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出炉,过半车企利润同比下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17:12 1

摘要: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均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市场的一片繁荣之下却仍有隐忧。通过梳理近期主流车企发布的财报数据可以发现,尽管上半年各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均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市场的一片繁荣之下却仍有隐忧。通过梳理近期主流车企发布的财报数据可以发现,尽管上半年各家车企的营收大部分保持了同比增长的态势,但有过半车企出现了利润比去年同期降低的情况,有的是“增收不增利”,有的则是营收利润双下滑。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车企的体量正在逼近跨国车企,但盈利水平差距依然较大,特别是对于行业龙头企业而言,如何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寻求价值突围,才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

头部车企增收不增利

只看营收的话,今年上半年国内几家头部车企基本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长,但除了比亚迪之外,剩下的利润均出现下滑态势,且幅度均为两位数左右。

其中,比亚迪以半年营收3713.81亿元、同比增长23.3%以及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的成绩实现领跑。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上半年的研发投入高达309亿元,远超同期的净利润154亿元。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解读财报时表示,比亚迪的研发累计已投入超2100亿元,目前既是全球前十大车企中研发增幅的最大者,也是A股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

财报数据显示,比亚迪的汽车业务超越手机板块,已经成为比亚迪的关键增长引擎。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为3025.06亿元,同比增长32.49%;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为687.44亿元,同比降低5.54%。上述两大板块分别占比亚迪总收入的81.48%和18.51%。与此同时,海外市场的增长也提供了重要支撑。官方数据显示,比亚迪上半年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已经逾47万辆,同比增长130%,超过了去年全年销量的总和。比亚迪此前曾透露,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为80万辆左右,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南美洲和欧洲三大区域。

除了比亚迪,其余处于第一梯队的头部车企大部分遭遇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其中,上汽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995.88亿元,同比增长5.23%,实现归母净利润60.18亿元,同比下滑9.21%;吉利汽车半年营收为1502.85亿元,同比增加26.51%,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溢利92.9亿元,同比减少13.9%;长城汽车同期营收为923.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99%,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降10.21%,降至63.37亿元。

行业专家认为,关于利润普遍下滑的原因,最重要的恐怕还是上半年的“价格战”。头部车企为进一步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采取降价促销策略,激烈的价格竞争直接压缩了产品的利润空间。不过好在目前“价格战”从二季度开始就逐渐减弱,下半年各大车企的利润水平或将有所回升。其次则是研发投入的增加,例如上半年研发投入增速最快的吉利汽车,在报告期内研发投入为73.2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02.35%;长安汽车的上半年研发投入为32.84亿元,同比增长12.76%,再加上销售费用的增加,均对企业利润产生了影响。再次,个别车企的利润下滑存在一些特殊原因,例如长城汽车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70.79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基数过高叠加“构建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加大新车型、新技术的上市宣传以及品牌提升”等因素影响,导致了今年上半年的利润出现波动。

新势力普遍盈利向好

有意思的是,与头部车企和其他传统车企相比,主流造车新势力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和盈利能力与去年相比基本都实现了上涨。

特别是以624.02亿元的营收额排名第一的赛力斯,财务数据走出了“反向曲线”。数据显示,赛力斯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4.06%,但同期的净利润却达到了29.41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81.03%。这也使得赛力斯成为了上市车企中为数不多营收同比下滑、利润却同比暴增的企业之一。对此,赛力斯在财报中的解释是,随着2025年二季度新产品上市,公司二季度销量相比一季度有较大幅度增长,以及上半年毛利率增加、盈利能力增强和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分析认为,赛力斯的利润大涨主要依靠问界系列高端车型的热销。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问界全系车型累计交付超14.7万辆,其中6月单月交付超4.4万辆,刷新问界月度交付量记录。应当指出的是,赛力斯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也持续加码,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激增154.9%,研发人员的占比也增加至36%。

理想汽车虽然“痛失”半年度销冠宝座,但其毛利率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为20.3%,车辆毛利率为19.6%,理想汽车认为,毛利率比去年同期提升主要是因为平均销售成本因成本降低而减少,但也有部分被不同产品组合、向客户提供金融贴息以及销售激励增加导致的平均售价降低所抵消。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最早实现盈利的企业,理想汽车已连续11个季度保持盈利。不过,理想在财报中披露的三季度业绩指引却透露出目前面临一定的短期压力:预计三季度车辆交付量9万—9.5万辆,同比降幅为37.8%—41.1%,对应季度收入预计同比减少38.8%—42.1%,降至248亿—262亿元。

零跑汽车是今年造车新势力中当之无愧的“黑马”。不仅以22万辆的好成绩夺取了新势力汽车企业半年度销量排行榜的冠军位置,而且首次实现了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继理想汽车后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新势力车企。基于此,零跑汽车“雄心勃勃”地将2025年全年实现盈亏平衡目标调整至全年盈利,预计全年净利润为5亿至10亿元,同时提出,计划明年在欧洲本地建立制造基地,率先实现B系列产品落地,海外销量实现同比翻倍。

相较之下,蔚来汽车的盈利状况令人担忧。财报显示,蔚来汽车上半年总收入为310.43亿元,同比增长13.49%,但净亏损比去年同期进一步增大,达到117.45亿元。不过鉴于第二季度盈利指标有明显改善,或许有望实现此前承诺的“今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的目标。

下半年竞争加剧、利润承压

展望下半年,国内上市的汽车企业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

首先,在叫停“内卷”、价格战退潮的大背景下,市场的竞争重心正悄然转向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价值感”,车企也朝着技术和服务创新的良性方向前行,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有望得到回升。事实上,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今年1-7月,我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6%。尽管较1-6月的4.8%利润率有所下降,但已经远远好于今年一季度的3.9%。崔东树表示,随着国家反内卷工作持续推进,对改善行业利润的促进效果已经有所体现。

其次,下半年利好政策将继续形成对车市的有力支撑。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巩固回升向好的关键阶段,稳增长、扩内需是当前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在顶层战略指引下,国家发布“两新”系列政策,明确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设置了明确的实施周期和政策目标。同时,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将按既定计划延续至2027年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试点也在年初接续实施,进一步降低了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优化了消费环境。稳定有力的政策举措将有效激发汽车消费潜力,也为汽车企业的研发创新、产品规划和销售布局提供坚强保障。

再次,海外市场布局进一步加快,将成为我国车企下半年财报中的另一大亮点。据中汽协统计,今年1-6月,我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表示,如果按照10%的增长速度预测,全年汽车出口或将站上700万辆的新台阶,到2030年有希望接近1000万辆的目标(包括海外生产)。其实从上半年的财报信息也可以看出,海外销量正在成为中国车企的重要增量来源,有理由相信,随着下半年出海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中国车企也将因此获得更多利润来源。

另一方面,业内专家认为,2025年下半年汽车市场挑战依然艰巨。随着市场呈现技术驱动、政策托底、竞争白热化的格局,头部企业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而尾部车企则可能加速出清。在此基础上,下半年车企的盈利能力或将继续分化,部分盈利能力较弱的车企可能被淘汰出局,而存活下来的企业则需持续通过技术迭代、成本控制和提高品牌溢价等建立“护城河”,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利润水平,从而实现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5年10月刊

本文来自【汽车纵横全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