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游(高价值):包括激光器、探测器、FPGA、模拟芯片等关键部件,技术壁垒高,毛利率普遍超过50%。尽管海外厂商垄断,但国产替代正在加速。
激光雷达产业链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整机制造和下游应用集成,各环节价值量呈现显著差异:
· 上游(高价值):包括激光器、探测器、FPGA、模拟芯片等关键部件,技术壁垒高,毛利率普遍超过50%。尽管海外厂商垄断,但国产替代正在加速。
· 中游(中等价值):聚焦激光雷达整机制造,目前行业处于价格战阶段,车规级产品均价从2020年的2.25万元/颗降至2024年的2600元/颗,规模效应尚未完全显现。
· 下游(低价值):涵盖自动驾驶、无人物流车、机器人等系统集成领域,硬件占比逐渐下降,软件和服务比重提升,但单体价值量远低于上游。
1.激光器:决定探测距离和功耗,1550nm光纤激光器具备升级潜力,毛利率超55%。
光库科技、炬光科技、锐科激光
2.探测器:SPAD/SiPM为固态雷达核心,国产化率低于20%,替代空间巨大。
灵明光子(未上市)、量芯集成(未上市)、光迅科技
3.FPGA:主控芯片单颗价值量50~100美元,Xilinx/Intel垄断,国产28nm开始渗透。
复旦微电、紫光同创(未上市)、安路科技
4.模拟芯片:车规验证周期长,导入后粘性极高,信号链+电源管理为核心
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
1.禾赛科技:
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量第一,预计2025Q1实现Non-GAAP盈利,深度绑定理想、小米、比亚迪
港股二次上市在即,估值锚90×PE,产能扩张至200万台/年
2.速腾聚创:
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达365k颗(+300%),首家量产“超千线”数字化雷达
2025年进入北美豪华新能源车企供应链,无人配送+机器人双轮驱动
3.图达通:
蔚来主供,1550nm技术领先,毛利率高于905nm方案
借壳交易估值约120亿元,2025年有望借蔚来ET9、阿尔卑斯品牌放量
· 无人配送/物流:九识、新石器、白犀牛大规模采用禾赛/速腾雷达,预计2025年国内无人物流车出货量突破10万台,带动激光雷达需求翻倍。
· 机器人:优必选、银河通用、宇树等已将激光雷达列为标配,预计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2万台,增量市场约30亿元。
三、结论与策略1. 短期(6~12个月)
o 上游“卖铲人”确定性最强,优先布局光库科技、炬光科技、复旦微电;
o 中游龙头进入盈利拐点,禾赛科技、速腾聚创逢回调可加仓,博弈港股流动性溢价。
2. 中期(1~3年)
o 随L3+法规落地及机器人放量,1550nm激光器、SPAD探测器、车规FPGA将迎来快速增长,建议关注未上市龙头(灵明光子、紫光同创)的Pre-IPO机会。
3. 风险提示
o 车规价格战反复、海外专利诉讼、SPAC上市进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导致车企削减订单。
来源:小模型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