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年医院院长禹震:以科学家精神破题老龄化 为“优雅老去”筑就健康防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09:58 1

摘要:9月19日-20日,首个全国科普月特别节目《2025科普中国在行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特别节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通过科普名家访谈、科普情景短剧、科普场景探访等环节,重点宣传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传播影响力和

9月19日-20日,首个全国科普月特别节目《2025科普中国在行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特别节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通过科普名家访谈、科普情景短剧、科普场景探访等环节,重点宣传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传播影响力和示范意义的科普实践案例,集中呈现首个全国科普月系列精彩活动。

北京老年医院院长禹震,深耕老年医学与医养结合领域,始终扎根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求,以破解老年健康服务难题为己任。他在多学科协同、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育的实践中,既追着“让每位老年人有尊严、有质量生活”的初心之光,也用专业坚守与创新实践,诠释着如何以科学家精神为老年健康服务凝心铸魂。

老年健康服务面临老年人“多病共存、需求多元”的挑战,单学科诊疗或传统养老照料难以满足需求。禹震院长将“综合评估+多学科诊疗”作为核心路径,通过全面功能评估掌握老年人身体机能、营养状态,联动多学科团队制定个性化方案。但多学科协作存在人力成本高、知识覆盖难的问题,为此他推动“数智化老年医院”建设,引入AI超声、数字人体技术提升诊疗精度,更联合多模态医疗健康大模型企业研发“数智老年医生”,让AI辅助诊断,提高医护工作效率和精准度,扩大优质资源覆盖。

面对养老护理员缺口大、老人心理陪伴需求突出的问题,禹震院长联动机器人企业创新,探索应用语音陪伴机器人缓解老人孤独,引入生活照料机器人与自动化工具解决沐浴、如厕等难题。他强调技术要服务老人“获得感”,让技术成为老年生活的“温暖支撑”。

针对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化不足、职业化不强”的痛点,禹震院长将“标准制定+分层培养”作为破局关键。他牵头制定医养结合机构内医疗区与养老区床位转换标准、安宁疗护服务规范等标准,让服务有章可循;构建“高端到基层”人才培养体系,培育高端老年医学人才联手全科医生筑牢核心力量,开展基层护理员、居家照护员基本理论和实用技能培训,让专业照护延伸至家庭。

深知“健康科普是老年健康第一道防线”,禹震院长承担起“医学知识传播者”的角色,主编《相约健康百科丛书——老年退行性疾病康复怎么办》。书中,他的团队将老年退行性疾病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语言,系统覆盖老年人最关心的健康问题,给出可操作的预防与应对方案。他认为,老年健康科普不能只停留在“告知”,更要“实用”,要让知识真正落地为老人的生活习惯。

在禹震院长心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躬身践行的目标。他倡导年轻人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老年人要保持积极心态,通过锻炼身体、维系社交关系延缓衰老;推动构建“医疗-养老-照护”一体化服务体系,让老年人能在家、在机构都获得专业支撑。这份坚持,源于他对老年医学事业的热爱,更源于对“让每个生命都能优雅老去”的信念。

如今,禹震院长仍向“破解老龄化难题”前行。他以创新模式打破医养壁垒,用有温度的技术消解养老焦虑,凭扎实科普点亮健康认知,不仅为老年健康事业提供可复制路径,更让“有尊严的老年”成为社会共识,为应对老龄化注入温暖力量,让科学家精神在守护“夕阳红”中熠熠生辉。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