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春节假期四川迎来了文旅消费的“开门红”。四川全省共接待游客6372.22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347.77亿元。2025年1—2月,全省旅游消费总额1317.95亿元,旅游接待人次1.66亿人次,旅游接待人次增长了10%。
2025年春节假期四川迎来了文旅消费的“开门红”。四川全省共接待游客6372.22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347.77亿元。2025年1—2月,全省旅游消费总额1317.95亿元,旅游接待人次1.66亿人次,旅游接待人次增长了10%。
在四川,有麻辣的冲劲,更有不服输的韧劲——火锅能煮出千般滋味,创业也能闯出万种可能。文旅热背后隐藏的创业热土,也吸引越来越多青年人才来蓉创业。
从成都的数字文创企业蓬勃发展,到德阳的庭院火锅品牌打造,再到国学文化沉浸式体验,一批青年创业者正以创新思维推动文旅融合与数字经济发展。
为了更好地服务青年创业,四川出台了一揽子促进青年创业的政策,从资金、培训、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扶持。近三年,四川全省累计发放创业补贴3.04亿元,其中,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0.7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9.51亿元,其中,面向高校毕业生发放1.88亿元;全省扶持自主创业96.7万人,带动就业162万人。
成都女孩葛南君:
回家乡创业,复原焕新传统文化
每年线上线下服务30万人群
2019年底,从法国留学归来的成都女孩葛南君,回国创立文创品牌蜀宫琴台,成为一名“90后”海归创业者,以国学、国美、国乐、国能(即传统运动)四个维度,打造学堂、汉服、餐饮、休闲、文创等项目。
葛南君透露,“每年,蜀宫琴台线上线下服务超过30万人群。来蜀宫琴台的顾客中,有外地游客也有本地市民。”2025年第一季度,蜀宫琴台文创场景体验馆迎来的客流量约6万人次。
▲葛南君
在蜀宫琴台的沉浸式体验中,顾客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去选择体验。“不同人对于文化体验的需求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只有一个小时,他可能以用餐的方式来体验传统文化,蜀宫琴台准备的餐品里有红楼梦宴、国乐宴,像是红楼梦宴,我们把红楼梦里的186道菜复刻了40余道,根据不同的季节因时而食。”
如果是半天时间,“顾客可以参加蜀宫琴台的雅集,我们有涵盖生活美学的香道、茶道、花艺的各种雅集,也有涉及非遗的各类制作性技艺的雅集,还有书画类的雅集,雅集参加完之后,顾客还可以用餐。”如果顾客准备待上一天,还可以体验各个时代的妆造,秦汉唐宋清都可以。
葛南君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我一直很热爱成都,回国的时候我考虑过很多城市,最终还是选择返乡。我觉得,成都城市的温度跟文化潜力是无限的。”回到成都的这几年,葛南君也感受到城市发展的迅猛。“我看到成都文化发展的蓬勃潜力,作为一个年轻人,能为家乡的建设尽绵薄之力是我自己的荣幸。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成都本身的开放和包容,以及丰厚的文化就写在了基因里。”
新飞翔集团刘鹏飞:
“文创+科技”双轮驱动
成都给了数字文创最好的土壤
2012年,刘鹏飞来到成都创业。“创业初期,我在北上广深几个一线城市都待过一年多的时间,亲身体验了不同区域的产业生态。最终选择扎根成都,正是基于其不可替代的产业聚合效应——这里不仅具备西部领先的数字文创政策扶持体系,更形成了‘传统蜀文化底蕴+国际化创新基因’的双螺旋生态。同时,成都高校密集的人才储备池、宽容失败的城市创业文化,以及多元文化碰撞产生的创作势能,为我们数字内容生产者构建了天然的创意孵化场。”刘鹏飞阐释道。正是这种立体化的产业土壤,推动刘鹏飞的创始团队从单一游戏开发向泛数字文创企业的战略跃迁,完成从内容生产者到产业生态构建者的角色进化。
▲新飞翔科技集团自有品牌展会:IGS·中国(成都)国际数字娱乐博览会
如今,作为新飞翔科技集团的董事长,刘鹏飞也是成都数字文创产业联盟理事长。在他的公司里,放着各种各样IP联名发行的产品,从文博文创到明星奢侈品联名。“新飞翔以文化+科技+全球化为底座,业务包括含游戏、直播、短剧等数字内容的制作发行;IP授权及新消费场景运营和AI大数据研发与产业园区生态运营。”刘鹏飞解释。
“从单一游戏开发到全产业链生态构建,成都正在缔造数字文创的产业聚变效应。《哪吒》动画的东方美学重构与《王者荣耀》的全球文化输出,看似偶然的‘成都现象’背后,实则是这座城市数字基因的必然显化——千年蜀文化积淀形成创作母体,高校人才矩阵构建创新磁场,‘政策-资本-载体’三位一体的孵化机制催化产业裂变。我们正通过‘AI智能中台+产业生态底座’双轮驱动,将数字文创爆款随机性转化为数据驱动的可预测模型,为行业构建从爆款孵化到持续价值释放的确定性增长通路。”刘鹏飞表示。
海归创业者陈德政:
把火锅店“搬”进川西庭院
年销售额达1200万元
2020年,“90后”青年陈德政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毕业后,放弃一线城市机会,前往父母工作所在地四川德阳创业,于2021年、2023年先后在广汉和德阳市区开设两家“汉街院里火锅店”,年销售额达1200万元,带动就业70余人。
2021年,陈德政在广汉市中山大道落子首店“汉街院里火锅店”,距离三星堆博物馆仅7公里,“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店,将客户群体锁定在游客和本地食客。”陈德政表示。
▲陈德政开的火锅店
陈德政结合现代管理理念与传统文化,依托德阳完善的火锅产业链,打造品质招牌菜。他将川西庭院美学融入火锅场景,赋予市井美食诗意体验,门店日均翻台率达3.2次,成为当地现象级品牌。“我们在成都,看到一些比较好的火锅店,就想把火锅店装成川西庭院的风格,有树有花,区别于传统火锅店的装修。”陈德政表示。
作为“雁归德阳 业兴家乡”重点扶持项目,陈德政累计享受创业补贴3.9万元,2024年获评“广汉市返乡入乡创业示范项目”。对于2025年,29岁的陈德政也有新的计划:“目前,我们继续在周边城市继续拓展新店,像是绵竹、什邡等地。”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图据受访者
编辑 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来源:红星新闻