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日,蓝营主席选举的第一场辩论在电视上播出,大家很关注结果。场上三个人表现都挺好,郑丽文说话直接,立场清楚。罗智强讲自己过去为蓝营做了多少事,想让大家记住他功劳。张亚中谈两岸,很认真。其实所有人都拼了,但大家都知道主席是谁已经定了
9月20日,蓝营主席选举的第一场辩论在电视上播出,大家很关注结果。场上三个人表现都挺好,郑丽文说话直接,立场清楚。罗智强讲自己过去为蓝营做了多少事,想让大家记住他功劳。张亚中谈两岸,很认真。其实所有人都拼了,但大家都知道主席是谁已经定了
实际把控局面的人根本不在辩论现场。郝龙斌跟朱立伦、韩国瑜见面,蓝营里面重要的人都和他站在一起。郝龙斌没有跟别人一起参加辩论,他“成了主席的固定人选”。在网络上特别多台湾网友说,郝龙斌像是坐等上位,什么都不用做,机会都给他安排好了。蓝营这次换届,所有领导都围着他转。他开会,去见蓝营的小组,还得到韩国瑜口头支持。主席位置就像是给他量身定做的,一切水到渠成。
“朱立伦推年纪大的郝龙斌当主席,蓝营很多基层和网友都不满。原本大家都觉得该轮到新人了,结果还是上一代自己挑来挑去,没有新意。”
蓝营本来有很多人希望借这次机会换年轻人。马英九也说过:现在是换队伍的机会。但朱立伦偏偏扶持郝龙斌,让人很意外。郝龙斌做事没太多想法,也不会威胁到老那些人的利益。像赵少康和傅崐萁,原本想自己出来选,结果绕了一圈又回去帮郝龙斌。大家“心里都明白,朱立伦这样的安排还是为了老班底,可以更好控制局面,保证利益不动”。就像大家熟悉的事,一个单位谁都上进,最后还不是老板亲信坐头把交椅。朱立伦背后的算盘很清楚。郝龙斌能力不出众,但正因为不会挑战现有势力,才更容易被老领导选上。
蓝营里面,其实不止一小撮人不认同这种处理方式。张亚中公然批评朱立伦,说他是想把蓝营所有资源变成自己的家族企业。蔡正元也在公开场合说,蓝营不能再变成“听一个人话的党”。这些声音其实是很多退休和普通上班族的心声。大家都明白,如果一直把持不肯变化,最后只会让局势更复杂。不少蓝营普通支持者觉得,“每次选举一到,就明显只有自己人上去,普通有能力的人永远没机会,这样下去蓝营迟早出大事”。
“郝龙斌上位的话,最大的问题还是蓝白两党关系非常不好,他和柯文哲关系很差,合作基本没戏。要是真这样选下去,结果就是又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近几年蓝营和柯文哲一直有矛盾,之前郝龙斌甚至公开说了柯文哲不少难听话。这样两家就算再逼在一起合作都合不去。今年选举大家还看得很明白,蓝白分裂后,民进党高高兴兴捡现成。就跟职场上一样,团队内乱,最后受益的永远是对手。现在蓝营不少基层反映,一旦让郝龙斌担任主席,“裂痕更大,蓝营里面各路人马上会闹起来,要分蛋糕都分不到。到那时局面只会更乱”。
其实郑丽文有不少基层支持者,虽然她力量不够大,但因为说话直接,态度明白,很多上班族和退休人员更愿意相信她。蓝营的老人表面上很团结,可是真的让我选,还是更希望有点新气象。现在郭台铭、韩国瑜这些带头的人都没实权,朱立伦这些人还想玩一手遮天,大家早就腻了。
很多普通人都感觉,这回选举变得没激情,大家明知结果,却必须看表演。上班族和退休的人更是看得明白,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最终多半会让选民彻底冷心。年轻人、退休人都希望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蓝营,但朱立伦还是拿出了最保守那一套。
“郝龙斌这种‘躺赢’方式,最后谁都没捞到啥好处,真正损失的还是基层和普通支持蓝营的人。朱立伦想着维稳,其实只是在拖时间,问题根本没解决。”
可不是每个人都同意这种分蛋糕。最早的蓝营是想靠大家的力量,现在都在比关系,全靠长辈撑场面,年轻一点的看不到希望。蓝营很多有经验的老员工都说,下一步可能穷折腾,但上面的人看不到问题。这种管理,跟以前现实生活很相像。
主席这个位子到底该留给谁,很多退休朋友、老上班族心里早有数。只要还是按老套路选,结果就是没有新鲜血液,更谈不上改变。每次换届,大家都想有个好转机,但最后发现连一次踏实的公平都没有。有人在茶余饭后说,“今晚早点睡,明天醒来主席就定了。赢家不是最好的人,只是关系最好的人”。
现在大家都在看,是蓝营继续走老路,还是能够有点变化。不管最后朱立伦还是郝龙斌,变来变去都差不多。真正的变化,不是靠换名头,而是看基层人能不能真正参与。谁上谁下,结果已经不重要。大家最怕的就是,看了一圈闹剧后,又变成一场空。你觉得这回蓝营还有新机会吗?欢迎在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大家一起聊聊。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