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鄠邑法院 | 白亚情:比起案结,更重要的是事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21:02 1

摘要:基层法院作为司法体系的“神经末梢”,处于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线,是最贴近人民群众、最能倾听民声民意的最前沿,是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的“试金石”。这里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却装着柴米油盐的民生小事;没有聚光灯下的高光时刻,却藏着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温暖。

基层法院作为司法体系的“神经末梢”,处于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线,是最贴近人民群众、最能倾听民声民意的最前沿,是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的“试金石”。这里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却装着柴米油盐的民生小事;没有聚光灯下的高光时刻,却藏着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温暖。

西安鄠邑法院公众号特开设【法徽下的答卷人】专栏,沿着法官干警的工作轨迹,通过讲述他们的“答卷”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他们面对复杂案件时的较真、调解家长里短时的耐心、化解矛盾纠纷后的释然、追求案结事了时的竭尽全力。

白亚情在查看案卷资料

如果问对白亚情的印象,接触过她的人,都会提到一个词:雷厉风行。

“原被告当事人联系到没?”“这个案子的调解协议最后一期履行时间到了,被告按时给付了吗?”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她就翻着自己的“记事本”,跟法官助理和书记员了解每个人分工任务的最新动态,针对遇到的问题共同商量应对措施,把一天的工作安排的明白白白、满满当当,让整个团队像添了机油的齿轮,高效而又有序的运转开来。

从事民事审判工作5年来,她办理过1300余起案件,不仅案件质效位居全院前列,更是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工作方法。

小案不小办

抽丝剥茧才能一击必中

“导航突然没有信号了,这可怎么办?”“先沿着中间这条路走,大家都看一下,有人的地方下车问下路。”

“本来是要寻找‘失联’的当事人,没想到我们自己也‘失联’了。”面对寻人途中发生的波澜,白亚情笑着感慨。

之所以在周末奔赴四百多公里之外的地方寻找当事人,还要从她承办的2起借贷纠纷案件说起。2012年,经中间人做保,孙某、吴某分别向李某借款5万、1万,均出具借条并约定相应利息。之后两人陆陆续续向李某归还借款及利息,后李某因工作原因搬离原住地,随着时间推移,两人不仅未向其归还剩余欠款,甚至还不再与李某联系。李某一怒之下,将两人与担保人共计6人共同诉至法院。

案情虽然较为简单,标的额也不大,但因为时间久远,李某提供的被告信息过于模糊,法庭通过电子、邮寄等多种方式送达诉讼材料都失败了,案件一时无法进行审理陷入僵局。

于是,白亚情带领团队踏上了寻找“失联”当事人的道路。原公司、原住址、现公司、现住址……层层剥茧,2天时间,辗转奔波多个地方,终于一一找到6名当事人,并趁热打铁开展调解工作。她先从情理入手,将原告在被告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借钱,而后多次宽限还款日期,结果被拉黑的历程一一重述。又从法理施压,向被告释明欠债不还将承担的法律后果等。历经4个多小时的调解,7名当事人终于达成合意。在银行大厅,一方汇款、一方撤诉,为这场持续十余年的纠纷结束画上圆满的句号。

“一起看似不起眼的小案,背后可能积蓄着数年的矛盾,必须要快速反应、认真对待。找到当事人当面沟通,摸清双方争议焦点和真实诉求,能大幅提升调解效率和成功率。效率,也是影响案结事了的重要因素。”这是白亚情最初办案时,在笔记本上总结的经验,也是她多年来办案质效位居前列的“法宝”之一。

繁案精细办

精诚所至才能案结事了

“我们这次起诉,就是希望法官再为我们调解一次。”先行调解时,兴化公司诉讼代理人与白亚情诚恳说道。

这是兴化公司第二次起诉了,2021年,原告兴化公司与被告白云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约定了租赁费用、租金结算方式及时间等内容。后双方因前期拖延支付租赁费利息、最后一笔租赁费结算金额及支付时间等产生分歧,故诉至法院。

“合同约定项目竣工验收后,一次性支付剩余租赁费,现在没有竣工,也没有结算,你们凭什么来起诉?还有我们已经按时给付前期的租赁费了,你们要求什么利息……”被告白云公司态度强硬。

“你们根本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按时给付租赁费,还有,你们的施工早就结束了,却一直说验收没完成,分明是有意拖欠!”兴化公司也是满腹怨言。

听着双方不同角度的说法,白亚情逐渐理清了案件事实,合同约定确有其事,但是验收等事宜时长超出了原告预期,同时由于项目持续时间长、资金往来多,双方各自核算的账目出现差异,导致双方产生了信任“危机”,考虑到双方目前仍有合作关系,她组织了多次调解,希望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最终,在其主持下,经过多次反复核算,被告前期欠付的租赁费及利息、剩余期末租金等金额均核算清楚,双方对此均认可,但对于剩余期末租金支付时间,双方公司观点相悖、诉求对立,最终导致调解失败。

由于未到合同约定的支付条件,白亚情依法作出判决,驳回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剩余租金的诉讼请求。但在判决书中就双方存有争议的租金利息、结算金额予以查明,被告公司也及时履行。

时隔一年,因白云公司未支付剩余租金,两公司再次对簿公堂,案件巧合的再次随机派分至白亚情手中。与第一次诉讼耗时许久的情况相反,由于第一次诉讼建立的良好基础,在白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很快就产生争议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事项达成合意,案件以双方都满意的方式高效结束。

“不管是判决还是调解,归根是要为当事人解决问题,要认真对待当事人的诉求,不能支持也要说清楚理由。群众的信任取决于法官的工作态度,群众信任、配合后,办案质效也会提升,这就是良性互动。”收到兴化公司的撤诉申请后,白亚情教导年轻的法官助理。

简案用心办

靶向施策才能标本兼治

在一个农家小院里,一场特殊的庭审正在进行。

白亚情在当事人家中调解

原、被告是一对年均过七旬的老夫妻,有退休金的被告不愿给无收入的原告生活费、医药费等,因此原告一纸诉状将被告诉至法院要求支付扶养费。 考虑到双方都是古稀老人且患病在身,因此这场庭审是在当事人家中进行的。

“法官,我以前还能干点零活,赚点零钱,现在腿脚不方便,实在是干不了,过日子,怎么能没有钱呢?”原告指着自己的腿说道。

“她拿着钱就老想去买些乱七八糟的保健品,一个月就这点退休金,怎么敢让她瞎霍霍。”被告也是有理有据。

意识到这场冲突的根源在于双方缺乏有效沟通和对日常琐事的不同认知,白亚情像唠家常一样,跟两位老人一起回忆年轻时的青涩懵懂、年老后的相互扶持。针对医药费等双方分歧较大的观点,通过共同查看体检报告、计算日常生活必需开支等方式进行耐心劝导,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彼此坦诚沟通,最终,双方达成被告每月向原告支付扶养费1000元的调解协议。

“千金难买老来伴,我们之后会多沟通的,感谢你,白法官。”离开时,两位老人拉着白亚情说道。

“案结事了”不仅是一句座右铭,更是白亚情多年法官生涯最真实的写照,滚动解封、专家调解、案后回访,她不断探索案结事了有效方法,巡回审判、家中庭审、移动调解,她把和谐诚信的种子洒向群众身边的各个角落。

清晨的阳光“点亮”庄严的法徽,秦岭脚下,这位雷厉风行的女法官又朝着司法为民新征程昂扬奋进……

来源:陕西法制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