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华:京东与微信合作变化 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底层逻辑重构的显性标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6:56 1

摘要:9月30日,一个持续了十年的电商入口神话将在微信生态中终结。据"京东购物"公众号最新通知,微信"发现-购物"一级入口将于当日正式关闭,这一入口曾为京东带来数亿用户和可观的GMV增长。

9月30日,一个持续了十年的电商入口神话将在微信生态中终结。据"京东购物"公众号最新通知,微信"发现-购物"一级入口将于当日正式关闭,这一入口曾为京东带来数亿用户和可观的GMV增长。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两大巨头战略合作的阶段性结束,也折射出中国电商行业正经历从流量依赖到生态重构的转折

对此,京东方面回应称,为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京东将对微信生态内的服务进行升级:原微信【发现-购物】入口的京东页面将进行调整,微信【服务-京东购物】入口仍然保留,同时“京东购物”微信小程序也将一起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基于过往与腾讯10多年的战略合作关系,京东将持续加码微信生态,除了在原有的广告、会员、流量、数据等领域深化合作外,京东还将携手腾讯进一步探索新的合作领域,与合作伙伴共建更高效的零售生态。

就此,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组织行业专家,并发布《微信京东十年“联姻”走向何方?——网经社独家解读报告》。

以下为资深企业法务战略专家姜子华接受网经社独家专访。

京东与微信“购物入口”合作的结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底层逻辑重构的显性标志。这场变革的深层驱动力,源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切换、反垄断监管的深化以及技术革命的突破,三者交织推动行业从粗放流量时代迈向精细化价值竞争新纪元。

增量市场的枯竭彻底改变了竞争范式。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3月全网月活用户达12.59亿,同比仅增长2.2%,而CNNIC报告显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9.7%,用户增长基本见顶。与此同时,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突破175.8小时,注意力资源成为典型的“零和博弈”场域。某零食品牌数据显示,KOL投放成本从10万飙升至50万,销售额仅微增33%,直观呈现流量边际效益递减的行业困境。这种转变迫使巨头从“流量掠夺”转向“价值挖掘”,京东与微信的合作变化正是对这种逻辑的主动顺应。

反垄断监管的强化打破了固化的竞争格局。最高人民法院2025年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水泥协会因组织企业统一涨价被罚50万元,共享电单车特许经营案则直接撤销了行政垄断性准入限制,显示监管已从处罚具体行为转向破除制度性壁垒。这种监管升级倒逼平台生态开放,京东接入支付宝、淘宝开通微信支付等“拆墙”动作,彻底终结了“流量抱团”固化市场地位的可能性,推动合作模式回归价值本质。

人工智能与Web3.0技术正在重塑价值创造路径。AI原生App活跃用户达2.7亿的爆发式增长,印证了智能技术对效率的革命。腾讯元宝AI助手接入京东购书功能,形成“核心能力付费”的新范式,展现出技术协同而非流量依赖的可能性。Web3.0则通过区块链重构信任机制,京东数字藏品API采用联盟链技术实现商品全生命周期存证,其奢侈品溯源方案使假货投诉率下降67%,证明去中心化技术在解决信任痛点上的独特价值。

这场变革催生了竞合生态的进化。从早期“流量换供给”的简单嫁接,到监管倒逼的基础设施开放,再到如今“能力互补+生态共生”的深度协同,巨头关系正从“非友即敌”转向动态平衡。如同腾讯与京东虽关闭流量入口却深化AI合作,阿里与京东在物流支付领域互联互通,互联网巨头正以“星际航行”的智慧重构关系——保持独立轨道的同时,为共同目标精准对接。

流量时代的落幕并非衰退的开始,而是更成熟发展阶段的启幕。当增量红利耗尽、监管边界明晰、技术赋能深化,互联网行业正告别跑马圈地的粗放增长,迈向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种转变不仅是商业逻辑的进化,更是数字经济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

专家介绍:姜子华,资深企业法务战略专家、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快递协会法律专委、浙江省消协专家、法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小企业商会调解员。

来源:网经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