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现代科技,打造一件运动版“素纱襌衣”?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05:02 1

摘要:从嫘祖手中牵出的第一缕蚕丝,到现代运动服上泛着科技光泽的面料纹理,人类对衣物“轻”与“薄”的追求从未因时代更迭而停歇,而这份追求也促使着一代代造物者不断向工艺巅峰发起挑战——无论汉代织匠手中轻若云雾的素纱襌衣,还是诞生于现代实验室里的科技面料,背后都凝聚着相通

Preface

从嫘祖手中牵出的第一缕蚕丝,到现代运动服上泛着科技光泽的面料纹理,人类对衣物“轻”与“薄”的追求从未因时代更迭而停歇,而这份追求也促使着一代代造物者不断向工艺巅峰发起挑战——无论汉代织匠手中轻若云雾的素纱襌衣,还是诞生于现代实验室里的科技面料,背后都凝聚着相通的匠心。光阴流转间,技术在革新、场景在变化,但“精工造艺”的内核,却始终在传承中生长。

自衣物脱离原始的蔽体功能,成为工艺与美学的载体时起,对“轻”与“薄”的极致追寻,便成了贯穿古今的造物命题。

回到遥远的上古时代,刚刚走出蛮荒的华夏先民发现,将蚕茧浸煮、抽丝、捻合,便能制成可供织造的丝线。相比于坚韧的兽皮、粗糙的麻葛,丝织衣物轻便、亲肤、透气的特质,构成了“高级服装”的最初轮廓;而应风而起、翻腾舞动的飘逸质感,又完美地承载起人们对超脱自我、羽化登仙的浪漫想象。在古老的传说中,黄帝之妻嫘祖“教民育蚕,治丝以供衣服”,一场跨越千年的“轻盈竞赛”就此拉开序幕。

*

甘肃省瓜州县榆林窟飞天壁画中,宛若当风舒卷的飘带,寄托着古人对超脱躯体、御风凌虚的畅想。

时光流转至汉代,工艺的逐渐完善,让更轻、更薄的梦想照进现实。选用“三眠蚕”产出的顶级丝纤维,以精妙技法织就的衣物,轻若云雾、举若无物,在当时有“雾縠”之称。1972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件素纱襌衣,更是将这份工艺推向了后世难以复刻的高度:长度128厘米的直裾素纱襌衣仅重49克,而衣长160厘米的曲裾素纱襌衣,重量更只有48克。对比当下普通春夏款衬衫动辄 300 克的重量,两千年前的精工与智慧,至今依然足以令世人震撼。

*

被誉为西汉纺织技术巅峰的直裾素纱襌衣,用料约2.6平方米,重量确仅有49克。

唐代,“轻盈美学”随着精工的普及走入千家万户。“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寥寥十四字,写尽了轻衣骏马的唐人风流 ——如烟缥缈的罩衫掩映下,肌肤与织物纹饰若隐若现,行走之间,衣袂翻飞,成为盛唐开放气象的一抹灵动注脚。

*

《簪花仕女图》局部,五位贵妇皆身着轻薄透明的罩衫,“轻纱薄若空”之美跃然纸上。

来到宋代,“轻薄”与“实用”的融合日趋成熟,会“呼吸”的罗衫在此时大放异彩:经丝绞缠后呈椒孔的特殊结构凉爽透气,正适合炎热的夏季。从两经绞、三经绞、四经绞的素罗,到融入平纹、浮纹的花卉纹样罗,名目繁多的“宋罗”成为了宋代制衣技艺巅峰的代名词。

从千年前到今天,每一件传世衣物的背后,都是匠人对材质、技术的反复打磨,是对“轻”与“薄”极限的不断突破。这份对精工的执着,并未随时代更迭而消散,而是凝聚为不朽的匠心,在时光中静静沉淀。

*

宋代黑色缠枝牡丹纹罗交领袍,繁复的纹饰依然难掩轻盈透光的底色。

当场景从古代织纺转向现代时装工作室,“轻”与“薄”的魅力并未因时光磨洗而褪色,而是因设计理念的革新与面料技术的突破,以更多元的方式焕发出活力。Chanel 2025秋冬系列发布秀上,大量使用的轻纱元素与斜纹软呢彼此辉映,将神秘、梦幻、优雅诠释得淋漓尽致。而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渐变套装,将硬朗的牛仔布与轻盈的雪纺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无缝融合。在厚重的映衬下,更显轻薄的优美。

当“轻薄设计”与“功能美学”相遇,会迸出怎样的火花?

