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气温渐凉,滑雪,这项雪季限定的运动也逐渐开始被向往自由的运动爱好者们提上议程。确实,不管你是不是一个运动爱好者,你都无法否认一件事:滑雪这项运动在这几年成为了许多人的心头好和社交标签,并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亮点。
随着气温渐凉,滑雪,这项雪季限定的运动也逐渐开始被向往自由的运动爱好者们提上议程。确实,不管你是不是一个运动爱好者,你都无法否认一件事:滑雪这项运动在这几年成为了许多人的心头好和社交标签,并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亮点。
像是Chanel每年固定推出的服务滑雪季的Coco Neige系列,就很受时尚人士欢迎
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交标签并且流行于社交媒体之上,是因为滑雪,作为一项专业运动,与许多其他运动不同,是存在一种显著的视觉风格的。现代滑雪自诞生起便与时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个世纪之前的首届冬奥会举办之后,时装设计师如Madeleine Vionnet就开始为滑雪者们打造更时尚、更具风格的服装。从设计和服装风格的角度来看,这些滑雪服与我们如今所熟知的“老钱风”有着如出一辙的美学表达。
1930年,一名女子穿着时装设计师
Jane Régny设计的滑雪服
在雷瓦德山上的滑雪者们
随着越来越多的时尚设计师们加入,以及越来越多的滑雪者们追求穿着的美观,滑雪运动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Après-Ski。
Après-Ski,在法语中意为“滑雪后”,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期的挪威,泛指一天之中从滑雪运动结束到社交娱乐转变,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松弛惬意的休闲时光。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概念才正式成为了一种风格,滑雪爱好者们开始追求时尚且实用的单品——既能在雪道上穿着,也能在滑雪后回到滑雪场休憩场所时能够直接进行社交活动。
奥黛丽·赫本1963年的一张照片,
诠释了属于Après-Ski的风格魅力
既然是一种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着装风格,Après-Ski自然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譬如在Après-Ski概念开始流行的20世纪50至60年代,氨纶等面料的发明引发了紧身滑雪服的潮流,羽绒外套、图案鲜艳的毛衣搭配弹力裤,成为登山时最常见的造型。
演员Brigitte Bardot在1961年的一张照片,
演绎了经典的、融合了Jet-Set风格的Après-Ski造型
时装设计师Pierre Cardin在1969年推出的滑雪系列,同样展现着属于60年代的时髦
到了70年代,缤纷的色彩和大面积的几何图案印花成为了Après-Ski风格最显著的两个元素。与此同时,滑雪着装与日常着装的界限也开始模糊,品牌们纷纷为滑雪服装赋予更多的功能,以此来满足穿着者在不同场合间的转换。
设计师Emilio Pucci在1960年代末推出的滑雪系列
设计师Andrè Courréges在1972年推出的滑雪系列,模糊了日常着装与滑雪服饰之间的界限
在1990年到2010年期间,单板滑雪运动的兴起,又让宽松的滑雪服成为了Après-Ski风尚的代表元素。
1992年,戴安娜王妃和哈里王子在奥地利
而如今,在社交媒体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们开始重新拥抱经典的Après-Ski风格,并将这份美学态度应用到了滑雪场景以外的地方。奢侈品牌们也纷纷注意到了这种需求,像是Chanel、Balenciaga以及Louis Vuitton都在滑雪季到来之前定期推出自己的滑雪系列,用品牌的经典时装语言来诠释独特的Après-Ski风格。
Miu Miu同样以滑雪为灵感打造了2021秋冬系列
Dior也不例外,品牌前男装艺术总监Kim Jones在2020年起为品牌推出了5个季度的男士滑雪系列,与专业运动品牌迪桑特共创,Kim Jones借由前者的在滑雪领域深耕多年的专业技术和独特的服装廓形,打造了一系列颇具个人和Dior品牌特色的单品。
Dior与迪桑特共同打造的滑雪系列
譬如Kim Jones会选择与艺术家Peter Doig合作为Après-Ski风格注入一些当代艺术的笔触。又譬如他会从专业运动服为切入点,通过造型和配饰的调整,来赋予其多场合穿着的可能。
