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网第二个正赛比赛日中,外场球迷爆发冲突,这一幕甚至被很多网友称为“中网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时刻”!起因是中国选手布云朝克特与兹维列夫的双打比赛被安排在外场的5号球场——这是一个容量有限的小场地。但是由于有中国选手参赛,观众迅速爆满,这也导致许多持票球迷无法入场观
中网再陷舆论风波!尽管球员们在比赛场上激战正酣,然而场外球迷的抱怨声却成了中网开赛以来的另类“焦点”。
中网第二个正赛比赛日中,外场球迷爆发冲突,这一幕甚至被很多网友称为“中网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时刻”!起因是中国选手布云朝克特与兹维列夫的双打比赛被安排在外场的5号球场——这是一个容量有限的小场地。但是由于有中国选手参赛,观众迅速爆满,这也导致许多持票球迷无法入场观看比赛,随即在现场表达不满,甚至齐声高喊“退票”。
球迷们的不满主要集中于赛场安排缺乏合理性。5号球场作为小型球场,一旦满员便停止入场,导致持票观众无法观看他们期待已久的比赛。一位现场球迷表示:“我们花钱买票就是为了支持中国选手,结果却因为场地选择不当而无法观赛,这种体验太差了。”
赛事组织者似乎未能充分考虑到中国球员在国内的高人气。当布云朝克特一脸困惑地出现在5号球场时,场外的混乱局面已然形成。尽管遭遇场外风波,布云朝克特与诺里还是以7-6(5) 6-4战胜兹维列夫/梅罗,晋级男双第二轮。
中网的赛程近几年频繁遭球迷诟病,今年正赛首日,两位没什么名气的中国小将被强塞进大球场就引发很多球迷质疑,而第二比赛日,张之臻的比赛又被塞进了莲花球场,反而将维基奇和卡恰诺夫的比赛塞进钻石球场,这也引发了相当多的球迷的不满。
但如果说前两日的赛程安排只是为了赛事能够最大限度的“招揽人气”而做出的商业化选择的话,中网第三比赛日的赛程安排就显得非常具有争议性了。
中网第三比赛日,钻石球场的五场比赛中多达三场比赛都是男子比赛,但要知道,中网女子赛事为WTA1000级别,这远高于男子的ATP500级别,且世界排名前75位的女子选手被强制参赛,参赛阵容更是包括郑钦文、高芙、斯瓦泰克、莱巴金娜等名将。然而,女单比赛却仿佛被赛事方有意排挤,甚至边缘化,反倒是将男子比赛作为主打,甚至让很多球迷在社交媒体上高呼,“你这是比肩上海大师赛吗?别忘本!”
此外,第三个比赛日,中国小将商竣程的比赛也被“发配”到映月球场,这一安排同样引发了球迷的强烈不满。
今年中网在失去世界第一阿尔卡拉斯和世界第一萨巴伦卡两位金子招牌后,在男子顶级选手参赛数量不多且比赛尚未进入关键阶段的情况下,中心球场一天五场比赛中三场安排为男单的做法确实值得商榷。
尤其是本届中网已因世界第一萨巴伦卡的退赛风波,以及郑钦文能否上场让赛事蒙上阴影,在这种情况下,赛事方就应该更加考虑“球迷的需求”,让球迷真正能够在国内赛事中享受到优质的精彩的比赛。
多年来,与中网持续提升的硬件形成对比的是:赛程安排和赛事服务方面的不足。
对于球迷们来说,他们希望感受到来自首都北京这座城市的“文明”与“热情”,也希望能够在赛区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球迷花钱买票,想要看到这些为国争光的国手们的风采,同时也应该得到如“主人翁”一般的感觉,赛事方也应该多为球迷提供便利的、多样性的服务和享受。
而对于球员来说,很多来此参赛的球员希望看到的是,中网作为国内顶级网球赛事能够提供给球员的高效、便捷、周到的赛事服务,同时也希望能够感受到首都城市的魅力和中国多样化的文化魅力。中网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应该更加注重观众的观赛体验和球员们的公平。
诚然,中网赛事组织者面临的是“千斤重担”,想要办好这项赛事不是靠“纸上谈兵”,我们能够看到中网这几年对于球迷看法和媒体观点的采纳和接受,也一直在如何平衡商业利益、电视转播与现场观众体验,但显然仍路漫漫其修远。
随着赛事继续进行,组织者是否会对赛程安排进行优化调整,将成为关注焦点。对于购票观赛的球迷而言,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呼声能被听见,不再遭遇“有票难入场”的尴尬。
而对于中国网球公开赛来说,真正的挑战可能不在球场之内,而在如何协调各方利益与诉求,让这项赛事既体现专业水准,又不失观众热情。(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陆小天)
来源:网球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