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DeepSeek掀起AI浪潮,“杭州六小龙”成为现象级话题。解码“杭州六小龙”奇迹,探索人才环流如何重塑全球新格局,在《新时代的阿尔戈英雄:人才流动与创新扩散》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当DeepSeek掀起AI浪潮,“杭州六小龙”成为现象级话题。解码“杭州六小龙”奇迹,探索人才环流如何重塑全球新格局,在《新时代的阿尔戈英雄:人才流动与创新扩散》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本书以古希腊英雄寻金羊毛的冒险为喻,揭秘以色列、印度与中国如何通过硅谷人才环流实现技术逆袭。穿越贸易战迷雾,掌握“人才循环”密钥:从出海到归巢,从技术追赶到生态引领。读懂这场跨越太平洋的创新迁徙,方能抢占下一代科技竞争制高点。
作者简介
安娜·李·萨克森尼安(AnnaLee Saxenian)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学院杰出教授,深耕区域经济研究,核心学术贡献在于揭示人、思想与地理环境如何交互作用,进而催生并连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枢纽和创新中心。
萨克森尼安拥有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她于2004—2019年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学院院长,卸任时因其杰出成就而荣获象征大学最高荣誉之一的“伯克利引文桂冠奖”。她曾是苹果公司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并曾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及经济科学学部顾问委员会主席。
她著有《区域优势:硅谷与128号公路的文化和竞争》《硅谷的新移民企业家》等著作,并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领域发表了大量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学术文章。她的研究为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关键洞见。
译者序
文/刘典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
光明神啊,由于你的赐予,
我现在开始追溯过往世代中人们的故事,
他们受国王佩利亚斯之命,
驾驶装备精美座椅的阿尔戈号,
穿越庞托斯的入海口,
驶过库阿内阿之石,
向着金羊毛航行。
2025年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很快,人们便将其与另外五家坐落于杭州的新兴科技公司并称为“杭州六小龙”,互联网上也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关于“为什么是杭州?”“为什么不是其他城市?”的讨论。显然,科技人才的高度集中离不开当地政府搭建的支持平台。而在这一背景之下,对《新时代的阿尔戈英雄:人才流动与创新扩散》这部讨论人才流动与创新实践的经典著作的回顾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所谓“阿尔戈英雄”,指的是古希腊神话中一批跟随伊阿宋,乘阿尔戈号到科尔喀斯去寻找金羊毛的英雄的故事。在本书作者安娜·李·萨克森尼安看来,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技术去中心化的时代,“推动全球经济实现深刻变革的先锋”是“那些出生在海外、掌握尖端技术、往返于硅谷和自己的祖国之间”的企业家。“就像那些跟随伊阿宋寻找金羊毛的希腊人一样,这批新的冒险家在远离技术中心的地带创办了新的公司,承担着风险,同时也获得了经济上的回报。”
在书中,萨克森尼安着重讨论了以色列、印度、中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是如何依靠本地区与硅谷的人员、信息交流实现经济腾飞与科技进步的。“高技能工人与信息的流动性日益提升,信息和通信技术部门生产也日益去中心化,这些趋势为曾经处于外围的经济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作者看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行的认为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主导、集中资源的发展理论不同,在新的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创造性破坏”之下,传统的“龙头企业”由于企业自身内部的官僚化,已无力应对市场的快速需求,而这也恰恰是欧洲、日韩等非边缘经济体在此轮科技革命中未能及时跟上潮流的关键因素。那些“错过战后经济繁荣时期的地区为新兴的初创公司与实验室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参与者既不是官方的决策者,也不是孤军奋战的跨国公司(尽管这两者肯定都发挥了作用),而是那些拥有工作经验且与硅谷和相关美国技术中心有联系的熟练技术移民群体”。
显然,并非所有边缘经济体都跟上了这一波浪潮,那么,以色列、印度、中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这四个地区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或者说,为什么这四个地区与硅谷之间实现了较为成功的人才双向流动?最初,人才流动并不是双向的,而是单向的,即从边缘经济体流向美国。为了启动这一进程,边缘经济体需要大力投资基础教育,让人才接受足够高水准的教育,能够出得去;同时,本土的高等教育或就业无法轻易满足这些人才的需求,进而让他们想出去。而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这些非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族裔(如华人、印度裔)往往会因各种原因受到“玻璃天花板”的限制,一方面,这促使他们在硅谷抱团取暖,另一方面,家乡的广阔蓝海也促使他们回去开创自己的事业,而这实际上又提出了这样几个关键成功因素:一是在硅谷的同族裔人数够多,能够搭建起本族裔的社交网络;二是家乡的政治环境足够稳定、经济发展空间较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他们回到了家乡,将先前的人才流失转化为“人才循环”。
这些从硅谷这一科技创新中心回到家乡的人才不止推动了人才的双向循环,同时也给本地的市场带来了发展所需的资本、技术、运营经验、新型的商业模式以及自己在美国的人脉关系。在商业层面,由于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各地的优势不同,这一时期真正稀缺的资源就是快速找到合适的外国合作伙伴,并实现跨文化与语言障碍管理复杂业务关系和团队协作。而这恰恰是这一人才流动网络的重要贡献,“在各自族群的专业网络之内,沟通与信息交流非常便捷”,因此,他们可以“更快地学习技能,获得新技术与新资本,同时寻找到潜在的合作者,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及时做出必要的反应”。在政策扶植方面,这些选择回归的人才带来了必要的资源与知识,能够促使当地政府搭建起一套最适合科技初创企业发展的政策平台。因此,萨克森尼安也强调,复制硅谷的努力不能“自上而下”,“新时代的阿尔戈英雄的经历表明,发展中经济体的决策者应该致力于促进自下而上的创业活动和远程信息交流”。
本书对于人才流动的强调具有极高的现实参考意义。在中美科技战、贸易战、关税战频仍的当下,如何进一步扩大我们的人才库,同时吸引海外的人才向中国流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