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早上起床,是被邻居的装修电钻唤醒,还是老妈的怒吼?别着急,这世界上还有一种神秘力量,能把糟糕的清晨拽回正轨——没错,就是朋友圈那句“早安,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咱得说,这年头,谁的早晨没被“早安心语”刷屏过?翻开手机,九张滤镜拉满的小蛋糕小猫照,再配上一
题目
“早安心语”温柔唤醒世界,别再等风了,你就是风暴!
你早上起床,是被邻居的装修电钻唤醒,还是老妈的怒吼?别着急,这世界上还有一种神秘力量,能把糟糕的清晨拽回正轨——没错,就是朋友圈那句“早安,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咱得说,这年头,谁的早晨没被“早安心语”刷屏过?翻开手机,九张滤镜拉满的小蛋糕小猫照,再配上一段诗意鸡汤你就是风暴中心、人生是旷野、生活像美式咖啡……都说东北人嘴碎,可是这鸡汤,啧,啥年代了还这么灵?问题来了咱到底图个啥?这背后,是心灵按摩还是自我催眠?“早安心语”扎根社交网络的真正玄机,今天咱就唠唠。
有的人,眼看着鸡汤灌得比豆汁还溜,立马点了个赞,顺手复制粘贴,一家三代转发六个群,“今天也要元气满满!”;有的人,看见一句“你要成为自己世界的中央空调”,直接一个白眼,心说“中的是哪门子头啊?”鸡汤派和反鸡汤派的线上对垒,那叫一个热闹。一边觉得这就是精神食粮,早上一句灵魂唤醒赛过两杯美式咖啡;另一边就嘲,整这些没用的,不如床上多躺10分钟。问题是,这鸡汤热潮,为啥到现在还没凉?别着急,先让读者朋友们猜猜,“你属于哪一派?”
咱中国人的一天,大多从一句“早安”开始。你不信?去随便翻翻家里微信群、工作群、和那些一言不合就四代同堂的亲情群,早上的信息清一色“早安,朋友们,今天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你再往下翻,必定有一段配图元气早安文案。现如今,朋友圈“早安心语”火得一塌糊涂,背后可不是单纯的习惯,里面是有事儿的。有人说,现代人压抑太久,只有鸡汤能润喉;还有人觉得,谁都承认世界不容易,但还是希望能被温柔地唤醒。有点像是,冬天清晨冻得直跺脚,正坐等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下肚。简单点说,咱老百姓纵是再糙,心理还是得讲究个“人间有情”。你说鸡汤无用?可没它那点温柔,生活里真的啥都剩不下了。
但话又说回来,有些人就是被这些“早安鸡汤”整得要“中糖尿病”了,嘴上说着“你就是风暴的中心”,实际遭遇个事落得比膨化食品还脆,心里头翻江倒海、掏空全身也没点“热爱”的苗头。反对派分分钟跳出来甭管是啥“梦想的灯塔”,现实里没钱就是寸步难行,到头来还得自己扛。每天早上点开群聊,99+条鸡汤短信扑面而来,有的“温暖”得让人汗毛直立,明明生活苦到掉渣,怎么每个人都仿佛金光闪闪,活得跟天仙下凡似的?更别说除了“早安心语”,还有月初“暴富语录”、年终“人生清单”,这仿佛是互联网自带的“自我麻醉剂”。你琢磨琢磨,有多少人边转发,边心里自问这一碗碗温情牌鸡汤,真能让人浴火重生吗?
