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海拔3000多米的西岭雪山上许下相守一生的誓言;在锦江之畔的爱情斑马线上记录下人生幸福瞬间。近年来,成都持续创新打造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城市“甜度”不断上升。伴随着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来到成都领证打卡,在公园之中、雪山之下开启人生的新
在海拔3000多米的西岭雪山上许下相守一生的誓言;在锦江之畔的爱情斑马线上记录下人生幸福瞬间。近年来,成都持续创新打造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城市“甜度”不断上升。伴随着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来到成都领证打卡,在公园之中、雪山之下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如何让新人们在成都留下更精彩、便捷、难忘的幸福瞬间?近日,市民政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打造“蓉城囍事”婚旅经济品牌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效、丰富婚旅经济服务场景、培育婚旅经济市场主体等三方面明确重点任务,积极推动婚姻登记服务提质赋能文旅发展,打造“蓉城囍事”婚旅经济品牌。
持续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效
年底前实现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全覆盖
国庆假期将至,成都婚姻登记便民服务迎来变化,10月1日当天,成都市23个区(市)县将全覆盖设立延时办理点,为市民及来蓉游客办理婚姻登记。
而在此前的七夕佳节,蓉城婚姻登记服务已率先添上 “浪漫一笔”——成都市第21个公园式婚姻登记处在青白江区城厢古城正式启用,为新人打造又一兼具仪式感与氛围感的登记场景。
从七夕新址启用到国庆延时服务,成都以扎实行动持续提升婚姻登记服务品质。如何让婚姻登记从“办成事”向“办好事、办暖事”升级,《实施意见》明确,要加强婚姻登记机关从业人员登记业务、司仪主持、服务用语、接待礼仪等业务培训。加快推进东部新区世园会、龙泉驿区东安湖公园2处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建设,力争在2025年底前实现全市23个区(市)县全覆盖建成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的目标。
涉外婚姻登记方面,在做好高新区桂溪生态公园、锦江区合江亭2处涉外婚姻登记办理工作的基础上,2025年10月20日起,天府新区红梁湾公园婚姻登记处正式启动涉外婚姻登记业务办理。
“我们还将出台系列惠民利民政策。”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将持续做好向在蓉结婚登记新人(含涉外)发放“爱在成都”定制版婚书工作,研究制定“金婚”“银婚”等特别版婚书,为不同婚姻阶段的夫妻送上专属纪念,鼓励区(市)县制作发放蕴含属地特色的伴手礼。持续推动婚姻领域移风易俗,构建新型婚恋婚育文化,倡导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婚俗新风。
丰富婚旅经济服务场景
凭结婚证可享受“票根经济”优惠服务
今年7月,成都正式推出“蓉城囍事”票根经济活动,将结婚证作为消费凭证,为2025年6月至12月期间在蓉登记结婚的新人提供全域优惠。七夕当天,成都市发布十大爱情地标、十大浪漫婚恋街区、十大婚拍取景地等八大类别的“甜蜜榜单”,为市民游客提供婚恋消费全指南。同期推出的10条精品婚旅线路,串联成渝双城、川西秘境、人文古迹等多元场景,将婚恋仪式与旅途体验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蓉城囍事”品牌内涵。
青年一代对婚姻的审美与仪式感有了新的期待,他们不仅关注婚姻本身,更在意过程是否具有情感认同和文化品位。
对此,《实施意见》在丰富婚旅经济服务场景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要定期优化升级《成都票根清单及优惠目录》,鼓励商户、景区推出新婚套餐、囍事礼包等面向婚旅经济的个性化、实惠型服务,延长婚旅经济消费链条。要充分发挥春熙路、交子公园等商圈的商业集聚优势,创新婚恋特色消费业态;推动金堂县依托龙泉山、五凤镇旅游资源打造“龙凤呈祥”,彭州市白鹿镇打造“异域浪漫”婚俗主题旅游小镇;支持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开发“山水为盟”,西岭雪山景区打造“雪山誓约”特色婚旅项目;在宽窄巷子、玉林东路、东郊记忆等特色街区,营造市井浪漫、工业潮酷等主题婚旅互动空间;依托天府国际动漫城、成都科幻馆,开发动漫主题婚礼、VR虚拟婚旅体验等新业态。
不仅如此,《实施意见》提出举办多彩婚俗文化活动,利用“5·20”“七夕”等结婚登记高峰时段,开展全龄段、多元化金婚银婚纪念、集体颁证等婚俗文化活动。鼓励区(市)县结合属地文化特色,举办形式多样的婚俗文化活动,开展非遗体验、文博主题、动漫风格、旅游婚礼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成都婚旅文化内容。
培育婚旅经济市场主体
赋能“甜蜜经济”持续成长
“蓉城囍事”婚旅经济品牌的打造,不仅是为服务民生,更是为城市文旅等“甜蜜经济”打开了空间。
婚拍、婚宴、婚庆策划......为培育婚旅经济市场主体,《实施意见》明确,要发展婚旅经济新业态,支持旅拍机构创新婚旅拍摄方式,联动低空经济发展,打造特色航拍、城市飞拍等新型婚拍服务体验;鼓励沉浸式演艺、餐饮机构,创新融合传统婚俗文化和川菜饮食文化,打造独具天府特色的婚宴服务体验。
针对婚旅特色产品,《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市场主体创新婚旅文化标志性产品,支持蜀锦、蜀绣、漆艺、竹编等非遗传承与婚旅融合,联动四川火锅、大熊猫特色IP,孵化出婚礼服饰、装饰、结婚伴手礼等系列婚旅产品;鼓励文学著作、影视制作、川剧戏剧与婚旅融合,挖掘成都婚俗典故、爱情故事,以多艺术表现形式传播成都婚俗文化内涵,创作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都造”艺术精品。
针对婚旅经济发展平台搭建,《实施意见》鼓励区(市)县发挥属地产业园区优势,融合建设婚旅产业特色街区,重点支持锦江区“1.314 爱情专线”、邛崃市“凤求凰”文脉巷等特色婚旅产业街区建设,形成婚旅产业集聚效应。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升涛 编辑 曾雪柔
来源: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