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长腿遭遇“道德审判”,谁在定义青春正确的模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0:21 1

摘要:九月中旬,各高校已陆续开学。新生入学,迎新晚会,算是标配。回想我大一那年的迎新晚会,节目五花八门——歌舞表演、当代T台走秀、古装走秀、情景剧演绎……丰富精彩,热闹得很,满是青春洋溢的蓬勃朝气。

九月中旬,各高校已陆续开学。新生入学,迎新晚会,算是标配。回想我大一那年的迎新晚会,节目五花八门——歌舞表演、当代T台走秀、古装走秀、情景剧演绎……丰富精彩,热闹得很,满是青春洋溢的蓬勃朝气。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各校的晚会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大家会自发比较,看看谁家的更精彩、更有创意、更好玩儿。这本是一种轻松的围观与欣赏,可今年海口经济学院的迎新晚会却“火”出了圈,只是这次的“火”,带着不少争议。

海口经济学院晚会表演 图片源于网络视频截图

海经院晚会表演的视频一出,网络上迅速掀起热议,不少评论直指“夜店风味太浓”“这哪是高校,分明是夜店高校化”,看到这些评论,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大家的反应会这么大?

网上评论截图

后来听到一些传言,说“海经院校门口总有豪车等候”,这次晚会视频下面,也有人意味深长地说“校门口的豪车都排长龙了吧”,这话中暗示什么,不难猜测。所以,这次的“网嘲”并非空穴来风——有些人对该校已形成刻板印象。

说起来,海经院是一所私立高校,学费比普通公办院校要高一些,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应该是相对宽裕的。有人一看到“豪车多”,就自动展开联想,暗示一些不光彩的剧情。但那些“豪车”说不定就是学生自己家的呢?

其次,这次引发争议的晚会表演,是学校模特班学生的节目。模特这个行业,本身就对身高、身材有严格要求,所以模特班的学生身材普遍较好。她们在舞台上穿着贴合身形的服装展示专业素养和青春风采,却被贴上“低俗”的标签,这样的评价是否有些苛刻?

这让我想起《哪吒》里那句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一旦你戴上有色眼镜,看什么都会走样。接受新时代教育的学生,不该是自由、自信、思想开放、敢于展现自我的吗?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台词

回看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穿喇叭裤、戴墨镜、手提收音机听邓丽君,当年也被批评为“不务正业”“伤风败俗”。但如今,这些已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甚至是怀旧符号。

再看千禧年初,街舞刚进校园时,也被视为“痞气”“街头混混的玩意儿”,难登大雅之堂。可今天,街舞不仅成为大学社团中备受欢迎的活动,更登上了亚运会舞台,成为正式竞技项目。

放眼更具开放的国外,对多元表达的包容度更高。牛津、剑桥等高校的学生社团常年举办“变装之夜”(Drag Night),学生通过夸张的性别表演探讨身份认同与社会规范。而国外社会更倾向于将学生的多元表达视为思想成长的必经之路,而非急于贴上“异类”标签。

当然,我并不是说要照搬国外,也不是说所有形式的展示都无可指摘。但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太习惯用统一的标准去框住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是不是太急于用“应该”去压制“我想”?

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塑造人格、思想启蒙、文化创新的地方,许多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都萌芽于校园。

五四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等高校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上世纪六十年代,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学生发起了“言论自由运动”,深深影响了美国社会对公民言论权利的认知。

这些都提醒着我们,校园的自由氛围往往是社会观念进步的前奏。

回到这场引发争议的表演本身,与其急于定性为“低俗”或“高雅”,不如先问一句:学生在表达什么?有些人是否因为某些视觉符号触发了刻板联想,就轻易否定了她们背后的努力与正当性?

每所学校有各自的特质,每代青年有各自的表达方式。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校园文化真正的生命力。如果所有高校晚会都要“中规中矩、亦步亦趋”,那所谓的“青春气息”,恐怕也只能沦为千篇一律的表演。

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倡导开放、包容、国际化的发展理念。这不仅是经济层面的突破,更应是观念上的松绑。

接纳多元文化、鼓励创新表达、尊重个体差异,恰是自贸港建设彰显活力的青春底色。这份包容落在校园、融入日常,才能让自贸港的开放不止于口号,也让青春不拘于单一模样。

来源:自贸港演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