作为Dior的合作对象,有着“一切始于滑雪”基因的品牌迪桑特,其设计同样见证了Après-Ski风格的变迁。
在1974年世界锦标赛中惊艳登场的彩虹“辉流”套装不仅收获了现场观众的目光,同样也成为了70年代Après-Ski风格的代表;1992年与Marithé François Girbaud合作推出的滑雪服系列,将彼时的街头文化与滑雪服相融合,创造出了功能与形式并存的独特时装;2002年与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获得者石冈瑛子的“运动员基因组”国际特别设计合作,更是将千禧年的未来主义应用在滑雪服装之中,让Après-Ski风格擢升至了艺术创造的高度。
1976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冬奥会上
西班牙队身着彩虹辉流滑雪服
迪桑特与Marithé François Girbaud的合作系列
石冈瑛子打造的“运动员基因组”国际特别设计
但迪桑特的Après-Ski风格并非仅仅只是好看,在这些充满时尚感的设计背后,融入了品牌对于专业运动的洞察和拥抱先进技术的理念。
譬如在1974年推出的Demopants滑雪裤,就是品牌在注意到大众在滑雪时冰雪会进入雪靴而创作的革命性产品。通过让微喇廓形的雪裤覆盖雪靴鞋面,有效避免了传统造型所出现的问题。同时微喇廓形的设计,又贴合了70年代的时装潮流,让Demopants成为了70年代滑雪裤的代名词。
迪桑特的Demopants系列
又譬如品牌于2015年推出的标志性S.I.O版型。这一版型通过模拟出人体滑雪时舒适且灵活的姿势所对应的衣物形态来实现身体肩背与袖部的一体式剪裁,减少身体主要部分的剪裁次数,以此减少肩背拉扯感及滑行束缚,减少风阻。
或者用简单的话来说,通过更加贴合人们人们在滑雪运动时的姿势塑造廓形,从而让人能以更舒适、自在的状态享受滑雪运动。而S.I.O这种肩背一体式的极简审美,又同样呼应了时代对于Après-Ski的审美投射——即在维持整体造型干净、利落的同时,更注重个人感受。
以S.I.O版型打造的SKI系列双板滑雪运动服
于1979年FIS国际雪联高山滑雪世界杯比赛亮相的滑雪运动服,通过版型上的调整和新技术的引用,帮助运动员极大降低了风阻、并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运动自由度和可操作性。这一被称之为魔法运动套装(MAGIC SUIT)的设计,在承载能够打破滑雪竞速记录的科技之余,启发了后来的纯色Après-Ski着装审美风潮。
MAGIC SUIT
此外这种技术与美学并存的创新形式,还被迪桑特应用至了更多的运动领域之中:品牌为跑步运动创造的F360版型,通过遵循人体跑步动态模式,以立体切割剪裁的工艺,减少大关节处的束缚,让人在跑步过程中屈膝和摆臂都能自如;品牌打造的DOD版型,以一片式剪裁最大可能的让穿着者在有更加合身的穿着体验同时,以更为灵活自如的姿态完成各项运动。而这两项版型创新,又都在呼应着当下简约的审美趋势,让运动装备并不仅仅止步于舒适和功能,更有了美观的表达。
F360版型
DOD版型
以上这些,将精湛的技术与先锋的审美相结合的独特产品和创造,是贯穿迪桑特品牌90年历史的“精工造艺”理念的具体呈现。“精工造艺”,顾名思义,有着“精工”(即不断突破工艺的现有边界专注于用技术来提升产品性能)和“造艺”(让运动产品并不仅仅满足功能需求,同样也成为一种风格表达)两个独立的方向。
尽管看上去,“精工”和“造艺”之间并没有十分直接的联系,但对于迪桑特品牌来说,这两者背后体现的是品牌对于专业性和先锋性的极致追求。出于专业,迪桑特在产品中不断精进自己的设计和技术,并由此打造出独特的风格;又出于先锋,迪桑特不断突破自我,将更新的技术和美学表达融入产品设计之中,通过大胆尝试从而引领技术和美学上的新潮流。
迪桑特与设计师仓石一树的合作系列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Dior男装与迪桑特的合作,便不难发现Kim Jones做出这样邀请背后的原因。作为一个热爱跨界合作的设计师,Kim Jones更喜欢与不同领域的佼佼者们合作,用他们的专业和独特的风格表达来扩充自己的美学世界。迪桑特的“精工造艺”与Kim Jones的合作理念不谋而合,专业和先锋成为了两个不同品牌对话的桥梁。
就像是多年前,在第一届冬奥会后积极跨界设计滑雪服的时装设计师一样,观察现象、创造概念并引领风潮的“精工造艺”精神,不仅为Après-Ski这一独特的时尚风格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样也启发着更多的创作者勇于突破并坚守属于自己的表达。
来源:Vogue服饰与美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