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荐书 | 谷雨: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0 18:01 1

摘要:民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前后赏牡丹的习俗。牡丹还有一个好听的别名:“谷雨花”。

GU YU

Grain Rain

初候 萍始生

二候 鸣鸠拂其羽

三候 戴胜降于桑

赏牡丹

民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前后赏牡丹的习俗。牡丹还有一个好听的别名:“谷雨花”。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北第同赏牡丹

宋 韩琦

正是花王谷雨天,

此携尊酒一凭轩。

阳台几日徒惊梦,

息国经年又不言。

但得留连词客醉,

算难回避蜜蜂喧。

自从标锦输先手,

羞见妖红作状元。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二十一

宋 范成大

浴蚕忙

浴蚕,指的是古人用盐水选蚕种的农事活动。古人有“谷雨初旬共浴蚕”的诗句。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宋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

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

看看尝面收新茧。

雨过山村

唐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鸳鸯湖棹歌

清 朱彝尊

谷雨茶

谷雨是采茶时节,有“谷雨谷雨,采茶对雨”的民谚。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人们都会喝茶,以祈求健康。

谢中上人寄茶

唐 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江南春日

宋 夏竦

江北游人春未回,

江南春色傍人来。

茶经谷雨依稀绿,

花接清明次第开。

场上斗鸡金作距,

槛前妆鉴玉为台。

六朝风物今何在,

莫负流年酒百杯。

七言诗

清 郑燮

不风不雨正晴和,

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

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

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

一杯香茗坐其间。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登山踏青,赏花游湖,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春游

清 张茝贞

细雨微微燕啄泥,

菜花满地蝶参差。

村歌一片前山起,

又是收茶谷雨时。

山庄即事

清 吴兰修

白云深处古田家,

谷雨新晴课种麻。

我亦芒鞋间不得,

满山开遍碧桐花。

咏廿四气诗·谷雨春光晓

唐 元稹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闲游四首·其三

宋 陆游

过尽僧家到店家,

山形四合路三叉。

清明浆美村村卖,

谷雨茶香院院夸。

困卧幽窗身化蝶,

醉题素壁字栖鸦。

夕阳不尽青鞋兴,

小立风前鬓脚斜。

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中的“喜”元素与诗词、书画相结合,兼具传统典雅韵味,呈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时间意识、喜乐心情和审美情趣,是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美读本。

节气荐书

01

《工夫茶:广东茶道》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工夫茶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 “天做一半,人做一半”。天做的那一半,是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人做的那一半,是制茶和泡茶。本书是介绍潮州工夫茶的文化普及读本,通过前世今生、审美特征、礼俗风尚三大板块,展现工夫茶的文化之美与艺术之美。

02

《“品格诗画系列”——种子》

雨生百谷,播种育苗。孩子正处于人生的春天,要为他们种下怎样的种子呢?本书内容围绕品格教育专家朱晓平的教育理念展开,包含自律、勇气、心态等12个青少年品格修炼主题。以百条品格金句、百首解读小诗、百幅童趣插图的形式,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颗品格的种子。通过品格教育,点亮更多孩子的心灯,启迪更多人的智慧。

来源:南方日报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