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计可施”到“完全缓解”:难治性AOSD的联合用药突破 | 病例分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20:08 3

摘要:成人斯蒂尔病(AOS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性炎症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反应个体差异大。目前无法根治,主要依赖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尽管最新指南推荐尽早使用白介素-1(IL-1)或白介素-6(IL-6)抑制剂等生物制剂,但仍有部分患者对这些标准方案

前情提要

成人斯蒂尔病(AOS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性炎症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反应个体差异大。目前无法根治,主要依赖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尽管最新指南推荐尽早使用白介素-1(IL-1)或白介素-6(IL-6)抑制剂等生物制剂,但仍有部分患者对这些标准方案反应不佳,成为临床上棘手的“难治性”病例。本例患者对包括IL-6抑制剂(托珠单抗)和多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在内的一线、二线方案均无良好反应,病情反复。

患者基本信息与主诉

48岁,女性。

主诉:因“反复发热、关节肿痛及皮疹”11个月,在外院治疗效果不佳后,转入我院风湿免疫科。

初步诊断:在外院已被诊断为AOSD。

初始临床表现

高热:体温最高可达39.8°C,伴有寒战。

关节症状:双膝、双踝关节肿胀、疼痛。

全身症状:肌肉疼痛(肌痛)、严重乏力。

实验室检查

炎症指标:

血沉(ESR):100mm/h(显著升高)

C-反应蛋白(CRP):98mg/L(显著升高)

铁蛋白(Ferritin):1241ng/mL(显著升高,是AOSD的重要特征)

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ALT):291 U/L(升高)

谷草转氨酶(AST):132 U/L(升高)

其他检查:

自身抗体谱(如RF,ACPA,ANA等):均为阴性,有助于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风湿病。

T-SPOT.TB试验:阴性,初步排除结核感染。

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内,初步排除肿瘤性疾病。

详细治疗经过

阶段一:标准一线与二线治疗失败

患者在入组本研究前,已经历了规范的治疗流程,但病情反复,无法控制。

初始治疗:口服泼尼松(60mg/天)联合环孢素A(50mg,每日两次)和甲氨蝶呤(10mg,每周一次)。

反应:初期症状有改善,但一旦激素减量,病情立即复发。

生物制剂与JAK抑制剂序贯治疗:由于一线治疗失败,患者先后尝试了多种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反应均不理想,无法在激素减量的情况下维持病情稳定。

阶段二:本院治疗与创新联合方案的启动

患者转入本院时,病情仍处于活动期。

关节活检:对患者踝关节进行滑膜活检,病理结果显示为慢性滑膜炎,进一步支持风湿性疾病的诊断。

调整方案:开始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并将激素调整为甲泼尼龙40mg/天静脉滴注,连续3天,随后改为口服泼尼松35mg/天。

反应:炎症指标(CRP,ESR)短暂下降,关节肿痛有所缓解,但仅维持4天后即复发并加重。

在单独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效果不佳后,医生决定采用联合治疗策略。

方案:在继续使用英夫利西单抗(300mg,每2个月一次)的基础上,加用巴瑞替尼2mg,每日两次。

反应:这是整个治疗过程的决定性时刻。患者症状得到了显著且持续的改善。

联合治疗后的详细疗效与随访

炎症指标:在联合治疗2周后,复查ESR和CRP均降至正常范围。

关节症状:关节肿胀和疼痛完全消退。

激素减量:病情稳定后,糖皮质激素开始稳步减量,每2周减少5mg。

用药调整:联合治疗2周后,巴瑞替尼剂量减至2mg/天。英夫利西单抗维持300mg,每2个月一次。

激素停用:在联合治疗的第7个月,激素减至隔日1片;并在第10个月成功完全停用。

总时长:截至报告发表时,患者已成功维持该联合治疗方案11个月。

当前状态:无发热,无关节肿痛,各项炎症指标持续正常。

图1 患者的治疗时间线及CRP、ESR变化

图2 患者治疗前(A)后(B)踝关节对比

安全性监测

报告对治疗的安全性给予了充分关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

血常规、肝肾功能

炎症指标(ESR,CRP)

感染相关指标(如降钙素原)

肿瘤标志物

肝炎、结核等感染筛查

凝血功能

在11个月的随访期内,未发现任何异常。患者没有出现感染迹象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病例总结与思考

该病例为临床治疗难治性AOSD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患者对多种标准生物制剂治疗失败,提示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多条炎症通路的异常激活。

英夫利昔单抗作为TNF-α抑制剂,主要针对TNF-α通路;而巴瑞替尼作为JAK抑制剂,能广泛抑制IL-6、IL-1等多种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二者联合,从理论上实现了作用机制的互补,可能覆盖了患者体内复杂的炎症网络,从而产生了协同效应,这或许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本病例的成功,为TNF-α抑制剂与JAK抑制剂联合治疗难治性AOSD的有效性提供了直接的临床证据。同时,长达11个月的随访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也为该方案的短期安全性提供了初步数据支持。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仅是单个病例报告,其结论的普适性和长期安全性仍有待大规模、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未来,寻找能够预测患者对该联合方案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将是实现AOSD精准化治疗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Lv X, Liu X, Shi G, Li Y. Case Report: Janus Kinase Inhibitors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hibitors Dual Therapy Is a Potential Treatment Strategy for Difficult-To-Treat 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 Int J Rheum Dis. 2025;28(5):e70237. doi:10.1111/1756-185X.70237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风湿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