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主席召见许世友,事后王近山激动痛哭:毛主席没有忘记我啊!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09:13 2

摘要:1937年的寒冬,太行山深处的野战医院里。护士韩岫岩正在给伤员换药,突然听见外面一阵骚动。

1937年的寒冬,太行山深处的野战医院里。护士韩岫岩正在给伤员换药,突然听见外面一阵骚动。

"快!担架!是王团长!"几个满身是血的战士抬着个血人冲了进来。

钱信忠院长快步走来,看了看伤势,转头对韩岫岩说:"小韩,你来负责王团长的护理工作。"

"可是院长,我..."

"这是命令。全师最好的护士,就得配最勇猛的团长。"

病床上的王近山昏迷了三天三夜。韩岫岩守在一旁,不时用棉签沾水湿润他干裂的嘴唇。第四天清晨,她正打着盹,突然感觉有人在盯着自己。

"同志..."沙哑的声音吓了她一跳。睁开眼,正对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王团长您醒了!"她慌忙起身,却不小心打翻了药盘。

王近山咧嘴笑了:"俺这条命是你救的,以后你就是俺的救命恩人。"

隔壁病床的陈锡联咳嗽一声:"老王啊,我看你这伤一时半会好不了,不如..."

"老陈你闭嘴!"王近山老脸一红。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医院的梨花开得正好,王近山已经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这天他神秘兮兮地把韩岫岩叫到后院。

"小韩同志,你看这个。"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弹壳做的小花瓶,里面插着几枝野花,"俺亲手做的,送给你。"

韩岫岩的脸一下子红了:"王团长,这不合规矩..."

"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俺王近山这辈子就认定你了!你要是不答应,俺就..."

躲在树后的陈锡联终于憋不住笑出了声。韩岫岩羞得扭头就跑,却听见身后"扑通"一声——王近山真摔倒了。

她赶紧转身去扶,却被一把拉住手:"答应了?"

就这样,在1938年的春天,战火中的爱情开出了最美的花。

02

1953年的冬天。产房内,韩岫岩刚刚经历过分娩的剧痛,额头上还挂着汗珠。护士将襁褓中的女婴轻轻放在她枕边,婴儿红扑扑的小脸像初绽的梅花。

"是个漂亮的千金。"护士笑着说。

这时,病房门被猛地推开,带着一身寒气闯进来的正是王近山。这位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此刻却像个毛头小子似的搓着手,眼睛直勾勾盯着女儿,想抱又不敢抱。

"让我看看,快让我看看!"

当护士把婴儿递到他怀里时,这个在枪林弹雨中都不曾皱眉的铁汉,手臂竟微微发颤。

接下来的日子,王近山几乎寸步不离地守着妻女。他笨手笨脚地学着换尿布,半夜孩子一哭就弹起来哄,连部下汇报工作都要抱着女儿听。韩岫岩常常笑着摇头:"你这哪像个将军,倒像个老妈子。"

可这样的温馨没能持续多久。

某个飘着雪的傍晚,王近山站在窗前久久不语。

"怎么了?"韩岫岩察觉到丈夫的异常。

王近山转过身:"岫岩,有件事...我思来想去还是要和你说。这孩子...得给老朱。"

"什么?"韩岫岩以为自己听错了。

"在朝鲜的时候,老朱救过我不止一次。有回炮弹就在车边炸开,他整个人扑在我身上..."王近山不敢看妻子的眼睛,"他这辈子怕是难有孩子了,我答应过..."

"你疯了吗?"韩岫岩猛地坐直身子,怀里的婴儿被惊醒,哇哇大哭起来。她紧紧搂住孩子,声音都在发抖:"这是我的骨肉!是你王近山的亲闺女!你当是打仗缴获的战利品说送人就送人?"

"我知道这很难,可是承诺..."

"要报恩拿你的命去报,别拿我女儿!"

这场争吵最终以王近山的沉默告终。

但裂痕就像窗上的冰花,一旦出现就再难消融。往后的日子里,曾经的甜蜜渐渐被猜忌和怨怼取代。韩岫岩总觉得丈夫看女儿的眼神里藏着愧疚,而王近山则发现妻子把女儿护得严严实实。

03

1963年的春天,这天王近山刚开完会回家,就看见韩岫岩铁青着脸站在客厅里。

"你干的好事!"她劈头摔来一叠材料,"现在全机关都在传你的..."

"我们之间的事,为什么要这样?"

"这些年你心里除了你那点仗义,还有这个家吗?"

第二天,王近山直接向组织递交了离婚申请。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就惊动了中央领导。

邓小平把他叫到办公室:"近山啊,夫妻没有隔夜仇..."

"邓政委,我王近山打仗不怕死,做人不怕鬼。她要闹,我就堂堂正正离。"

周恩来总理亲自泡了杯龙井推到他面前:"孩子还小,你再考虑考虑?"

"总理,当年打小日本的时候,我带着敢死队冲在最前头。现在要是连自己的事都不敢认,我还配穿这身军装吗?"

04

1964年的春天,河南周口的黄土地上。一辆吉普车卷着尘土驶进农场。车门打开,王近山拎着简单的行李走下来,眯眼打量着眼前这片陌生的土地。

"王...王场长?"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搓着手迎上来,"俺是生产队长刘大柱,您叫我老刘就成。"

王近山伸手和他握了握,粗糙的大手让老刘一愣——这哪像首长的手,分明是干惯了农活的手。

"带我去果园看看。"王近山开门见山。

老刘慌忙带路,只见王近山走到苹果树下,熟练地掰开一个芽苞检查,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这蚜虫都成灾了,怎么不打药?"