*

迪桑特超轻“蝉翼壳”专业跑步夹克。

当“轻薄”遇到运动美学,所需要的便不再只是触感和视觉的轻盈——对户外运动者而言,一件理想的运动装备,既不能太过厚重、束缚身体,又要能保证身体始终处于温暖、干爽的最佳状态。

专业运动装备领军品牌迪桑特,给出了当代运动服饰领域“轻”与“薄”的答案 :“蝉翼壳”专业跑步夹克。以“轻如蝉翼”为核心理念,“蝉翼壳”专业跑步夹克真正做到了为跑步者“减负”。单件最低102.7克的重量,让跑者如同身着“素纱襌衣”一般毫无负担,无论是奋力冲刺还是舒展的长距离奔跑,都不会被衣物拖慢节奏,每一步都跑得更轻松。

*

“蝉翼壳”选用如蝉翼般的超轻面料,有效减轻跑步过程中的负担。

在大幅减轻衣物重量的同时,“蝉翼壳”也能随时带来轻快愉悦的穿着体验。夹克整体结构采用舒适软针织材质,兼具防风与透湿功能,搭配F360专业跑步版型及减少缝线的设计,使整体贴合度与动态表现力进一步增强。无论是在城市街头还是长距离拉练中,它都能让身体保持轻快和干爽,让运动真正回到纯粹的自在。

当你不需要它时,它又能迅速折叠成巴掌大小,像随身携带的小物件一样,轻松装进口袋或手里带走。无论是跑前的准备,还是通勤路上的备用,它都安静地在身边,不占空间,却随时待命。

*

迪桑特超轻“蝉翼壳”专业跑步夹克的收纳系统。

当源于上古的梦想延续至今,现代造物者以科技为笔,在延续古人美学追求的同时,又赋予“轻薄”与当代生活适配的实用价值。正是这份跨越时空的精工传承,让“轻盈之梦”有了新的续写方式。

以“精工造艺”为原点的“蝉翼壳”,并非偶然的技术突破,而是源于迪桑特90年间对专业运动的深耕、对匠心的坚守。

a.

b.

c.

*

1973年,迪桑特开发了DEMOPANTS滑雪裤,将卓越的性能和时尚风格融为一体。

1986年,Koichi Nakano穿着迪桑特骑行服,赢得了连续第10个自行车世锦赛冠军。

2002年,迪桑特与奥斯卡获奖服装设计师Eiko Ishioka展开合作,设计了Cocoon外套,它帮助运动员在赛前集中注意力。

自1954 年起,迪桑特邀请专业滑雪选手担任品牌顾问,让运动员的需求与标准成为技术研发的核心,基于此推出的RWSB便携式夹克、Demopants滑雪裤、MAGIC SUIT-魔法运动套装等一系列代表性产品,数次在国际性专业赛事中引领潮流。上世纪80 年代,迪桑特以滑雪领域的深厚积淀为基础,向其他专精运动发起挑战,推出的骑行服成功助力自行车选手Koichi Nakano赢得了连续第10个自行车世锦赛冠军。

*

1957年,迪桑特推出第一件RWSB便携式夹克,RWSB的概念为RAIN WIND SNOW BREAK,意为“破风、破雨、破雪”,这一概念一直延续至今。

*

“精工造艺–迪桑特90周年品牌展”现场,“竞速无界”空间。

功能之外,迪桑特也从未忽视美学的价值。1972年,迪桑特首次将时尚元素融入滑雪服设计,推出独具特色的“Kiryu-辉流”元素。2002年,迪桑特又与奥斯卡获奖服装设计师Eiko Ishioka展开合作,以设计主题“The Athlete Genome 运动员基因组”为理念,为专业运动注入时尚与科技的双重力量。

*

“精工造艺–迪桑特90周年品牌展”现场“织驭匠心”空间,记录迪桑特2000至2015年间在功能美学领域的探索,包括和Eiko Ishioka合作打造的一系列极具视觉张力的专业装备。

*

迪桑特90周年限定滑雪服,以经典“辉流”元素为灵感设计而成。

这份“功能与美学并重”的匠心,在ALLTERRAIN高端机能系列上体现得尤为明显。ALLTERRAIN系列的前身,源自品牌水沢工厂的“接缝密封技术”,这项工艺需要传统匠人手工操作,每一道接缝都要经过精准的加热、压合,确保防水耐用,在自动化生产高度普及的今天,ALLTERRAIN 依然保留着这份“匠人手工”的坚持。旗下明星产品经典单品CREAS硬壳夹克自2007年研发至今,融合了热压胶贴合、双重通风系统、防雨雪兜帽等多项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全域防护性能与机能美学的统一。

*

“精工造艺–迪桑特90周年品牌展”现场“匠艺传承”空间,回溯 ALLTERRAIN系列发展脉络——从2012年ALLTERRAIN系列正式亮相到 2019年CREAS 产品线问世,构建起更趋完整的高端防护序列。

从滑雪到自行车,从铁三到日常机能穿搭,我们不难发现,迪桑特的每一次技术延伸、每一次设计革新,都围绕着相同的核心:对“精工造艺”的坚持,对“功能美学”的追求,以及让每一位使用者拥有“美好运动体验”的不变初心。

撰文:冷面

编辑:Robot n°1

编排:石头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展览图片由迪桑特提供

来源:卷宗Wallpap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