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预警+演练”,保山这道安全防线很“板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8:01 5

摘要:近年来,保山市持续深化校园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构建“科普+预警+演练”一体化安全体系,通过机制化推进、常态化演练、场景化体验,切实将防震科普落到实处,为师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近年来,保山市持续深化校园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构建“科普+预警+演练”一体化安全体系,通过机制化推进、常态化演练、场景化体验,切实将防震科普落到实处,为师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强烈地震,震中距保山仅492公里,我市震感明显。在这场突发地震中,我市40余万师生沉着应对,实现了高效避险和零伤亡。其中,保山第一中学的5500余名师生快速完成全员安全撤离,其教科书般的应急处置,交出了校园安全教育的优秀答卷。

保山第一中学副校长罗朝春说:“学校应急广播立刻响起,我们从疏散到全员撤离仅用了1分15秒,疏散期间没有人摔倒、未发生物品砸到人的情况。能这么高效完成紧急疏散撤离,靠的就是我们每月一次避震演练,师生都熟练了,真遇到事,熟练就成了安全感。”

保山第一中学构建了“六位一体”常态化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体系,将防震减灾精细融入日常机制,并通过多学科融合、全场景演练、系统心理疏导及多部门协同联动,切实提升师生应急处置能力。

“每天1分钟、每周5分钟、每月30分钟持续进行安全教育,坚持实战演练,不管什么场景、什么时间都会随机开展演练,而且每次都会总结改进,让安全知识深深刻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保山第一中学德育安全处主任宁德坤介绍。

作为校园安全教育体系的重要延伸,保山市科技馆是“地方科协+学校”共建的示范性科普场馆,展厅面积达9800平方米,设有地震科普馆、人工智能馆等六大展区,展品超过600件。馆内常年举办公益科普活动与科技竞赛,年参观人数超3.2万人次,已成为集展览、教育、竞赛于一体的区域性科普核心平台。

“科技馆里的地震模拟平台、VR 体验区,以及我们设置的可操作的安全演练项目,如灭火器使用模拟、心肺复苏训练模型等,就是希望把课本上‘干巴巴’的安全知识,变成学生刻在脑子里、熟练在手上的技能。”保山一中科创教育中心主任赵连智介绍。

据了解,自2022 年以来,我市各中小学校累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讲座1567场、召开主题班会19710场、开展地震应急演练4978次,参与师生总人数超300万人次,组织观看“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的学校达2037所次。

保山市地震局局长李旭蓉表示:“下一步,我们会积极实现‘技术创新’,让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更直观、更深入地学习防灾减灾知识;积极探索‘地域特色科普课’,我们将把龙陵大震、腾冲火山等保山地方特色元素融入校园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中,让学生在学习防灾知识的同时,也能传承地方文化,实现‘学知识、传文化’的双重目标。”

李姗姗 叶进勇

二审:杨冬燕 三审:赵 剑终审:王 灿 保山新闻网联系信息

来源:保山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