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上亿、假慈善?就连坐椅子都有错,被恶意造谣的韩红如今怎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18:20 1

摘要:2020年2月,武汉疫情正紧,韩红带着基金会没日没夜地往灾区送物资,然而有些人的目光却停留在她的坐姿上。

2020年2月,武汉疫情正紧,韩红带着基金会没日没夜地往灾区送物资,然而有些人的目光却停留在她的坐姿上。

更让人震惊的是,一个叫"司马3忌"的网友跳出来,一顶"贪污上亿"的帽子直接扣她头上,网上瞬间炸了锅官方8天查明真相还她清白,可造谣者却人间蒸发了。

好人为啥总被人捅刀子?造谣的凭啥一走了之?

说起那场举报风波,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2020年2月13日,正当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时候,网上突然冒出个司马3忌,说韩红基金会侵吞上亿善款

这家伙还煞有介事地贴出一张韩红戴名表的照片,阴阳怪气的对韩红进行批判。

消息一出,网上瞬间炸开了锅。3小时内,帖子转发量突破10万次

"韩红滚出慈善圈"的恶评铺天盖地而来,基金会电话被打爆,2000多个来电全是质疑和责难。

更要命的是,捐赠金额一夜之间骤降42%,一个原计划在贫困乡村建设的医疗站项目也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黄了,这伤害可是实实在在的。

面对这样的质疑声,韩红那段时间明显瘦了不少,精神状态也不太好,可见这件事对她的打击有多大

好在北京市民政局及时介入调查,对韩红基金会进行了全面审计。仅仅8天时间,调查结果就出来了。结果怎么样呢?韩红清清白白

那被反复提及的"3亿元",其实是基金会为了保障资金安全增值,依法购买的低风险理财产品。这笔资金不仅没少,还增加了400多万元,后来河南水灾时,这部分利息全用于救灾了。

那块所谓的"高价手表",也只是某次商业活动中品牌方提供的临时配饰,活动结束后就归还了

2020年2月20日,北京市民政局发通报,说基金会整体运作规范,在疫情中贡献大,该支持,这算是给韩红彻底正了名

真相大白后,那个司马3忌跑哪儿去了?这家伙马上就跑路了,微博上再也找不到他的踪影。

后来有知情者透露,这人在举报韩红前,就和某传媒公司签了协议,只要有流量,能制造爆款话题,就能拿高额推广费

事情闹大后,他的微博广告报价从每条8千元飙到了3万2千元,这可是实打实的发财梦啊。原来造谣也是门生意,拿韩红当垫脚石,踩着好人往上爬。

更可气的是,他举报完就躲起来了,网上再也找不到他的踪迹,这种打了就跑的行为实在是太卑劣了

按理说,既然举报错了,应该公开道歉才对,可是这个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说的就是这种人。

韩红虽然被证明了清白,但是这件事给她造成的伤害却是实实在在的

那段时间她承受的网络暴力和心理压力,不是一纸调查报告就能完全抹去的,一个人的名誉一旦被损害,想要完全修复是很困难的

韩红后来在《十三邀》里淡淡地说:"他差点把一个好人葬送。"言辞之间,没有愤怒,只有疲惫

说到韩红做慈善,那可真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2004年开始做公益,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

2008年汶川地震,她带着500万物资和医疗团队连夜奔赴灾区;2010年玉树地震,她因高原反应晕倒在救援现场,醒来第一句话却是"药箱呢?"

1999年贵州缆车事故后,她还收养了孤儿潘子灏。她说:"既然没人爱我,那我就去爱别人。"这句话听着就让人心疼。到现在,韩红基金会累计捐款超过13亿元,帮了无数人。

2025年贵州洪灾时,当很多人还在通过屏幕关注灾情时,韩红的团队已经悄无声息地抵达了灾区

没有媒体的长枪短炮,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穿着救生衣,亲自坐在皮艇上转移受困群众的韩红。

她的鞋子早已沾满了泥浆,为了指挥物资分发,她不停地喊话,嗓音沙哑得厉害。

这副在书友会上被批评为"不雅"的身体,在洪水滔天的灾区,却是最可靠、最让人安心的支撑。她和团队动用了近730万的善款,带来了数万袋大米、食用油,还有专门为女性准备的急需用品。

后来,援助总额更是追加到了930万元

当她的身体浸泡在洪水里,当她的声音因呼喊而嘶哑,所有关于"姿态"的审判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在一次为贵州救灾开启的直播带捐中,短短3小时内,就有32万人涌入直播间参与捐款。大家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信任票,证明了韩红用行动让大家放心把钱捐到她手里

2025年,她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给陕西捐了30辆全新的救护车,还有几十所急救室和医护培训,价值超过千万。

面对网上的质疑,韩红选择用最直接的方式宣告:与其争辩,不如行动。流言蜚语或许能跑得很快,但她的救护车,必须跑得更快

韩红的经历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网络时代,我们到底应该站在哪一边?

有些人就是喜欢鸡蛋里挑骨头

不管你做什么,他们都能找出问题来,你做慈善,他们说你作秀;你坐椅子,他们说你姿势不对,这种吹毛求疵的态度实在是让人厌烦

更可怕的是,网络的发达让信息传播变得更快更广,同时也让恶意中伤和网络暴力变得更加容易。任何一个小事都可能被无限放大,任何一个动作都可能被过度解读

如果连做好事的人都要被质疑,那还有谁愿意站出来做慈善呢?

当恶意中伤成为流量工具时,受伤的不仅是个人,更是整个社会的善意

保护行善者,其实就是保护我们内心的善良,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站出来,用理性的声音对抗恶意的喧嚣

2024年《慈善法》修订加强了对恶意举报的法律责任追究,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态度。面对网络谣言,你会选择传播还是辟谣?

结语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能传播真相,也能制造谣言。关键是我们选择做理性的剑客,还是盲目的看客

下次再看到网上的爆料,你会选择理性求证还是盲目传播?保护行善者,从每一次点击开始

来源:史纪文谭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