联动,不仅展示了安徽食品产业的雄厚实力和独特魅力,还突破了传统展会的地域限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曝光渠道。
展会现场,来自蚌埠刘博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直言参展效果超出预期,“原本想着多推广品牌,没想到销量这么好,还收到5家采购商的合作意向,有2家已经约定会后去蚌埠考察工厂,计划长期进货。”他表示,接下来会趁热打铁,一方面跟进意向客户,拓宽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会把展会上消费者喜欢的口味优化升级,让蚌埠特色卤味走向更多地方。
一张飘香世界的“徽味名片”
在安徽食品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传统特色食品持续释放活力,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目前,白酒行业已涌现4家上市公司,休闲食品领域也有2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安庆小笼包香飘北上广,太和板面揉进西藏墨脱,淮南牛肉汤端上全球餐桌……无数走南闯北的安徽人,以家乡味道温暖着天南地北的味蕾。合肥米线、阜阳格拉条、亳州花草茶、符离集烧鸡、芜湖烤鸭、六安鹅肝、砀山梨制品、铜陵白姜、怀远糯米等特色食品,共同勾勒出一幅活色生香的“徽味地图”,成为安徽食品产业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的生动注脚。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这幅美食地图也面临着“有品类、缺品牌”的共性难题。多数特色美食仍以“小吃”形态存在,依赖个体经营与传统手工艺,虽生命力旺盛,却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与品牌化升级。
“十四五”以来,安徽先后出台《关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并针对白酒、茶叶、臭鳜鱼、苔干、预制菜、食用菌、肉牛等多个细分领域制定专项扶持政策,致力于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推动“特色产品”壮大为“规模商品”,“小众单品”升级为“网红爆品”,“地域名品”转化为“文旅潮品”。
2025安徽食品工业博览会正是这一转型态势的缩影。展馆布局宛若一幅微缩版安徽食品产业图景:皖南茶商带来各具风味的生态有机茶,以茶会友;皖西地区不仅展示“大别山药库”等优质食材,更提供全程可溯源的品控方案;阜阳绿色食品方阵集结强旺调味、竞赛食品等16家企业;淮北烫面协会首次以集体形象亮相;亳州“白酒军团”则推出“金不换魏王2000”等新品......
“淮北烫面不只是一种地方小吃,它完全有潜力发展成特色产业。”“食在皖里”系列推介活动现场,淮北市烫面协会代表语气坚定,将这一地方美食推向全球视野。围绕烫面,淮北已培育出鲁王制粉、阿磊面皮、旭源食品等一批相关企业。
从“烟火气”走向“标准化”,安徽已有太和板面、淮南牛肉汤、萧县羊肉汤等成功案例。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建立产品标准,贯通从养殖、深加工到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地方名吃”正逐步迈向“世界美食”。
借助安徽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东风,各地企业组团参展、集中发力,不仅让“安徽味道”持续温暖国人的胃,更以清晰的品牌形象走向世界,赢得全球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
一股迈向未来的“皖美食尚”
超百家食品企业联合展销,特色试吃、非遗展示、现场促销轮番上演——2025安徽食品工业博览会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是一座蕴藏商机的“产业富矿”,让从业者看见食品赛道的广阔前景。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多家展商将直播间直接搬进展区,通过数字化手段打破地域限制,提升品牌曝光与转化效率。其中,同庆楼实现销售额近300万元,芜湖鲨鱼菲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冻干咖啡日均销售额近200万元,安徽适客公司现场促销累计销售突破30万元,展现出“双线联动”的强劲动能。
“参展不仅带来流量,更是品牌推广和用户反馈的宝贵机会。”芜湖鲨鱼菲特负责人表示,这种全方位的展示与交流,有效促进了产销对接与行业互鉴。
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升级的“火车头”,在智改数转方面持续领跑。古井贡酒打造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曦强乳业推行“全链路资源管理”,洽洽食品以智能设备打造透明工厂,祁门红茶接入黄山市茶产业大脑……它们展现出从生产到营销的全链条整合能力,引领安徽食品工业迈向数字化新阶段。
随着消费理念升级,消费者不再止步于“吃得饱”“吃得好”,更追求“吃得有意义”。展会上,一批契合新需求的产品脱颖而出:
安徽东方果园的脆脆果蔬,凭借无添加原料与“低温速冻”“真空脆化”工艺,吸引8家出口代理商现场对接;
鲨鱼菲特“冻干黑咖啡”不仅契合年轻人口味,更通过DIY互动满足其悦己与体验需求;
马培德食品专注无添加婴幼儿辅食,以严控品质与科研实力赢得品牌与消费者双认可;
……
展厅之内,食品行业的变化触手可及。产品不再停留于原料初加工,而是融合了科技工艺与品牌内涵。从智能产线到数字供应链,从精准营养到个性定制,食品产业正与绿色健康、数字科技深度交融,重塑行业生态。
面对未来,安徽食品工业仍面临结构优化、创新强化、品牌提升等挑战。但在“新食代·创未来”趋势解读暨青年创业沙龙上,专家指出,源头生产的转型与终端销售的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餐饮数字化正重构用户体验,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已然到来。现场呼吁更多企业与青年创业者主动拥抱数字化,把握转型新机遇。
借助展会促成的产业链合作与技术交流,安徽食品工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随着企业参展后的“长尾效应”持续释放,“皖货”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为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安徽经济报记者 郑宇鑫)
来源:安徽经济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