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的金秋,五谷丰登,是礼赞丰收的季节。在甘州区广袤的田野上,马铃薯、制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迎来了大丰收,绘就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卷,处处展现出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甘州融媒讯 (记者 吴玉丽 朱思远 何长凯)九月的金秋,五谷丰登,是礼赞丰收的季节。在甘州区广袤的田野上,马铃薯、制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迎来了大丰收,绘就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卷,处处展现出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作为全区农业特色产业之一,我区始终围绕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强化技术指导、推广绿色标准化种植等举措,进一步提升马铃薯品质和产量,为机械化收获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甘州区石岗墩张掖丽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翻耕机来回穿梭,一个个饱满匀称、色泽金黄的马铃薯不断从地里翻滚而出,工人们娴熟地分拣、装袋,等待装车发货。
“我们这个基地总共大约种了6000亩地,今年平均产量大概能达到4.7吨到4.8吨左右。”张掖丽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艺主管李佳豪说。
甘州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钟建龙说:“今年我区种植马铃薯1.24万亩,大力推行全环节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主要推广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滴灌水肥一体化,北斗导航机械标准化种植,绿色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今年,全区马铃薯产量预计可达4.3万吨以上。”
眼下,甘州区70多万亩玉米制种全部成熟,秋收生产一线机声隆隆,一辆辆玉米收割机来回穿梭在田间地头,进行秸秆切割和玉米棒入仓一条龙作业,处处一幅丰收丰产的喜人景象。
甘州区沙井镇南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国鹏说:“我们一亩地鲜穗产量在1000公斤左右,亩均收益可达3800元,机械化收获解决了以往用工难、用工贵问题,仅收获环节每亩节省用工投入100元左右,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探索与创新,全区制种玉米基地耕整地作业、导航复式播种、绿色统防统治、秸秆废膜收集等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78%以上。预计今年制种玉米机械化收获将突破20万亩,有力推动全区机械化收获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农机熟化应用一体化项目,开展试验验证,聚焦突破制种玉米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产、学、研、推、用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全区农业机械提质增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能。”甘州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温玉雷说。
金秋时节,乌江镇的1500亩水稻也迎来丰收。现代化的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田间呈现出一派“稻穗黄,机收忙”的喜人景象。
甘州区乌江镇元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姚文九说:“今年我们元丰村种植水稻大概800亩左右,为提升乌江贡米品牌,我们选用优质品种稻花香2号,这个品种具有优质稳产,香味浓郁,生长周期长等特点,预计10月份完成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从金黄的马铃薯田到沉甸甸的制种玉米地,再到飘香的乌江稻田,丰收的乐章在甘州大地处处奏响。一串串亮眼的数字,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坚实底气。未来,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将继续以产业兴农为抓手,让丰收的底色更浓、乡村振兴的路子更宽。
审核丨马岳荣 石光华 李晓霞
监制丨蒋云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