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信息飞奔、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时代,我们身边从不缺说话的人。朋友圈里金句频出,直播间里口若悬河,社交软件上问候语像自动发送的模板。可当夜深人静,心里突然涌上一阵说不清的情绪时,翻遍通讯录,竟找不到一个可以拨出去的号码。不是没有联系人,而是少了一个能听懂
在这个信息飞奔、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时代,我们身边从不缺说话的人。朋友圈里金句频出,直播间里口若悬河,社交软件上问候语像自动发送的模板。可当夜深人静,心里突然涌上一阵说不清的情绪时,翻遍通讯录,竟找不到一个可以拨出去的号码。不是没有联系人,而是少了一个能听懂你“废话”的人。
那些看似无意义的碎语,其实藏着最真实的情感。你说“今天路过那家旧书店,老板还在放那首老歌”,真正想说的是“我怀念从前那个慢下来的自己”;你讲“昨晚梦见我们一起逃课去海边”,其实是想告诉对方“我依然记得我们曾共享过的自由”。这些话在外人看来或许毫无价值,但在懂你的人耳中,却是灵魂的暗号。婴儿咿呀学语,全是“废话”,却让母亲心头一暖;朋友见面聊起小时候偷摘枇杷被追打,笑得前仰后合,不是因为故事多精彩,而是因为那段记忆只属于彼此。
听得懂“废话”,是一种稀缺的能力。它需要放下手机,腾出整段的时间,更需要放下大脑里的评判和解决方案。很多人一听别人诉苦,立刻开始分析、建议、安慰,仿佛情绪是一道必须立刻解出的题。可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答案,只需要有人安静地坐在对面,点点头,说一句:“是啊,确实很难受。”这种共情,比任何技巧都珍贵。
真正的理解,是能翻译出语言背后的情绪密码。这本情绪字典,无法速成,只能靠岁月一页页写就。一起经历风雨,分享秘密,见证彼此的成长与狼狈,才能慢慢建立起只有你们才懂的默契。所以,那个愿意听你讲废话的人,往往也是陪你走过最长路的人。
如果此刻你还未遇见这样的人,别急着失落。你可以先成为那个愿意倾听的人。回复一条消息时不敷衍,听朋友说话时不看表,哪怕只是轻轻一句“我在”,也能在别人心里点亮一盏灯。当你开始温柔对待他人的“废话”,世界也会悄然为你送来能听懂你心声的人。
人生漫长,荷尔蒙会褪去,热闹会散场,唯有那些肯陪你浪费时间、把你的碎念当诗来听的人,才会一直站在光里,等你回家。
来源:晓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