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新问界M7价格发布之后其实争议很大,去看车友圈和小红书,会发现很多人都喊“退订”,觉得31.98万元的Max版贵了。确实,和之前老款M7优惠之前的Ultra比,我记得Ultra是30.98万元,全新问界M7至少贵了一万。所以车圈的反弹是很大的。
全新问界M7价格发布之后其实争议很大,去看车友圈和小红书,会发现很多人都喊“退订”,觉得31.98万元的Max版贵了。确实,和之前老款M7优惠之前的Ultra比,我记得Ultra是30.98万元,全新问界M7至少贵了一万。所以车圈的反弹是很大的。
但后来看到订单海报——5分钟过1万台、1小时过3万台——我就在想,是不是哪个地方大家误判了,导致真实用户和实际销量订单产生了巨大差异?后来自己简单梳理了一下,大概有下面这几个想法:
1、27.98万元的Pro+版在30万元以内的竞争力肯定非常强,这点毫无意外。这次全新问界M7的价格完全不能参考老款问界M7,因为底盘、配置、空间都显著加强了。并且即便定价上涨,但在28-32万元价格区间对比这个价位的Q5L、X3这些传统豪华中型大五座,全新问界M7配置全面占优,主动安全和高速领航也是第一梯队,而价格能够便宜好几万。如果对比理想L7 Pro车型,也没有城市领航,但同样是有价格优势。即便是对上现在大热的乐道L90,28万的Pro+版优势就是增程四驱,另外辅助驾驶也要比乐道L90更强,而且差异点在于,L90现在是六座,L80还没上。因此,在28万元价位,原本就选Pro+版的用户肯定直接下单了,毕竟这部分用户也不需要ADS 4。
2、最大的纠结确实在于31.98万元的这个Max版。这个价格大家觉得贵的原因很简单——现在29.88万元都能买BaaS模式的蔚来ES8了,“竟然”还要加2万才能买到M7,开通ADS高阶辅助还要1.2万,一来一去够租电两年了。
如果从对标全新蔚来ES8的角度来看,全新问界M7的确不便宜,但是如果你去看理想L7、L8 Max,会发现问界M7其实还要便宜1万元,而这1万元恰好就是升级ADS 4的费用。相当于你在问界M7和理想L7/L8里面你选谁?答案大概率都是选华为。同时,即便是问界M7落地价要33万元,但对比X3 30Li、GLC这两款BBA豪华SUV,依然是有价格优势的,而且配置上高很多。考虑到每个月GLC依然是过万的销量,那么问界M7的转化率也是可以上去的。
3、这次鸿蒙智行很有意思的是,把Pro+版和Max版的差价拉得足够开,达到了4万元。一般而言,两个配置之间的差价就是2万元左右,这次M7 Pro+和Max的大价差主要是配置差距太大了——37度电和53.4度电、没有双腔空悬、取消了192线激光雷达改用舱内激光雷达、ADS在功能上取消了城区领航辅助,所以差距很大。但是Pro+的这套主动安全配置又要比深蓝这些的ADS SE纯视觉要好,更彰显了华为的技术底蕴。所以对于想买华为的人来说,Pro+其实真的很值。
而与此同时,多花了4万元买Max版的消费者看到双腔空悬、ADS 4高阶版这些专属配置也会觉得好像一步到位也可以,毕竟大家的预算一般是按照30万左右来看车,而不是说就准备花27、28万落地。如果按照30万预算稍微加点就买Max版了,毕竟对大部分受众来说,华为智驾和智能座舱都是第一梯队,选择理想、蔚来、乐道同价位的产品都有短板,反而问界M7真的是最合适的。
4、最后还有一点,你会发现华为的产品定价策略非常厉害,确实是经过3C行业密集产品战的企业。比如31.98万的问界M7 Max,其实比享界S9T增程Max的30.98万元还要贵点,这有点以下克上的感觉。但是你仔细对比会发现,享界S9T增程Max是37度电、是单腔空悬、是单电机,而问界M7 Max高出1万元但用的是53.4度电、是双腔空悬,另外两者在ADS 4上也有一些硬件差距。
最终就形成了,30-34万这个区间买鸿蒙智行的车,问界M7满足不了的,享界S9T可以满足,又或者你觉得问界M7贵了,那也可以看享界S9T,整个细分价位的覆盖几乎是以万元为梯度来应对。如果你往下扩展到智界R7、往上扩展到问界M8,会发现从25-45万元价格区间基本都是如此,这个打法普通车企真的学不来。
文|JackieLXX
图|网络
来源:驾仕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