"这...这..."老刘支支吾吾,"场里说现在要搞革命,不能光抓生产..."

王近山把军装一脱,挽起袖子:"去,给我找几个喷雾器来!"

当天下午,农场职工们就看见新来的"王场长"背着几十斤重的喷雾器,在果园里来回穿梭。汗水浸透了衬衫,药水溅了满身,他却干得比谁都起劲。有个年轻职工小声嘀咕:"这哪像当官的..."话没说完就被老刘踹了一脚:"瞎说啥!王司令当年打仗时..."

转眼到了麦收季节。这天清晨,王近山正带着职工们磨镰刀,忽然听见远处传来嘈杂声。一队戴着红袖章的学生拦在麦田前,举着标语牌高喊:"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胡闹!"王近山把镰刀往地上一插,大步走过去。他往田埂上一站,腰板笔直,目光如电:"都给我听着!夏收就这几天,耽误了就是糟蹋粮食!谁要拦着割麦,先问问我这把老骨头答不答应!"

学生们被他这一嗓子震住了。领头的还想争辩,抬头对上王近山鹰隼般的眼神,顿时蔫了半截。老刘后来跟人说,那天王司令往田埂上一站,就跟当年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一个样。

05

然而好景不长。

1968年的冬天特别冷,这天农场办公室来了几个人。王近山正伏案写生产计划,门突然被踹开。几个外调人员气势汹汹闯进来,把一叠材料拍在桌上:"王近山,老实交代!"

王近山慢慢放下钢笔,目光扫过那些胡编乱造的材料,突然笑了:"我王近山这辈子就认一个理——对得起天地良心。"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汽车急刹的声音。肖永银带着警卫员大步走进来,一把揪住外调人员的领子:"谁给你们的胆子?王司令身上十七处枪伤,哪一处不是为革命流的血?"

1970年早春,许世友来农场视察。两个老战友在苹果园里边走边聊。

"老首长,"王近山递给许世友一个皱巴巴的信封,"帮我把这个转交给毛主席吧。"

许世友展开信纸,上面工工整整写着:"主席:近山有错,但求为党再尽绵薄之力。若蒙允许,愿以余生报效国家..."

许世友把信仔细折好放进内兜,用力拍了拍老战友的肩膀。

06

1970年的初春,周恩来总理的办公室里。他手里捏着一封已经翻皱的信,轻轻叹了口气。

"主席,这是王近山同志托我转交给您的信。"周总理将信放在毛主席的书桌上,"他在农场劳动很认真,但总惦记着还能为党做点工作。"

毛主席放下手中的毛笔,展开信纸细细阅读。看着看着,他突然笑出声来:"这个王疯子,写个检讨书都带着打仗的架势!当初处理得是重了些。这样吧,让他回部队去,许世友那边不是正缺人手吗?"

"近山同志确实是难得的将才,这些年...太可惜了。"

"告诉许和尚,"毛主席突然眨眨眼,"就说是我说的,王疯子要是再犯倔,让他亲自去管教!"

就这样,王近山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拎着个帆布包回到了南京。许世友在军区大门口等着,老远就张开双臂:"好你个王疯子!在农场养得白白胖胖的嘛!"

王近山一个立正敬礼:"报告司令员!王近山前来报到!"话音未落,就被许世友结结实实抱住了。

重新穿上军装的王近山像变了个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把司令部走廊拖得能照出人影。有次参谋们来上班,看见副参谋长正蹲在院子里给新兵示范捆背包,急得值班员直跺脚:"首长!等下军区首长要来检查!"

"检查什么?"王近山头也不抬,"当兵不会打背包,还打什么仗?"

但这样的干劲没能持续多久。1974年深秋,王近山正在作战室研究沙盘,突然一口鲜血喷在代表台湾岛的模型上。警卫员吓得脸都白了,他却抹抹嘴说:"没事,可能中午辣椒吃多了。"

检查结果出来那天,医生拿着报告单的手直发抖。王近山反倒笑了:"胃癌?比我想的好多了,还以为要说是绝症呢!"他转头对秘书说:"去把我那瓶茅台拿来,今天得庆祝一下——终于有个病配得上老子了!"

最后的岁月里,王近山的病房成了第二个司令部。他躺在病床上还要听战报,打着点滴还要批文件。有次护士来换药,看见他正对着地图破口大骂:"这帮兔崽子,坦克能这么摆吗?"吓得小护士差点打翻药盘。

1978年5月10日凌晨,王近山突然精神特别好,非要儿子王少锋扶他起来看日出。窗外泛起鱼肚白时,他轻声说:"少锋啊,记得我抽屉里有个铁盒子...里面是朝鲜战场上老朱挡在我面前时,被弹片打穿的军功章..."

"爸,您别说了,歇会儿..."王少锋红着眼眶给他掖被角。

"告诉组织..."王近山的声音越来越轻,"我王近山这辈子...没占过公家便宜...就那盒子里...还有三分钱邮票没报销..."

朝阳的第一缕金光透过窗纱时,这位打满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全场的老将军,像完成最后一次冲锋的战士,静静地闭上了眼睛。

他的枕边,整齐叠放着的旧军装上,五颗纽扣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来源:三联影咖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