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阴夏、商属雍州,西周属豫州,春秋置阴晋邑,秦设宁秦县,西汉高祖八年(前199)改称华阴,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古人有山南水北称阳,山北水南称阴的说法,华阴正好在华山的北麓。
华阴市,陕西省辖县级市,由渭南市代管,因境内的西岳华山而闻名,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东起潼关,西邻华州区,南依秦岭,北临渭水。
华阴夏、商属雍州,西周属豫州,春秋置阴晋邑,秦设宁秦县,西汉高祖八年(前199)改称华阴,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古人有山南水北称阳,山北水南称阴的说法,华阴正好在华山的北麓。
在华阴有许多传说,“宝莲灯”、“萧史与弄玉”、“玉姜逃宫”,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一千多年前华阴出生的一个读书人彻底改变了北宋的科举,让北宋成为了对士大夫最最友好的朝代,这个人却有汉奸和奸相之称,他就是张元。
其实张元这个名字也并不准确,他姓张,但是名字已经不可考,张元是他的化名。张元年轻时“以侠自任”、“负气倜傥、有纵横才”,才华出众。张元最开始也打算走正途出仕,但是连续参加几次殿试都没有脱颖而出,于是张元开始怀疑宋代的用人制度。景祐年末(公元1034年-公元1038年),张元带着朋友吴昊一起投奔了宋夏州节度使李元昊的麾下,并积极地为李元昊的反宋、攻宋出谋划策。
二人投奔李元昊并被重用可谓一波三折,二人在一家酒馆里,终日饮酒,并用笔在墙壁上写下:“张元吴昊来饮此楼”。巡逻者见到后,知道他们不是夏人,将他们拿下送予元昊。元昊问他们为何触犯其名讳?(时元昊尚未改名为曩霄)为何进入夏境?二人大声说:“姓尚未理会,乃理会名耶??”(元昊本姓拓跋,其先人曾先后受唐朝皇帝赐姓李和宋朝皇帝赐姓赵,可谓一人多姓)元昊听后非常惊奇,就释放了他们,并且委以重任。
受到重用的张元设计了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两次战争将强大的宋朝打的短时间无法对西夏构成威胁,于是不得不求和。在殿试上战胜张元的韩琦,最终在战场上输光了一切,张元被李元昊封为相国。
然而此后张元的计策不再受到李元昊的重视,张元常劝说元昊:攻取汉地,令汉人守之,这样才能扩大疆域,财用充足。但元昊还是游牧民族长期养成的习惯,常是掳掠而还。因此,虽然取得胜利,财用却越来越困难。结果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李元昊开始对辽作战,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公元1044年)十月,在贺兰山之战中,夏军被辽军击败,张元也在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病逝。
当宋夏战争的决策者是一个落榜读书人的消息传到宋仁宗耳朵里时,宋仁宗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认为殿试黜落制度完全是自绝死路的愚蠢之法,必须进行改革。
故张元以积忿降元昊,大为中国之患。朝廷始囚其家属,未几复纵之。于是群臣建议,归咎于殿试黜落。嘉佑二年三月辛巳,诏进士与殿试者皆不黜落。----《燕冀诒谋录.卷五》
关于张元的行为可能会有多种说法,但是宋朝确实是对读书人最好的朝代,我个人感觉哪有什么天生对读书人好的朝代,只不过张元用他的实际行动争取过而已。
来源:老王头说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