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前·畅想未来”2025银河科幻大会观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3:30 1

摘要:1986年,首届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发奖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首届银河奖颁奖仪式上,时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的鲍昌在发言致辞中阐述了科幻小说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他特别说到,潜水艇的发明人西蒙·莱克受到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启发,并提到“中国,太需要凡尔纳那样

1986年,首届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发奖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首届银河奖颁奖仪式上,时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的鲍昌在发言致辞中阐述了科幻小说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他特别说到,潜水艇的发明人西蒙·莱克受到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启发,并提到“中国,太需要凡尔纳那样的科幻大师,引领一代又一代青年,成为他们‘生命的总导演’,催生出一批有理想有成绩的西蒙·莱克”。

1986年举办的首届“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发奖大会

此前一年,《科幻世界》杂志的前身《科学文艺》与《智慧树》杂志共同设立“银河奖”,向全国发起科幻征文活动。此举意味着,从1985年起,中国就开始探索本土原创科幻作品的奖项评选体系了。

如今,中国科幻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科幻银河奖也迎来40周年纪念日。9月19日至21日,2025银河科幻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这是将中国科幻银河奖升级成为更大规模、更国际化的创新之举,活动包括“1+3+N”活动矩阵,包括1场开幕式、3场重点活动,以及多场科幻专题会议与主题活动,邀请全世界的科幻迷参与一场融合科技、文化与想象的沉浸式的科幻嘉年华。

活动期间读者在购书

一份杂志,一份中国人自己创设的科幻奖项,孕育出一片茁壮成长的科幻园林。刘慈欣回忆说,2000年,自己的短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第一次获得银河奖,“当然十分高兴,但最令我兴奋的是后一年《流浪地球》的获奖。由于之前多年来投出的科幻小说稿件都石沉大海,我开始研究科幻杂志上刊登的特点和取向,我在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鲸歌》以及后来的《带上她的眼睛》就是努力按照杂志要求和特点写出来的作品。《流浪地球》则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科幻美学思维创作的作品。《流浪地球》获得银河奖的特等奖,对我是一个珍贵的激励,让我能够向着自己的创作理想走下去”。

科幻作家王晋康是从工程师走向科幻创作之路的。他回忆到,自己的处女作《亚当回归》获奖之后,《科幻世界》一直鼓励自己继续创作,不仅约稿,还刊发了许多读者来信,“阅读这些读者来信时我真的热泪盈眶。茫茫人海中,有那么一批读者看到了你的作品,喜欢你的作品,这是对作者最大的恩赐”。也就是从这一天起,王晋康真正把写作作为自己的天职。

在“礼赞银河:引领中国科幻的四十年”对谈活动中,杨潇、谭楷、王晋康、吴先奎、吴岩共同回忆当年的“银河往事”,追忆中国科幻的“点点星火”如何穿越时光,引来星火燎原的黄金时代。“国强,则科幻强。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我们最大的感受。”这群中国科幻发展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说。

活动现场的图书和杂志

如今,中国科幻的火种已经遍布华夏大地。中国科幻创作迎来新的浪潮,科幻产业也进入产业化发展的高速车道。中国科幻迎来更新的时代发展机遇,面对AI浪潮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显著影响,科幻创作的想象基点应该从哪里开始?科幻产业如何面对新市场与新挑战?

在2025银河科幻大会期间,美国《轨迹》杂志主编丽泽・格伦・绰隆比,波兰《赛博朋克 2077》创意总监伊戈尔·萨任斯基,日本学者、翻译家立原透耶,日本作家藤井太洋,韩国出版家崔智夤等来自四大洲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嘉宾参加,覆盖创作、出版、影视、游戏、衍生品、文旅等科幻全产业链,共同探讨中国科幻如何更好地立于世界之林。

创作了《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而受到中国读者关注的韩国作家金草叶在活动现场说,韩国读者对中国科幻的了解大多来自刘慈欣的作品。她也看了韩国最新引进的刘慈欣的《烧火工》,非常喜欢。“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的创作近年来在韩国也备受关注。比如近期中韩作家合作了《身体,再来》短篇小说集”,中国科幻的读者包容度很高、口味也很多元,“我的科幻作品一直都是偏现实和柔软的风格,在中国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我很感谢”。

第36届银河奖颁奖现场,科幻文学创作、网络文学、国际交流、产业发展等各个板块的奖项在现场颁发。杨晚晴、张冉、江波、宝树、汪彦中、狐尾的笔等作家分获各类奖项。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银河奖设立最佳科幻学术奖,并在本次颁奖活动中颁出,肖映萱、贾立元、李广益、江玉琴、刘骁、吕广钊等学者获此殊荣。评委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鲁太光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作家和研究者在思考科幻文学的中国性问题,或者说,思考如何以科幻文学的方式让中国实践、中华文明反哺世界科幻文学。“这次获奖的学术作品大多有明确的方法自觉和文体自觉,这是中国科幻学术研究发展的重要标志。期待未来学人在对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全貌梳理的基础上,做出更有前瞻性的预判。”

2025银河科幻大会专题会议现场

《中国科幻网文白皮书(2023-2024)》显示,近年来,《诡秘之主》《小蘑菇》《我们生活在南京》等一大批高质量的科幻奇幻网文接连涌现,从作家作品到生态建设,网络文学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成为中国科幻增长和出海的“新引擎”。在银河科幻大会活动现场,阅文集团发布了“银河计划”,旨在通过青年科幻创作者扶持、设立作品征集新通道、在网络平台开设科幻专区等,让优质作品获得双向推荐与联合运营,推动优秀科幻作品从创作端到传播端的高效流转。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表示,“希望通过‘银河计划’,共同书写中国科幻更加璀璨的银河篇章。它宣告着中国科幻的创作源泉将更加澎湃,传播的桥梁将更加宽广,传统的荣耀与数字的未来在此刻交汇融合。”

活动现场还揭晓了最具改编价值科幻IP榜单。榜单显示,中国科幻正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发展态势,题材跨界与风格融合成为创新主流。积极融合泛幻想、悬疑、复古美学等多类型元素,在主题、视觉和世界观层面不断拓展边界。这意味着中国科幻已进入多元题材、混合风格与深度人文思考相结合的新阶段,展现出丰富的内容生态和广泛的形态适配性。

中国科幻的生态在茁壮成长,一代又一代新的中国科幻人也与时俱进探索未来发展之路。如同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拉兹所说,“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中国科幻下一个40年发展之路,答案只有一个:继续服务作家,服务读者”。

此次活动期间,新书发布、作家签售、科幻IP路演、银河奇想集市、科幻主题同人交流会、《赛博朋克2077》主题LIVE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广大的科幻迷和文学读者的欢迎。中国科幻银河奖正在以青春的方式吸引更广泛的世界读者,协同推进文旅融合、产业融合,在全球科幻产业的生态版图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来源:文艺报19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