说来也有意思,这几年网上传播的早安心语,套路越来越“进化”。你哪句不是高段位的“人生反转剧”?比如“别再等风来,你就是风暴的中心”,这不就是给你一脚把你踹到人生巅峰?“生活这片旷野,风景没变,变的是你的眼睛”,这话说得,是你脚底板沾泥巴,也是你灵魂在发光。“美式咖啡的苦,是咽下去的回甘”,话糙理不糙,人生难不就是这么回事?这背后的玄机可是大了去了。不少专业心理学家都发现,固定分享正能量祝福有仪式感在,能消解焦虑,拉近人和人之间的“情感距离”。朋友圈里,可能有人就和你停留在点赞之交,但通过一句早安、一声问候,这冰冷的屏幕仿佛被人心揉得热呼呼。阳光、希望、梦想,这些词一旦加上滤镜,再苦的人早上也想让人给自己鼓鼓掌。
而且中国人的情感目向,总是外柔内刚。不能说出心里话,就用早安心语拐个弯表达想念。你觉得是鸡汤,其实人家隔着屏幕也在意你;你嫌这话刻意,或许有人正好靠它撑住那天的坚持。正所谓“针不扎到自己身上不知疼”,谁都可能有那么一天,正因为一句温柔鸡汤,从深渊里爬出来。人啊,有时候需要的,就是给自己个台阶,“即使我不是主角,也能缝补梦想”。最打动人的,是那些藏在句子背后的泥泞心路。
你想象一下早安文里的“中央空调”,光看就想笑,咋滴,给情绪加个温控?但还真是,人生百态,自己的小炉子能烤出火,别人家的暖气也进不了你家门。现代人最怕啥?怕没人能懂。人手发一段励志文案,哪怕只是一句“愿你今天元气爆棚”,其实都是没人言说的温柔守候。
即便如此,咱得承认,“早安心语”也有它的尴尬。“你觉得自己阳光灿烂,别人连窗户都没打开。”一句早安,有人感同身受,有人觉得“矫情”“装。”“你就是风暴中心”,可回到现实,公司老板、楼下保安、送快递的,谁不是被生活推着往前赶?有网友调侃,“我想做风暴中心,但更想做奶茶店VIP。”更有甚者,因“朋友圈过度发早安”而被好友屏蔽,长辈美图配诗歌遭遇“已读不回”。不只是鸡汤不够味,反而成了无话可说、情感无力的象征。
这鸡汤真不是万能灵药。有人靠它找到了坚持下去的理由,有人则越看越烦。鸡汤越灌心越虚,幸福感丝毫没涨,倒疑惑“是不是我太懒,别人都过得比我牛掰?”甚至有社交学家指出,社交网络的表面温情,掩盖不了人与人真实隔阂。朋友圈的点赞如行礼如仪,有时只是互相安慰的幻觉罢了。你早安我早安,实际上,谁也进不了谁的心。
更不用说早安心语的套路化越来越重,从“光芒万丈”到“梦想灯塔”,词中套词,句里叠句,每天换汤不换药。新鲜感一过,读者已是见怪不怪。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嘀咕“咱能不能真点?别总拿高大上的词儿忽悠人。”这一切,最终只会让“温柔的力量”变成普普通通的背景噪音。而那份最初想传递的善意,也许越走越远。
话说迄今为止,什么早安心语、什么“善良治愈世界”,真能包治百病?马逊了,合着现实生活里谁不是一地鸡毛,嘴上阳光、心里发毛。要照那些“我是风暴中心”的套话讲,东北大姨都得转身飘进NASA去了。不是说励志无用,可烦就烦在,人人都高举人设,脚下的坑还得自己填。你说一句“要热爱生活”,结果早高峰公交挤掉鞋;你念着“心存希望”,结果KPI加到凌晨三点——合着是靠几句话就能化解了吗?别装了,人间烟火最是实在,鸡汤解渴,难替饭吃。可就冲它一份温柔,咱也不能太刻薄。万一哪天真有人因为这鸡汤没“emo”,那也算功德一件!
这“早安心语”到底是治愈良方,还是“网络佛系”自我安慰?一天一碗鸡汤,是心灵按摩,还是精神内卷?你觉得咱们是被这“温柔的力量”暖着了,还是反而更焦虑?会不会,一句“早安”只是让生活看起来好一点儿,却掩盖了我们和世界、和自己之间的距离?欢迎在评论区吵起来,掏心窝子唠唠,今天你喝了哪碗灵魂鸡汤,又是什么味儿?
来源:元宇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