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评促建丨徐海:探求“书、画、印”融通之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8:01 1

摘要: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有力抓手。中央美术学院于2025年3月启动了本科教学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为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攻坚,归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有力抓手。中央美术学院于2025年3月启动了本科教学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为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攻坚,归纳总结学校办学的优良教学成果,找准短板,明确方向,总结反思,提质增效,把握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契机。

我们邀请各院系负责人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从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十四五”规划落实、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课程与教学改革等十二个维度,全面介绍学校发展现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效及问题。

— 书法学院院长 徐海

Q

书法学院的教学定位?

A

书法学院遵循“书、画、印”一体的“宽基础”教学理念与教学传统,目前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并逐步形成了“宽基础教学”“跨学科融合”与“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样化课程体系构建,培养兼具“书、画、印”实践能力和深厚理论基础的书法专业人才。书法学院共开设专业必修课36门,以创作实践为主导,辅以史论研究,启发学生多维度、深层次植根传统、立足当代,探求“书、画、印”的融通之理。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学科发展已有近五十年历史。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学”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2024年开始实行扩招,扩大本科生培养规模,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在全国书法教育领域发挥出重要的引领作用。

Q

书法学院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中,如何体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要求?

A

2024年开始,书法学院在全院学生范围内设立了“创作奖”“写生奖”“篆刻奖”“进步奖”等专业奖项,已连续举办了两届。2025年书法学院特别设立了“叶浅予奖”、王镛教授捐资设立了首届“寸耕奖”,以及“书、画、印”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专业学习的深化与提升,促进学生提高书法专业人才所需具备的综合艺术素养。

书法学院师生下乡写生

书法学院重视下乡写生,书画同源,将“写生”的观念与方法引入书法教学当中,以“形”促“笔”,以“笔”现“形”,以“写生”的眼光引入书法训练“写熟”的观察方法之中。在下乡期间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之美,通过自己的观察笔触,将自然之美提炼为艺术之美,通过提炼的凝结思考,灌注并突出对于书法专业人才的美育引导,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实地调研考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Q

书法学院在教育改革所带来的转型中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为应对这种转型采取了哪些具体行动?

A

2023年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美术与书法”提升为一级学科,这为书法学科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书法学院采取以下三方面举措在转型发展中做出应对:一是主办学术研讨会,探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023年书法学院率先在全国范围内举办“构建当代书法学科专业体系:全国高等院校书法学科升级建设研讨会”,并出版论文集。二是增设专业博士学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2023年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的实施,针对其中对于“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强调与要求,书法学院在2023年招生简章中明确增加了“专业博士”培养方向。三是引进人才,从机制建设上拓展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并加强书法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

2023年4月,“构建当代书法学科专业体系:全国高等院校书法学科升级建设”研讨会举行

2024年举办“书怀无量——全国著名书家书谢无量诗书法展”并出版作品集,将书法教学与当代书法最新体现相结合,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2024年出版学术专著《谢无量翰墨研究》并在申报“国家出版奖”,以学术研究促进教学的发展。

“书怀无量——全国著名书家书谢无量诗书法展”作品集

《谢无量翰墨研究》书影

Q

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艺术教育中的理解?

A

书法学院明确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学各环节,以“以书育人”为宗旨,从书法美学、书画印史论、诗词文赋、古文字学等方面深入挖掘书法专业课程和教学方法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其中,《篆刻基础》等课程入选“以美育人,培根铸魂”中央美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结合下乡写生与社会实践活动,带领书法专业学生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研学并开展志愿者服务,沉浸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书法传承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课堂现场

Q

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对德育的重视,书法学院在培养学生的艺德、社会责任感方面,有哪些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

A

书法学院组织师生团队成员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为全国劳动模范制作专属印章,以镌刻之名,礼赞劳动美。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四年,每年“五一”期间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梦 劳动美——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特别节目》中播出。书法学院师生团队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大型创意诗画节目《诗画中国》绘画山水图卷并刻制印章,再现千载文脉中的“诗情画意”。

中央美院参与总台”五一”特别节目《中国梦 劳动美》,书法学院师生组成印章专门创作组完成主题印章

中央美院参与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徐海教授等教师以及青年学生一起组成创作团队设计完成主题印章

Q

书法学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突出本科教学的重要性?

A

首先,每位专业教师都承担着大量的本科生教学工作,并且以此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本科四个年级的班主任,都由专业教师直接担任。以本科课程工作量作为教师年终绩效的主要评审范围。书法学院在自身设立的专业奖项基础上,策划组织展览活动等形式,配合本科教学的延伸与提升。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实践类课程占70%,理论课程占30%,为专业教师协调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提供平台与条件。

聘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教育部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晓云为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Q

书法学院的课程建设及课程体系构建情况?

A

书法学院坚持“书、画、印”融合的“宽基础”教学原则,即以中国书法为主,翼以篆刻与中国画,在深入传统的基础之上,探求“书、画、印”三者各自的独特品质及其相互融合。以创作实践为主导,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法学习古代经典,培养其具备较全面的“书、画、印”综合创作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史修养和艺术理论基础。在全国书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对书法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下,书法学院立足对书法“艺术性”价值的认识,从书法艺术性层次推动学科建设,追寻艺术发展脉络,走出“传统出新”的书法艺术人才培养之路。

泰国公主诗琳通访问中央美术学院。访问期间,诗琳通公主一行来到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教育部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一行调研中央美院

校际交换生“汉语课”将中国书法、篆刻等融入课堂教学

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效果方面,注重本科生基本功训练,强化其造型能力的培养。强调从艺术规律和视觉形态等角度研究书法、篆刻、绘画,开设了《书法的形式分析与构成训练》《书画印综合素养训练》等必修课,在梳理书、画、印等发展的历史脉络、研究历代经典作品的创作特征等方面,开设了《中国书法史》《古代书论画论导读》《印学史》等必修课,并开设《诗词题跋》《诗词格律》等特色必修课,力争使学生的创作实践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具视觉形式美感研究。

Q

书法学院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来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

A

书法学院以“就业导向、能力为本”设计课程与教学,核心是精准对接国家需求,将职业能力拆解为可培养的教学模块。课程体系设置上包括书法各种书体、篆刻以及中国画的专业课程,以期培养出专业能力全面,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书法综合类人才。教学环节按照国家要求,突出专业学位培养的目标,将课堂与岗位场景绑定,与学生未来就业导向相结合,例如与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建立共建,强化实践育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培养。此项活动获评北京市教工委“2024年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主题活动”优秀奖。

— 聚力迎评 凝神教学 —

主编丨吴琼编辑丨廖宇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